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人才?人才!?


 

    《中国青年报》报道,邹春兰,曾经闪耀体坛的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退役之后,在长春市一家浴室帮别人搓澡。在她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举重奖牌,其中金牌就有4枚。可邹春兰说,现在这些奖牌留给她的只有痛苦的回忆。 (《新京报》3月24日)
  《中新网》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五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我看了这两篇报道,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就划不上等号呢?邹春兰是不是“专门人才”? 不能说不是吧?她是“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现在的社会氛围怎么啦?这样的“专门人才”,“退役之后,在长春市一家浴室帮别人搓澡。”住着“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这足以让“专门人才”寒心了吧?怎么样、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呢?
    人才呀!人才呀?人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