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 地质情怀(中)——一个普通地质工人走过的路


山丽水 地质情怀(中)——一个普通地质工人走过的路  
  上文写了父亲呆的时间最长的山区龙泉和他的那些要好的酒坛子喝酒大口吃肉的“酒肉朋友”(这里这个词可么任何贬义哦),下面再来看看其他地方。

2、庆元
      庆元,丽水比较偏远的山区了吧。印象中多的是黑木耳、猕猴桃和香菇、笋干等野味,滑溜溜的,极易上口。我同样没有去过,若说知名的景
点,要数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冷杉、华南虎可都是发行了邮票的。
材料一 ——
“从百山祖到黄毛尖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南庆元县境内,水平分布南北跨近0.5纬度。最高峰海拔1856.7m,被
誉为“百山之祖”,是瓯江、闽江、福安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 保护区位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海洋性)群落交错区,是亚洲一个特殊区域。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保护区的风景自然优美,环境幽静,其云海和日出在此完美和谐,让泰山的日出自叹不如,黄山的云海自生羡慕。而海拔1929米的黄毛尖为浙江第一高峰。而其旅游宣传攻势也越做越强劲,单看它的广告语——http://www.nre.cn/htm/09/zjbsz/“登百山之祖 寻三江之源 探香菇文化 赏绝世冷杉 闻华南虎啸 行绿色之旅”就够诱人的。http://www.izy.cn/travel/52/10975.html上有很多先辈们的游历记载。看过好几篇,看对它的评价都还蛮高的,只是光看看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发言权的,好想自己去亲自体验一回,早有这个想法了的,暑去寒来,就是半年,自己的行动力真该遭受鄙夷的。照天气来说,是盛夏避暑的好去处,可冬天也还不赖,有冰瀑可以欣赏。
还有安静、苍凉、落魄而不失高贵的廊桥,日出与日落同在的别样风味……

3、景宁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美的是摘桂花酿桂花酒、对歌、舞蹈等淳朴民风和人文习俗。同样都是酿酒,酿造幸福甜美的生活
,很轻易就使我想到了《云端漫步》里那个葡萄节,叫人过目难忘。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男欢女爱的观念很是前卫大胆,从刘三姐、沈从文的翠翠等很多中可见一斑,爸爸的同事就有很多娶了当地美丽的姑娘,而很多歌声甜美的“神仙妹妹”也愿意嫁给地质郎。
[附:景宁平阳岗被誉为“江南畲族风情文化村”,是畲族历史发展的驿站和发祥地之一,也是畲族“三礼二文化”(即:行礼、婚礼、葬礼和
歌舞文化、图腾服饰文化)保存最完整、活动最繁盛的古老村落之一,据记载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3月3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三月三歌会”。好客的畲族乡亲身着节日盛装,唱起炽烈畲歌,给每一位摄影家献上亲手编织的象征吉祥的彩带,并杀猪宰羊,捧出畲乡美酒,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真切感受到了纯朴畲民的热情。既而,畲民们风情万种的传统畲族婚俗演绎等节目,更让摄影家们深深领略了畲族文化的璀璨。临行、出门、行嫁、拦路、迎亲、借镬、溜筷、宰鸡、对歌……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的水边踏青郊游,以消灾避祸。他们把这种活动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约了一些文人朋友共四十一位,到兰亭溪边饮酒游戏,即兴赋诗。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我就在想那是不是东晋流传下来的风俗呢,为什么都是三月三?或许这样的联想实在幼稚得很,可自己觉得很有意思。]

4、缙云
    爸爸单位里有半数缙云人,比较精明能干,吃得起苦,很会读书。而缙云却也是我没去过的。但知仙都在我们县还算有名,不知网上宣传的是
不是有点过,不过或许现在很多东西都要打折扣的,才比较合乎现实本真的模样,或许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仙都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故称“鼎湖”。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阳谷,相传是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出时任缙云县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最负盛名。 在铁城外围,乡村气息浓郁的长长小石桥将山与水一线隔开,景与景的倒影溶为一体,远处群山雾霭间,石笋一柱擎天,透着一股神秘感。正是在这里,摄影家吴品禾守候多日,创作了那幅著名的摄影作品《仙境》。 “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一帧好的照片,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缤纷的世界,还可以直达人的心灵。    这张照片创作于1986年初冬,名为《仙境》,看见挺拔的鼎湖峰倒映在水中,古老的石板桥上走过撑红伞的姑娘,清晨的浓雾若即若离,景致或隐或现,一幅迷人的山水风光跃然眼前。   十几年来,就是这张照片,成了仙都的一张名片,在景区的宣传册、在火车站、在上海的招商会,甚至仙都啤酒的广告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一千多年前大诗人白居易在描写鼎湖峰、皇帝祠宇时有这么几句诗:“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在缙云,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老爷爷已经是91岁高龄了,老太太也有83岁,夫妻俩都这么大年纪了,依然相濡以沫,恩爱有加。能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在仙都景区观赏风景,他们还不时喃喃细语些什么,眼角的皱纹里都溢满了幸福。

壶镇是我多次坐火车、汽车上看到过的地名,这里也有宝的——壶镇“九进厅”。 这个有着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在布局、建筑造型和砖木雕刻艺术上有相当高的价值,是缙云县现存保护最好、最具风格的清代建筑。别具一格的九进厅是壶镇大户吕载扬兄弟于嘉庆末年建成的,它南北对称,相互紧密相连,三进一组,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砖木结构建筑群。走在古老的院子里,那些做工精细、装饰巧致的砖雕和木雕无不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这么一座古老的建筑,时至今日,还住着30来户人家、100多人口,老宅子的生活是恬静的,在天井边、院子里我们随处可以遇见看书、搓麻将的住户,这个院落,总是会给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太多的回忆。”
 这张照片名叫《送嫁妆》,是摄影家林永乐在1989年拍摄的,它真实记录下缙云小仙都一户人家嫁女儿的生动场景。“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村子里娶进的媳妇和嫁出去的姑娘,凡是经过这个铁门槛的,几乎没有离过婚,这让我们不由得暗暗称奇。

5、青田 
这个地方是以华侨多知名的。一次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女孩,比我小,却是去杭州办理出国前体检等手续去的,马上就可以远赴意大利了,感觉好象挺富足的。可大多数留下来的人生活不怎么见得好的。爸爸在那里呆的后期,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怀着双胞胎的妈妈赶过去,那里的炊事员招待妈妈的是一碗稀饭。在妈妈和爸爸谈恋爱前,爸爸最先工作的就是这个地方。前期还有过有惊无险的那么一段经历。那时爸爸要上夜班,看着钻井,山风刮得特别大,比起现在的台风不相上下,像妖怪、巫婆一样地喊,带着一股阴气,邪得很, 还是年轻小伙子的老爸硬是吹弯了嘴,队医是个老中医,给爸爸配了一种中药,什么树根树皮硬壳虫蚂蚁的,十来种昆虫,苦得没法入口,老中医见苦口婆心效果不大,后来还是“你这样子看你以后怎么娶媳妇”一句话制服了,可这样的故事很难让我信服,哪有这种山风的呀,老爸就又给我说起毒蚊等等,在我,都是太遥远的见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