◆ 基金经理看好“中、印基础设施建设潮”的持续力
全球基金经理人正在加紧努力,寄望从亚洲基础建设热潮中获利。据估计,亚洲将在道路、港口、铁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数十亿美元计的资金。
从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共同基金,到面向退休基金的私人直接投资基金,整个基金产业都盯紧了上述赚钱机会。它们认为,这波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将持续数年。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是这些投资的首要目标。这两个国家经济成长速度接近10%,使基金经理克服了对其中风险的担忧。
“如果你看一下印度的基础设施,就会发现它需要大幅改善,不论是机场,港口,道路,还是电力供应。”AMP Capital Investors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主管Krishan Sehgal表示。
“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其成长速度甚至要快过GDP增幅,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印度蕴含令人垂涎的机会。”
该公司隶属澳洲AMP,于1月宣布其规模达1。02亿美元的印度基础设施基金结束认购,该基金是获澳洲和亚洲机构投资者支持的一私人直接投资基金,为AMP十年来第二个此类基金。
由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的一项2005年研究预估,东亚五年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支出1兆(万亿)美元,以满足该地区城市的迅速扩张,人口的增加,以及企业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强劲需求。
标准普尔亚洲企业和基建评级的经理柏利称,迄今基金经理的投资,较银行融资来看扮演的角色较小。
不过,由于避险基金和私人直接投资公司希望追求超过北美和欧洲这些成熟市场的高回报,柏利称他们进一步涉足是明智的。
“当地政府确实需求外资。尤其是在中国,如果看一下建设港口、铁路和道路等设施的资金需求,就会发现当地政府无力独自承担。”他说。
“一方需要资金,另一方需要投资。。。说是这么说,但这种类型的项目,问题可能稍微大一些。”
“展望未来,我认为亚洲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