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比上涨重要 1300点再涨就是泡沫


公平比上涨重要 1300点再涨就是泡沫

 

最近左小蕾女士对中国股市的股指高低发表的她的观点,她认为1200点左右的股指就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如果硬要冲到1500点,就是泡沫。对于这个观点马上就有《北京晨报》题为:《不希望牛市来得太快?凭什么1300点再涨就是泡沫》文章质疑。结果32市场又用20点的大跌作了一个回应。

以往左小蕾女士的《新股发行是股市发展的永动机》、《股改令股市今非昔比,汉唐盛世即将来临》的文章,是因为在没有妥善解决股权分置,解决股市公平的问题前就站在了广大投资者对立面,所以对待这些观点笔者也是反对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她的某些错误的观点,进而一并否定她的其他正确观点。中国股市的问题向来就是感性大于理性,对于股市再涨就是泡沫的观点,还是理性分析一下比较好。关于1300点再涨就是泡沫的观点,笔者认为其观点是正确的。

为什么1300点股市再涨就是泡沫了呢?其实在笔者看来,非但1300点再涨是泡沫,就是目前指数不涨也是有泡沫的。泡沫并不是从投资者的成本来说的,如果从投资者的高成来来说,中国股市涨到2000点都不应该是泡沫。泡沫是按预期后市公平与否而言的。股市以后是要圈钱的,公平的股市秩序是融资,不公平的就是圈钱。确切的说目前的1300点不是泡沫不泡沫的问题,而是在目前点位恢复再融资,股市能否公平的问题。除非股改后的股市不再有新股发行。除非上市公司良心发现不进行再融资或者利益输送,但这是不可能的。

 

诚然股市上涨证券市场会创造更多的虚拟财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上涨造虚拟财富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因为没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即使股市的虚拟财富功能放大到最大限度,那么市场的不公平也会随之放大到最大限度。最后股市到退潮的时候,广大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仍然是在裸游。

 

中国股市表现最好的,创造财富最多的,应该是用友软件了。发起人和流通股东总共不到十个亿的投入(王文京7500万,流通股东9个亿),竟然创造了目前30个亿的总市值(按股改后16.95元计),但股改以后,王文京从发行前一个亿的身价,不到5年时间,换成了价值16.95元的股票1.08亿股,身家暴增至18.3亿元(16.95乘以1.08亿元),这还没算5年来的分红。我们发现不公平的股市,除了卖股票的王文京身价暴增外,二级市场买股票的流通股东却是亏损累累。当然股改后的市场仍然存在着卖股票的和买股票的不同境遇。

用友软件无论从证券市场的虚拟财富上,还是从其业绩的盈利能力上,都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是即使这样一个优秀的公司, 即使股改过程中流通股东收到了105的厚礼。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整体上尚且还会全输,那么更遑论那些如ST炎黄、ST国瓷,通过股市虚拟财富功能只圈钱不回报的虎狼之“司”(上市公司)了。可见一个公平的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短时间内整个市场的基本面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股市是否有投资价值是要靠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而股改基本不能提升整个市场的业绩和净资产,股指越高就证明股市脱离其实际价值越远,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恢复融资,包括新老划断后的新股发行和G广控、农产品等大股东操纵股价的G股公司的再融资。当然股指越高就意味着圈钱力度越大,就越不公平。所以从以后市场公平的角度,就不能让股指远离股票的合理价值中枢太远。

为什么股市越是上涨,就会越离股票实际价值越远呢?因为股市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在市场市下形成的,但目前中国股市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市吗?现在实现市场市难道股市会上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市场化发行新股中国股市会涨,那么中国股市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见目前股市的价值中枢还是偏高的,股指上涨只能使股市更远离其实际的价值中枢。

 

证券市场的信心固然重要,股市创造虚拟财富也固然重要,但必须的是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使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日趋合理,实现证券市场由政策市向市场市的过渡。如果明白到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明白到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比创造更多的虚拟财富更加重要,我们就不能让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越来越远偏离其实际价值中枢,那意味着会制造更大的不公平。所以股市在没有实现市场化的自身调节功能之前,管理层有必要调控价值中枢,不要让其偏离过大。

而目前调控证券市场的价值中枢,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股指的承受能力发行新股。我们已经隐约的听到恢复融资的声音了。可见管理层正准备在股改市值过半之后,将股市转为正常状态呢。虽然股改市值过半,合理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以形成。但是就算股改直到全部完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也不会得以形成的。既然股改完成一半和全部完成对于市场定价机制是一样的不合理。那么一个连同股同权发行新股都做不到的不公平市场,我们凭什么相信1300点继续上涨没有泡沫呢? (搜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