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赶上情人节之际,邻居诊所的老板——这位与我同龄的日本留学的女博士,请我帮忙处理办公房产的麻烦,但主要向我诉说她的(其实,她是指我们这个年龄的单身女人)悲观和不安。作为律师,我得问她的烦事;作为邻居朋友,我得倾听她的烦心。
谈话中,每间歇一段,她就不忘地说:“我们中年了,没有了容貌和青春。成功男人干嘛不找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找我们呢?”
我骨子里的进攻型性格促使我强辩说:“啥玩意啊,容貌与年龄无关!”她竟然与我抗争:“那四十多岁的男人喜欢二十岁的姑娘还是四十的中年妇女?”
对这话我已忍无可忍了,说:“你找不到45岁的男人还找不到55岁的啊?找不到55岁的还找不到65岁的啊?找不到65岁的还找不到75岁的啊?世界这么大,有啥想不开?人就像股票,哪个价位的都有黑马!”
这个迫切想结婚人的话,实际上已刺激了我那根被遗忘的神经。我强力鼓动自己的嘴要硬,但烦躁的情绪已无法掩藏,就说:“别总絮叨什么中年,我不爱听,年龄多大,是你自己说了算!”
这是情人节的前夜,本想回避的情绪,让她给搅和了。为了平衡自己,随手写下:
悲壮和凄凉留在了晚上,
疑惑和问号置放于夜盲,
夜晚踱步于是否两旁,
白天是肯定啥都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