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向北,一直向北
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我知道的。这个长假,那么的长,干脆就逃吧。在异乡,在路上,会有陌生的面孔,陌生的风景,它们与我不甚相干,因此会让我感觉安全。这实在是非常奇怪。可事实如此。
趴在床上,研究一张地图。红黄绿蓝的色块线条,黑色原珠笔在上面标下了许多记号,找不到最终的目的地应该在哪。最后画了一个瘦长的箭头,向北,一直向北。
我有一个和我的爱情一样顽固的毛病。这个毛病让我对远行既渴望又害怕。为什么火车站要在一百多公里外呢?豪华的空调大客车,还是让我吐得七荤八素,脸色苍白。我对我的顽强的生命力是充满了赞美的。LULU,我最好的朋友,说过我不是个强的女人,却是个韧得砍不断的女人。我想她是对的。应该要吐的东西哗啦哗啦的从胃里抠出来后,轻飘飘的,可是慢慢的就精神了。我的行李一点也不简单,里面有我心爱的裙子和护肤品。还有一双高跟鞋。我带高跟鞋干什么呢?在走累了的时候,要美丽给谁看?
我喜欢火车。因为它不烧汽油。更因为在火车上我会有莫明其妙的不可抑制的喜悦。这个娇阳似火的下午,我看上去有点伤感,几乎憔悴。我戴着粉杏色的宽边帽子。我穿着白底水红色大花朵的无袖布裙子,脚踩着一双不协调的黑色平跟皮凉鞋摇摇欲坠走上站台。我东张西望,那么多的匆忙中一闪而过的面孔,没有一张适合和我制造一场短暂的艳遇。
新鲜的东西会对我有帮助。我走了。没有向任何人告别,只对母亲说我要出门一段时间。也许颠波流离的自我放逐,才会让我找回通向心灵家园的路。
“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青春舞曲》响起来,手机里有条信息。内容似乎有点暧昧,可是挽留不深。我说我已经在路上。硬卧车厢里,并不拥挤。我快乐。我是容易开心不容易快乐的女人,可是我就因为车厢里的清静而快乐起来了。手机换上了新的卡号,110的号码我让它排在第一位。有了困难,希望能找到可爱的警察叔叔。这个举动让我很是意外,原来我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厌世。一个人百无聊赖时,总是太容易就无病呻吟。
爬上属于我的那个中铺,睡意便来了。上铺的男孩子在柔情万千的说着电话,对着电话吻了一次又一次也舍不得放下。电话里的女孩肯定是哭了,男孩说:“乖啊,等着我回来啊。”这趟北去的列车,衍生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呢?我不知道这个男孩要到哪儿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可是我却知道,有一个女孩,从此便望穿秋水。
午后一点二十分,列车准时开动。车窗外有许多人在挥手。没有人对我微笑。从来不习惯让人送行,看着别人的离别,我却饶有兴味。列车员开始换票,那个小铁牌还有上一个旅客的余温。我望望我的卧铺,枕头上有一根黄色的长发。再仔细闻闻还似乎残留着淡淡的烟味。我的卧铺休憩了一个又一个的过客。没有谁的位置总是固定不变的,生命和人生,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永恒的只有物的变化。这好像是哲学的范畴了。联想到这么深的东西让我有点惊惶。
就是这样的,只要一躺在类似床的东西上,我的联想就特别丰富。医生说这个坏习惯叫失眠。既然是改不了的坏习惯,我也就拿它无可奈何了。上铺的男孩把我刚才拉开的窗帘重新拉上了。窗外的天空和山野我再也看不见。
跳下去,靠窗坐着。洗了几个随身带的水果,不知其味的咬。然后不停的大口大口的喝水。坐着的人都很休闲,表情极端从容平和。看到山间许多贫脊的田地,庄稼没精打采的生长着。有低矮的房子零星的一闪就过去了。手机信息说欢迎来到南国旅游城市韶关。
韶关,我是忘记不了这个城市的。来来回回许多次了,然而,到头来我还只是个过客。这个城市里,有两个慈祥的老人,前不久,我们互相说过对不起。他们让我不要恨,好好的生活。我当然会好好生活。他们高估了伤害的能量。我没有那样的不堪一击。列车停在这儿10分钟,忽然间让我焦灼。
陆续的上来些旅客,他们带着行李茫然而着急的寻找着他们的位子。一个圆脸的汉子在我对面的下铺坐下,喘着气擦汗水。他问了旁边的人几句什么,这种方言勾起了我不愿意回忆的回忆。
我有一瞬间的愤怒。我又钻进了属于我的小小的空间。列车开动了。不想看这个城市多一眼了。窗帘可以帮我这个忙的。嗯,是的。就这样。什么也不看不想的睡一觉吧。列车正在向北,一直向北。轰窿窿的行驶着。
广播里播着邓丽君的歌。婉约的经典,温柔的抚慰。男孩子的手机声响不断,滴滴的打字声伴着邓丽君,我的嘴角浮起了微笑。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是这样容易微笑。我并不是个贪得无厌的女人。
隔壁有两个女人,用广东话细声的谈论着彼此的男人。想是一对熟悉的旅伴。内容绝对少儿不宜。女人喜欢交换秘密,然后传说秘密。流言常常就由最信任的朋友处散开,从一张嘴到另一张嘴,从一只耳朵到另一只耳朵,到最后面目全非。在这个傍晚的火车硬卧中铺上,我听到了许多秘密,它们与我无关,而我听得津津有味。我知道了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还有另外的一些什么女人男人的故事,有些零星,但我的聪明才智很容易的把它们联想成了一个故事。像小说一样丰富多彩,有荤有素。写字的人都是无聊的,偶尔写字的人更加是无聊的。我想我真是无聊之极的,我不是作家,却也犯了小说家们的毛病,看到听到什么,总是想它们可能会是一篇绝好的小说。
小说在蒙胧的构思中了,列车已踏入湖南地界,正在向北,一直向北。然后便开始做梦。梦境混乱而模糊。这样已经很久了,梦中看不到任何真切的东西。弗洛尹德说梦是可以控制的,我对此无能为力。
而我终于是睡着了。
B、在陌生的城市,我把鞋底走穿
喜欢火车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你睡醒一觉后,便到站了。列车员来找我换票了,才凌晨四点多。外面可能还有繁星,漆黑静寂。
许多人揉着眼睛,准备自己的行李。我慢吞吞的用修长的手指梳理着我的长发。反正是到站了,有什么好急的呢。胃里一阵抽痛,它实在是太干净了。我再次摇晃起来,一步步拖着我的行李。我,站在完全陌生的地方了。
这个三江汇合的城市,在晨曦到来之前,闷热依旧。我跟着人潮,走向出站口。随波逐流这个成语用在这种场合是再合适不过了。老实说我有点紧张。好几个异常热心的人来和我搭讪。我目不斜视的在他们面前走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紧记着这个现代人信守的法则。他们有点怏怏然的眼神,诡异而落寞。
天气预报今天平均气温39摄氏度,我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高温。广场上,我使劲的深呼吸。怕太阳出来时,39摄氏度的空气会灼伤我的鼻腔。我很疲惫,甚至虚弱。这一定影响了我本来就不算多的美丽。有什么关系呢,就算蓬头垢面也没有人认得我。我带着一丝窍喜,走进不远处的一家旅馆。趴在柜台上睡觉的服务员,张着血红的嘴唇打了数个呵欠,开给我一个单间。
电梯走出一伙人,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小声讨论今天的行程。有个头发卷曲金黄的女孩,手里抱着池莉的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不知道江城里,池莉生活秀中的那条街,在商人的操纵下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她的“快感”被无数个有文化没文化的人曲解践踏。这个世界本来如此,质朴的深刻的内在,总是被掩埋在浮华和肤浅之下。
我警觉到我好像又开始愤世嫉俗了的时候,我已经在房间和衣躺下,四肢平伸变成一个“大”字。空调很凉,这下子,是真的睡着了。没有任何梦境。
我想我是真的不适合到处去旅行的。不但晕车,还没有计划。我坐在床沿上,换上干净的绿色裙子,晃荡着两条腿。对着地图一筹莫展,我不知道呆会要去哪儿。干瘪的胃引领着我走向楼下的小餐厅,服务员向我介绍热干面和武昌鱼。我不知道它们是否地道,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地道的它们是什么样子。就像有人问我“爱情到底是什么”,我会茫然语塞一样。尽管我写过,也许我也经历过,是的,也许。不说“也许”我能说什么呢?我对那东西充满怀疑。因为,那个男人已经消失,而我还在这儿为了他进行由热干面和武昌鱼引发的联想。我非常非常非常不满自己情绪的突然低落,低声的骂了自己几句娘,继而改口骂了几声爹。女人总是要比男人伟大和无辜一些的。
有人用狐疑的眼光瞟我一下又匆匆移开。也许我看上去有点心事重重,但其实并非如此。我只是习惯了胡思乱想。有时什么都不想。我常常像一篇没有中心思想的散文一样,游离飘忽。我抓别人不住,别人也抓不住我。这是多么的公平啊。公共汽车就这样被我坐过头了,真想不到,这儿的公共汽车跑得飞快呢。我倒着往回走,烈日下,我的影子和我重叠。我左顾右盼,寻找很久以前朋友说的,说在江城这样酷热的地方,满大街都是光膀子的男人和女人,那是不受指责的。可是,我连一个这样的人也没有看见。
这样想着,看到一座座红墙的房子,在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庄严的静立着。20块钱,看到寥落的游人,翻修的楼房,摆设着当年改变历史的物件,许多的画像,威严而肃穆。空气中散发着阵阵霉味,空旷的厅堂回荡着我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历史在这儿不是被凭吊,而是被展示了。听着导游那腥红的嘴唇吐出的毫无感情的解说词,我为那第一枪而悲叹。她一定是听到了我心里的鄙咦了,心虚的扫了我一眼。而我,已经在各个角落留下相片数张。我知道,我和他们一样的俗不可耐。甚至肤浅。
脚非常酸。喝了三瓶矿泉水,一瓶冰红茶。汗如雨下。如果在这呆上几天,真害怕会流干成为一具木乃伊。许多人往红房子旁边走过去,有的如我一样拿着地图。哦,唐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就在这儿。那么那么的金碧辉煌啊。此楼已非彼楼了,而游人如鲫。上的人,下的人,来来往往,气喘吁吁,兴高采烈。站在楼顶迎着风,我唱起了“两只蝴蝶”。我的心情很欢快。好像我就是那只要化了去的蝶一样。有激动的长者,大声的朗诵着和楼有关的古诗,引来和者众。
长江就在眼皮底下,缓缓的流过。江面的大桥热闹非凡。它不是我梦中的长江。一个妈妈对孩子说,这就是长江。小孩子大叫:“啊,那就是长江!”我感动着孩子的朝圣。也许,只有孩子,才会对一切觉得高大的东西产生崇拜。
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时候,才仔细的看了那些图文介绍。原来,这座金碧辉煌的楼如此沧桑,一变再变,一毁再毁,一修再修,一建再建。游人在唏嘘,小声交流它的伟大。可惜,它的沧桑只能靠文字和模型来传达了。我伸出手去,摸到的只是浮华的金碧辉煌,和没有穿透的时光。有个戴眼镜的瘦子说了一句:“这是装模作样的历史。”他的表情很严肃,我想,这一定是个哲人,要不就是个热爱中国建筑史的人。他就只说了这么一句,继而挽着女友的手兴致勃勃的转移景点了。留下我默默的咀嚼,那一句多么高深的评论。
接下来的日日夜夜,我走了许多路。白天和黑夜,在江城中乱窜。我找不到池莉的那条街,真实的生活秀中,处处是街道。于是,我便走了许多。
8月6日下午的某一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把鞋底走穿。一个精帅的小伙子,指给我一条街道,那里的许多精致的平底鞋。他陪我买了一双暗绿色的平跟皮凉鞋,很便宜的价格。他说,你穿上很性感。我很幸福的付了钱。回头看他已经不见。没有介绍,没有告别。我穿着新的舒适鞋子,横穿在各条值满法国梧桐的小巷,可是没有那个挺拔的身影。我想找到他,跟他说,嗨,我累了,能和你谈个恋爱吗?可是,事实上,感情上,我没有这样勇敢。至少没有像扔掉一双烂鞋这样干脆。
经过许多个红灯和绿灯,我坐在江城的街头喝着一杯又一杯的绿豆汤,啃着一块又一块的臭豆腐,感受着阳光穿透肌肤的麻辣。我听到血液在里面咕咚咕咚的流动。
时光就这样轻轻的悄悄的杂乱的过去了。 这一地,都是我的汗水。不是泪。
C、没有人来牵住我的手
再次北去。夜间豪华的空调直达快车。软卧车厢里安静舒适。我的对面是对中年夫妇,那么的琴瑟和鸣。我知道女人很幸福,因为她的脸上雍容娴静,眼神还有少女般的顾盼。男人每次细声询问女人的语气,都让我妒忌不已。从来,女人的幸福其实和容貌并无多大的关系。越是平凡的女人,越容易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她们很容易就满足。
我想到开水间去倒点水,我下铺的男人把他的大脚放在爬栏上,很惬意的睡去。我的体育一直是不合格的,因此我双手支着两张床的边沿,做引体向下溜的时候,摔到了地板上。咚的一声响,下铺的男人醒了。歉意让他睡意全无,连忙把脚收回去。我希望他伸出他的手,把我拉起来。可他只是看着我,吃惊的看着我。我站起来,很镇静而优雅的对他笑笑,给他一个我觉得最美丽的背影。我回来爬上铺子去的时候,男人坐起来看着我,直到我躺下,他也不发一言。他看着我爬上去,只是怕我掉下来吧。并非是我有什么魅力盅惑了他。我在阴影里,抿嘴暗笑。
床铺上的电视有6个频道。一个频道放着《罗马假日》,一个播着《大话西游》,一个播着《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播体育节目,一个是娱乐节目,还有的我搞不清是什么节目的节目。我来来回回的按着控制器,只看见许多个小人在我的眼前不停的晃动,热闹非凡。而我好像还是得不到安慰。
外面一片漆黑。我在夫妇的细语中,混沌睡去。一夜乱梦。我梦见许多,梦见在陌生的街头泪如飞瀑的情景。梦见我不知道为什么赤身裸体被众人嘲笑的情景。梦见长头发的男人手拿利刃刺向我的情景……是的,我总很容易就做梦。醒来时感觉已经经历过几生几世的生生死死,浑身倦怠。
还是清晨。七点二十分。我没有来过首都。跟着黑压压的人流,过了一个厅又一个厅,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我站在了北京西的南广场。我又走了弯路了。我茫然四顾,没有一辆出租车停在我面前。因为我太害羞,太被动,我不懂得冲上前去。更加因为,这个时刻,天正下着雨。有一次我差点就可以上车了,可是一个胖子抢先打开车门上去了,还向我挥手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我撇一下嘴角,重新站回到挡雨的地方。旅行袋湿了,头发也湿了,提行李的手勒得酸痛。这匆匆赶路的过客中,好像只有我是无所事事的,无所谓走或者留。
继续等车。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一个学美术的朋友。她叫燕燕。我们平时常常在一起说些无聊却有趣的话题,通常是说到一半就会哈哈大笑。有时,也会说一些看似是严肃的东西。有一次,一起看《黑泽明之梦》,冰天雪地的那组镜头,她问我:“你知道人冷到极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我摇头。她说:“是极端的温暖。”是的。黑泽明在电影中是这样表达的,虽然没有语言。
那么,人孤单到极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是再也感觉不到孤单。
我的这个推理一定是蹩脚的。我的思维总是以没有逻辑而著称。我的理科成绩一团糟就是最好的说明。
只是可笑的是,这个缺憾在爱情里也发挥着它隐性的破坏力。感性与理性不能结合的时候,总是感性输给理性。嗯,是的,就是这样。
终于是没有人来和我争车坐了。我忍受着手的酸痛,慢慢的把行李弄上车,再优雅的坐上去。对司机吐出一个在网上查到的旅馆的名字,司机发扬他热情好客的精神,给我介绍着一些我已经知道的事情。下车时,他说,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小姐。我受了表扬,脚一不小心,就踩在旅馆门口栅栏旁边挖开的泥土上。就这样我摔了一跤,司机回头看我一眼,就开车就了。有路人说,快起来呀,没事吧?我微笑着摇头,然后站起来,把行李提进旅馆。服务台的人看到我的样子,都很惊讶并且很快速的给我办了手续。送行李的小伙子在电梯中一直盯着我的手看,我低头,原来我的左手流血了。我竟然不知道!小伙子说:“你不痛么?你怎么好像一点也不在意?”哦,原来他是为了这个而惊讶得忘记了要帮我提供消毒服务。当我到达807房间,打内线电话要求使用消毒药品时,小伙子才醒悟过来,说,我帮你去拿。
消毒的时候,才知道这么痛。下雨,受伤,疲倦。洗澡后,就倒在宽大的床上睡下。真的非常舒适。我记下了它的名字“锦江之星”,网上说它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连锁店,以家的简洁和舒适为特点。便宜没好货的观念在这儿被推翻了。事实上,人的很多观念都是先入为主的。不管多么超脱的人,都会不经意的就受了这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的影响。就像爱情,总是以为自己是真爱了,对方也如自己这样爱了。总是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懂对方的。总是要在跌得流血了,没有人来牵住你的手把你扶起来,才明确那真的很痛,才知道那其实也不过如此。然后伤口开始结疤,留下痕迹。也许会在某个很久的时刻,被岁月磨平。
我的神经乱七八糟,四通八达。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什么事情都和爱情有关。这实在是很可笑。不,应该是说我这样的女人实在可笑。正视一个事实了:感情路上,我是一个被放逐的女人。在爱的西伯利亚中独自流浪。我的自欺欺人的曾经,写在一个已经火化了的日记本里。那个男人面目模糊,我甚至经常心生疑问,那个男人是否真的存在过?因此当后来我买了许多枚古长城纪念币,摊主说可以在上面刻上你最想刻的名字时,我想了许久许久,除了父母,其余都刻上了我自己的名字。
而我的样子依旧是兴高采烈的,并不比旁边的游客逊色。
寻找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解脱,我来到陌生的城市。完全不同的天气和味道,完全不同的气氛和景观,让生活短暂的重新开始。然后不知道要在哪儿结束。不知道哪儿会有一双温暖的大手,在等待。不知道那双手的人,会有一个怎样的名字。
甚至,我不知道,会不会还有那样的一双手。
D、古城墙、白胡子爷爷与生活的禅
应该要去的景点,拿着地图,盲人骑瞎马般的都走过了。历史的积淀,使得一切都过于神圣。而这种神圣又时刻让人亵渎着。
每个城市都有许多红绿灯。晶亮闪烁的样子是雷同的,像克隆过的一样。红绿灯白线前等待的人,表情也都是一样的,木然,虚空,目光没有目的的飘散。红灯,停下来;绿灯,再疾步行走。连起步的样子和姿势都是一样的。
只有那些赋予了人文和历史的东西,在每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永远的属于唯一。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暮鼓晨钟中劳作,很久来对随处可见的古迹熟视无睹,波澜不惊。人总是容易忽视自己身边的东西。吸引自己的永远是陌生的东西。
是的,这里的一切,确实是非常的吸引我。我在这儿像个乡巴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连多天,我一鼓作气的东游西逛,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我的多愁善感和失眠多梦,不治而愈。我甚至忘记了我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次远行。梦里不知身是客,晚上一靠枕头就睡着了。我觉得这就是无可比拟的幸福了。坐电梯回房间的时候,我常常小声哼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儿。我甚至奇怪,刚刚到来时,那种因为雨天而导致的忧伤情绪,如何那样的强烈?这不是挺好的吗?
再一次到了那些古城墙,这一次是在它的外面。我抚摸那些斑驳的暗红落漆,背紧紧靠着高大的深不可测的城墙体,闭目静呆,仿佛听到遥远的繁华的歌乐声平。有人用长镜头短镜头对着我,尽管我闭着眼睛,可是我知道。我成了这个长胡子的摄影师的临时模特。他黑亮的脸上,显出兴奋的神色,眼睛闪着光彩。我陶醉于我的幻觉中,任由相机在咔嚓咔嚓的响。我不知道他要给这组相片一个什么主题或者名字。然后他走过来问我的名字,来自何方。我只给了他一个邮箱,让他寄相片。这个男人,每个毛孔都写着不安分,要浪迹天涯的。又是一个浪子,我对浪子没有好感。他们总是容易让女人动心,更加容易让女人伤心。我还有428个日子,就三十岁了。那些少女们的梦幻已经不属于我。因此当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对我说,你很像弗朗西斯卡。我轻笑,说,我独身,我不是,而且你也不是罗伯特金凯。
原来,在陌生的地方真的这么容易有艳遇,可是我却不想要了。对于爱情和男人,某些深刻的感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远去了。像一段尘封了的历史,飘散在异乡的尘埃当中,然后,在古城墙上落下来,落下来,在我的发稍,我的眉宇。就是这样,我和古城墙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因此,我成了某个艺术家相机中亿万分之一的取景。
把帽子压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我问一个卖水果的大娘,这个胡同怎么走?那个胡同,听说很出名,曾经聚居过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和贵族。大娘和蔼的态度和慈爱的声音,使我帮她消费了一斤水蜜桃。水蜜桃很甜,我皱了一下眉头。我想,我已经很久不习惯于甜的东西了。
许多人力三轮车围上来,我选了一辆,我喜欢这个皮肤黝黑的外地小伙子憨笑时,那一口洁白的牙齿。他让我想了小学时的一篇《挑山工》的课文。胡同中有许多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他们兴致勃勃,充满好奇和崇敬。我向他们点头,他们向我招手,回我一声“hi”。他们大多笑容满脸,礼貌友好。有人说,西方人讲究的是快乐,那是自己内心的幸福;东方人追求的是完满,那是别人眼中的幸福。因此西方人总是一脸和煦,东方人总是一脸凝重。
他们用相机认真的照着胡同老宅门口的门墩,门梁,听车夫们用蹩脚的英文介绍这些装饰的特点和作用,态度祈诚。这让随行的我感觉羞愧,因为我发觉,同来的黄头发的同胞们,只忙着在各个名宅门前留影,好作个到此一游的纪念。一个台湾口音的中年妇女,一边扇着她的手绢,一边抱怨他们的导游,这个都是破房子的鬼地方有什么好看?导游好脾气的陪着笑。他的解说,混合在一片嘈杂声中,显得突兀而可怜。
一个头发花白、胡子也花白的老爷爷迎面走来,气定神闲。我对站在四合院门外的我的车夫说,不用等我了,我想自己走走。小伙子咧嘴一笑就走了。我跟在白胡子爷爷后面。他是如此的吸引我,让我没有缘由的安宁。许多许多的沧桑,被岁月风化在老人波澜不惊的表情里。这样的老人,我只在艺术作品中见过。
胡同很窄。不开放给游客的胡同,更加窄,而且破旧。白胡子爷爷回头,问你跟着我干什么,姑娘?我说,不干什么,想听你说故事。白胡子爷爷抚一下胡子,呵呵的笑了,说,你真有趣,姑娘。我说,你肯定比我更加有趣,老爷爷。他的笑声更加响亮,说,所以,你就跟着我?我点头。湖边的大树下,我们就坐下去了。就这样,我读到了一本活生生的书。那些浸淫着腥风血雨的往事,被白胡子爷爷云淡风轻的带过。湖边是一排排的酒吧茶吧,我要了功夫茶。白胡子爷爷问我是不是从最南方来的,我说是的。他再问是不是一个人来的。我也说是的。白胡子爷爷说,这功夫茶的妙处就是从苦味中慢慢的品出它的甘来。然后他还说,在你们南方那儿,出过一个叫“六祖慧能”的禅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最著名的偈语,禅是不能解的。要在心里静静的悟。
我好像一下子远离了红尘。心境宁静而致远。“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姑娘。”我望着白胡子爷爷手拿纸扇消失在黄昏胡同的尽头,泪水悄悄的落下来。那一些曾经为了它而想放弃生命的苦难,都远去了,消失在我人生的胡同尽头。像我来时经过的无数风景,都一一的后退了,退到我不能再看到的地方。可是我知道,有一些人,有一些物,一定还在最初我来的地方,等着我回去,永远不离不弃。
我的生活还要继续,会四平八稳的继续下去。不管我到过哪些陌生的地方,不管我游离过多少物象之外的幻觉,不管我看过多少碎片似的人世冷暖,生活依然要继续。
好好的活着,便是应该值得无限欢欣的喜悦。一生一次独自的远行,像没有章法的散文一样行走,身体和灵魂的自我放逐。是的,一生,仅仅一次,便已足够。长长的人生路上,太多的过渡,我们无法瞬间安然接受。原谅我只是个柔弱的女子,不再妙龄,却脆弱依旧。我向远方寻求安慰。像一尾充满幻觉的鱼,游离在现实之外,孤单而落寞。然后被一些真正沧桑的眼睛,洞悉到我看破红尘的虚伪。我依旧贪恋这万丈的红尘,是的,我贪恋。
湖边酒吧街的霓虹灯渐次亮起来了,迷离繁华。手机换回了原来的旧卡,信息一条一条的冒出来。焦急,关切,问候……我的亲朋,我的戚友,二十多天了!我抹掉泪水,挥动着手指,我要一一告诉他们:我平安,并且快乐。
我想我应该整理行李了。因为,出发时间已到。回归时间已来。
我想我应该预订车票了。因为,我已经痊愈。我已经找到我的禅。
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这个长假,我的梦游与呓语,在哪里开始,也会在哪里结束。
(2005-9-3水妖作品)
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我知道的。这个长假,那么的长,干脆就逃吧。在异乡,在路上,会有陌生的面孔,陌生的风景,它们与我不甚相干,因此会让我感觉安全。这实在是非常奇怪。可事实如此。
趴在床上,研究一张地图。红黄绿蓝的色块线条,黑色原珠笔在上面标下了许多记号,找不到最终的目的地应该在哪。最后画了一个瘦长的箭头,向北,一直向北。
我有一个和我的爱情一样顽固的毛病。这个毛病让我对远行既渴望又害怕。为什么火车站要在一百多公里外呢?豪华的空调大客车,还是让我吐得七荤八素,脸色苍白。我对我的顽强的生命力是充满了赞美的。LULU,我最好的朋友,说过我不是个强的女人,却是个韧得砍不断的女人。我想她是对的。应该要吐的东西哗啦哗啦的从胃里抠出来后,轻飘飘的,可是慢慢的就精神了。我的行李一点也不简单,里面有我心爱的裙子和护肤品。还有一双高跟鞋。我带高跟鞋干什么呢?在走累了的时候,要美丽给谁看?
我喜欢火车。因为它不烧汽油。更因为在火车上我会有莫明其妙的不可抑制的喜悦。这个娇阳似火的下午,我看上去有点伤感,几乎憔悴。我戴着粉杏色的宽边帽子。我穿着白底水红色大花朵的无袖布裙子,脚踩着一双不协调的黑色平跟皮凉鞋摇摇欲坠走上站台。我东张西望,那么多的匆忙中一闪而过的面孔,没有一张适合和我制造一场短暂的艳遇。
新鲜的东西会对我有帮助。我走了。没有向任何人告别,只对母亲说我要出门一段时间。也许颠波流离的自我放逐,才会让我找回通向心灵家园的路。
“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青春舞曲》响起来,手机里有条信息。内容似乎有点暧昧,可是挽留不深。我说我已经在路上。硬卧车厢里,并不拥挤。我快乐。我是容易开心不容易快乐的女人,可是我就因为车厢里的清静而快乐起来了。手机换上了新的卡号,110的号码我让它排在第一位。有了困难,希望能找到可爱的警察叔叔。这个举动让我很是意外,原来我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厌世。一个人百无聊赖时,总是太容易就无病呻吟。
爬上属于我的那个中铺,睡意便来了。上铺的男孩子在柔情万千的说着电话,对着电话吻了一次又一次也舍不得放下。电话里的女孩肯定是哭了,男孩说:“乖啊,等着我回来啊。”这趟北去的列车,衍生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呢?我不知道这个男孩要到哪儿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可是我却知道,有一个女孩,从此便望穿秋水。
午后一点二十分,列车准时开动。车窗外有许多人在挥手。没有人对我微笑。从来不习惯让人送行,看着别人的离别,我却饶有兴味。列车员开始换票,那个小铁牌还有上一个旅客的余温。我望望我的卧铺,枕头上有一根黄色的长发。再仔细闻闻还似乎残留着淡淡的烟味。我的卧铺休憩了一个又一个的过客。没有谁的位置总是固定不变的,生命和人生,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永恒的只有物的变化。这好像是哲学的范畴了。联想到这么深的东西让我有点惊惶。
就是这样的,只要一躺在类似床的东西上,我的联想就特别丰富。医生说这个坏习惯叫失眠。既然是改不了的坏习惯,我也就拿它无可奈何了。上铺的男孩把我刚才拉开的窗帘重新拉上了。窗外的天空和山野我再也看不见。
跳下去,靠窗坐着。洗了几个随身带的水果,不知其味的咬。然后不停的大口大口的喝水。坐着的人都很休闲,表情极端从容平和。看到山间许多贫脊的田地,庄稼没精打采的生长着。有低矮的房子零星的一闪就过去了。手机信息说欢迎来到南国旅游城市韶关。
韶关,我是忘记不了这个城市的。来来回回许多次了,然而,到头来我还只是个过客。这个城市里,有两个慈祥的老人,前不久,我们互相说过对不起。他们让我不要恨,好好的生活。我当然会好好生活。他们高估了伤害的能量。我没有那样的不堪一击。列车停在这儿10分钟,忽然间让我焦灼。
陆续的上来些旅客,他们带着行李茫然而着急的寻找着他们的位子。一个圆脸的汉子在我对面的下铺坐下,喘着气擦汗水。他问了旁边的人几句什么,这种方言勾起了我不愿意回忆的回忆。
我有一瞬间的愤怒。我又钻进了属于我的小小的空间。列车开动了。不想看这个城市多一眼了。窗帘可以帮我这个忙的。嗯,是的。就这样。什么也不看不想的睡一觉吧。列车正在向北,一直向北。轰窿窿的行驶着。
广播里播着邓丽君的歌。婉约的经典,温柔的抚慰。男孩子的手机声响不断,滴滴的打字声伴着邓丽君,我的嘴角浮起了微笑。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是这样容易微笑。我并不是个贪得无厌的女人。
隔壁有两个女人,用广东话细声的谈论着彼此的男人。想是一对熟悉的旅伴。内容绝对少儿不宜。女人喜欢交换秘密,然后传说秘密。流言常常就由最信任的朋友处散开,从一张嘴到另一张嘴,从一只耳朵到另一只耳朵,到最后面目全非。在这个傍晚的火车硬卧中铺上,我听到了许多秘密,它们与我无关,而我听得津津有味。我知道了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还有另外的一些什么女人男人的故事,有些零星,但我的聪明才智很容易的把它们联想成了一个故事。像小说一样丰富多彩,有荤有素。写字的人都是无聊的,偶尔写字的人更加是无聊的。我想我真是无聊之极的,我不是作家,却也犯了小说家们的毛病,看到听到什么,总是想它们可能会是一篇绝好的小说。
小说在蒙胧的构思中了,列车已踏入湖南地界,正在向北,一直向北。然后便开始做梦。梦境混乱而模糊。这样已经很久了,梦中看不到任何真切的东西。弗洛尹德说梦是可以控制的,我对此无能为力。
而我终于是睡着了。
B、在陌生的城市,我把鞋底走穿
喜欢火车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你睡醒一觉后,便到站了。列车员来找我换票了,才凌晨四点多。外面可能还有繁星,漆黑静寂。
许多人揉着眼睛,准备自己的行李。我慢吞吞的用修长的手指梳理着我的长发。反正是到站了,有什么好急的呢。胃里一阵抽痛,它实在是太干净了。我再次摇晃起来,一步步拖着我的行李。我,站在完全陌生的地方了。
这个三江汇合的城市,在晨曦到来之前,闷热依旧。我跟着人潮,走向出站口。随波逐流这个成语用在这种场合是再合适不过了。老实说我有点紧张。好几个异常热心的人来和我搭讪。我目不斜视的在他们面前走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紧记着这个现代人信守的法则。他们有点怏怏然的眼神,诡异而落寞。
天气预报今天平均气温39摄氏度,我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高温。广场上,我使劲的深呼吸。怕太阳出来时,39摄氏度的空气会灼伤我的鼻腔。我很疲惫,甚至虚弱。这一定影响了我本来就不算多的美丽。有什么关系呢,就算蓬头垢面也没有人认得我。我带着一丝窍喜,走进不远处的一家旅馆。趴在柜台上睡觉的服务员,张着血红的嘴唇打了数个呵欠,开给我一个单间。
电梯走出一伙人,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小声讨论今天的行程。有个头发卷曲金黄的女孩,手里抱着池莉的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不知道江城里,池莉生活秀中的那条街,在商人的操纵下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她的“快感”被无数个有文化没文化的人曲解践踏。这个世界本来如此,质朴的深刻的内在,总是被掩埋在浮华和肤浅之下。
我警觉到我好像又开始愤世嫉俗了的时候,我已经在房间和衣躺下,四肢平伸变成一个“大”字。空调很凉,这下子,是真的睡着了。没有任何梦境。
我想我是真的不适合到处去旅行的。不但晕车,还没有计划。我坐在床沿上,换上干净的绿色裙子,晃荡着两条腿。对着地图一筹莫展,我不知道呆会要去哪儿。干瘪的胃引领着我走向楼下的小餐厅,服务员向我介绍热干面和武昌鱼。我不知道它们是否地道,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地道的它们是什么样子。就像有人问我“爱情到底是什么”,我会茫然语塞一样。尽管我写过,也许我也经历过,是的,也许。不说“也许”我能说什么呢?我对那东西充满怀疑。因为,那个男人已经消失,而我还在这儿为了他进行由热干面和武昌鱼引发的联想。我非常非常非常不满自己情绪的突然低落,低声的骂了自己几句娘,继而改口骂了几声爹。女人总是要比男人伟大和无辜一些的。
有人用狐疑的眼光瞟我一下又匆匆移开。也许我看上去有点心事重重,但其实并非如此。我只是习惯了胡思乱想。有时什么都不想。我常常像一篇没有中心思想的散文一样,游离飘忽。我抓别人不住,别人也抓不住我。这是多么的公平啊。公共汽车就这样被我坐过头了,真想不到,这儿的公共汽车跑得飞快呢。我倒着往回走,烈日下,我的影子和我重叠。我左顾右盼,寻找很久以前朋友说的,说在江城这样酷热的地方,满大街都是光膀子的男人和女人,那是不受指责的。可是,我连一个这样的人也没有看见。
这样想着,看到一座座红墙的房子,在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庄严的静立着。20块钱,看到寥落的游人,翻修的楼房,摆设着当年改变历史的物件,许多的画像,威严而肃穆。空气中散发着阵阵霉味,空旷的厅堂回荡着我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历史在这儿不是被凭吊,而是被展示了。听着导游那腥红的嘴唇吐出的毫无感情的解说词,我为那第一枪而悲叹。她一定是听到了我心里的鄙咦了,心虚的扫了我一眼。而我,已经在各个角落留下相片数张。我知道,我和他们一样的俗不可耐。甚至肤浅。
脚非常酸。喝了三瓶矿泉水,一瓶冰红茶。汗如雨下。如果在这呆上几天,真害怕会流干成为一具木乃伊。许多人往红房子旁边走过去,有的如我一样拿着地图。哦,唐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就在这儿。那么那么的金碧辉煌啊。此楼已非彼楼了,而游人如鲫。上的人,下的人,来来往往,气喘吁吁,兴高采烈。站在楼顶迎着风,我唱起了“两只蝴蝶”。我的心情很欢快。好像我就是那只要化了去的蝶一样。有激动的长者,大声的朗诵着和楼有关的古诗,引来和者众。
长江就在眼皮底下,缓缓的流过。江面的大桥热闹非凡。它不是我梦中的长江。一个妈妈对孩子说,这就是长江。小孩子大叫:“啊,那就是长江!”我感动着孩子的朝圣。也许,只有孩子,才会对一切觉得高大的东西产生崇拜。
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时候,才仔细的看了那些图文介绍。原来,这座金碧辉煌的楼如此沧桑,一变再变,一毁再毁,一修再修,一建再建。游人在唏嘘,小声交流它的伟大。可惜,它的沧桑只能靠文字和模型来传达了。我伸出手去,摸到的只是浮华的金碧辉煌,和没有穿透的时光。有个戴眼镜的瘦子说了一句:“这是装模作样的历史。”他的表情很严肃,我想,这一定是个哲人,要不就是个热爱中国建筑史的人。他就只说了这么一句,继而挽着女友的手兴致勃勃的转移景点了。留下我默默的咀嚼,那一句多么高深的评论。
接下来的日日夜夜,我走了许多路。白天和黑夜,在江城中乱窜。我找不到池莉的那条街,真实的生活秀中,处处是街道。于是,我便走了许多。
8月6日下午的某一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把鞋底走穿。一个精帅的小伙子,指给我一条街道,那里的许多精致的平底鞋。他陪我买了一双暗绿色的平跟皮凉鞋,很便宜的价格。他说,你穿上很性感。我很幸福的付了钱。回头看他已经不见。没有介绍,没有告别。我穿着新的舒适鞋子,横穿在各条值满法国梧桐的小巷,可是没有那个挺拔的身影。我想找到他,跟他说,嗨,我累了,能和你谈个恋爱吗?可是,事实上,感情上,我没有这样勇敢。至少没有像扔掉一双烂鞋这样干脆。
经过许多个红灯和绿灯,我坐在江城的街头喝着一杯又一杯的绿豆汤,啃着一块又一块的臭豆腐,感受着阳光穿透肌肤的麻辣。我听到血液在里面咕咚咕咚的流动。
时光就这样轻轻的悄悄的杂乱的过去了。 这一地,都是我的汗水。不是泪。
C、没有人来牵住我的手
再次北去。夜间豪华的空调直达快车。软卧车厢里安静舒适。我的对面是对中年夫妇,那么的琴瑟和鸣。我知道女人很幸福,因为她的脸上雍容娴静,眼神还有少女般的顾盼。男人每次细声询问女人的语气,都让我妒忌不已。从来,女人的幸福其实和容貌并无多大的关系。越是平凡的女人,越容易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她们很容易就满足。
我想到开水间去倒点水,我下铺的男人把他的大脚放在爬栏上,很惬意的睡去。我的体育一直是不合格的,因此我双手支着两张床的边沿,做引体向下溜的时候,摔到了地板上。咚的一声响,下铺的男人醒了。歉意让他睡意全无,连忙把脚收回去。我希望他伸出他的手,把我拉起来。可他只是看着我,吃惊的看着我。我站起来,很镇静而优雅的对他笑笑,给他一个我觉得最美丽的背影。我回来爬上铺子去的时候,男人坐起来看着我,直到我躺下,他也不发一言。他看着我爬上去,只是怕我掉下来吧。并非是我有什么魅力盅惑了他。我在阴影里,抿嘴暗笑。
床铺上的电视有6个频道。一个频道放着《罗马假日》,一个播着《大话西游》,一个播着《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播体育节目,一个是娱乐节目,还有的我搞不清是什么节目的节目。我来来回回的按着控制器,只看见许多个小人在我的眼前不停的晃动,热闹非凡。而我好像还是得不到安慰。
外面一片漆黑。我在夫妇的细语中,混沌睡去。一夜乱梦。我梦见许多,梦见在陌生的街头泪如飞瀑的情景。梦见我不知道为什么赤身裸体被众人嘲笑的情景。梦见长头发的男人手拿利刃刺向我的情景……是的,我总很容易就做梦。醒来时感觉已经经历过几生几世的生生死死,浑身倦怠。
还是清晨。七点二十分。我没有来过首都。跟着黑压压的人流,过了一个厅又一个厅,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我站在了北京西的南广场。我又走了弯路了。我茫然四顾,没有一辆出租车停在我面前。因为我太害羞,太被动,我不懂得冲上前去。更加因为,这个时刻,天正下着雨。有一次我差点就可以上车了,可是一个胖子抢先打开车门上去了,还向我挥手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我撇一下嘴角,重新站回到挡雨的地方。旅行袋湿了,头发也湿了,提行李的手勒得酸痛。这匆匆赶路的过客中,好像只有我是无所事事的,无所谓走或者留。
继续等车。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一个学美术的朋友。她叫燕燕。我们平时常常在一起说些无聊却有趣的话题,通常是说到一半就会哈哈大笑。有时,也会说一些看似是严肃的东西。有一次,一起看《黑泽明之梦》,冰天雪地的那组镜头,她问我:“你知道人冷到极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我摇头。她说:“是极端的温暖。”是的。黑泽明在电影中是这样表达的,虽然没有语言。
那么,人孤单到极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是再也感觉不到孤单。
我的这个推理一定是蹩脚的。我的思维总是以没有逻辑而著称。我的理科成绩一团糟就是最好的说明。
只是可笑的是,这个缺憾在爱情里也发挥着它隐性的破坏力。感性与理性不能结合的时候,总是感性输给理性。嗯,是的,就是这样。
终于是没有人来和我争车坐了。我忍受着手的酸痛,慢慢的把行李弄上车,再优雅的坐上去。对司机吐出一个在网上查到的旅馆的名字,司机发扬他热情好客的精神,给我介绍着一些我已经知道的事情。下车时,他说,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小姐。我受了表扬,脚一不小心,就踩在旅馆门口栅栏旁边挖开的泥土上。就这样我摔了一跤,司机回头看我一眼,就开车就了。有路人说,快起来呀,没事吧?我微笑着摇头,然后站起来,把行李提进旅馆。服务台的人看到我的样子,都很惊讶并且很快速的给我办了手续。送行李的小伙子在电梯中一直盯着我的手看,我低头,原来我的左手流血了。我竟然不知道!小伙子说:“你不痛么?你怎么好像一点也不在意?”哦,原来他是为了这个而惊讶得忘记了要帮我提供消毒服务。当我到达807房间,打内线电话要求使用消毒药品时,小伙子才醒悟过来,说,我帮你去拿。
消毒的时候,才知道这么痛。下雨,受伤,疲倦。洗澡后,就倒在宽大的床上睡下。真的非常舒适。我记下了它的名字“锦江之星”,网上说它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连锁店,以家的简洁和舒适为特点。便宜没好货的观念在这儿被推翻了。事实上,人的很多观念都是先入为主的。不管多么超脱的人,都会不经意的就受了这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的影响。就像爱情,总是以为自己是真爱了,对方也如自己这样爱了。总是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懂对方的。总是要在跌得流血了,没有人来牵住你的手把你扶起来,才明确那真的很痛,才知道那其实也不过如此。然后伤口开始结疤,留下痕迹。也许会在某个很久的时刻,被岁月磨平。
我的神经乱七八糟,四通八达。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什么事情都和爱情有关。这实在是很可笑。不,应该是说我这样的女人实在可笑。正视一个事实了:感情路上,我是一个被放逐的女人。在爱的西伯利亚中独自流浪。我的自欺欺人的曾经,写在一个已经火化了的日记本里。那个男人面目模糊,我甚至经常心生疑问,那个男人是否真的存在过?因此当后来我买了许多枚古长城纪念币,摊主说可以在上面刻上你最想刻的名字时,我想了许久许久,除了父母,其余都刻上了我自己的名字。
而我的样子依旧是兴高采烈的,并不比旁边的游客逊色。
寻找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解脱,我来到陌生的城市。完全不同的天气和味道,完全不同的气氛和景观,让生活短暂的重新开始。然后不知道要在哪儿结束。不知道哪儿会有一双温暖的大手,在等待。不知道那双手的人,会有一个怎样的名字。
甚至,我不知道,会不会还有那样的一双手。
D、古城墙、白胡子爷爷与生活的禅
应该要去的景点,拿着地图,盲人骑瞎马般的都走过了。历史的积淀,使得一切都过于神圣。而这种神圣又时刻让人亵渎着。
每个城市都有许多红绿灯。晶亮闪烁的样子是雷同的,像克隆过的一样。红绿灯白线前等待的人,表情也都是一样的,木然,虚空,目光没有目的的飘散。红灯,停下来;绿灯,再疾步行走。连起步的样子和姿势都是一样的。
只有那些赋予了人文和历史的东西,在每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永远的属于唯一。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暮鼓晨钟中劳作,很久来对随处可见的古迹熟视无睹,波澜不惊。人总是容易忽视自己身边的东西。吸引自己的永远是陌生的东西。
是的,这里的一切,确实是非常的吸引我。我在这儿像个乡巴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连多天,我一鼓作气的东游西逛,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我的多愁善感和失眠多梦,不治而愈。我甚至忘记了我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次远行。梦里不知身是客,晚上一靠枕头就睡着了。我觉得这就是无可比拟的幸福了。坐电梯回房间的时候,我常常小声哼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儿。我甚至奇怪,刚刚到来时,那种因为雨天而导致的忧伤情绪,如何那样的强烈?这不是挺好的吗?
再一次到了那些古城墙,这一次是在它的外面。我抚摸那些斑驳的暗红落漆,背紧紧靠着高大的深不可测的城墙体,闭目静呆,仿佛听到遥远的繁华的歌乐声平。有人用长镜头短镜头对着我,尽管我闭着眼睛,可是我知道。我成了这个长胡子的摄影师的临时模特。他黑亮的脸上,显出兴奋的神色,眼睛闪着光彩。我陶醉于我的幻觉中,任由相机在咔嚓咔嚓的响。我不知道他要给这组相片一个什么主题或者名字。然后他走过来问我的名字,来自何方。我只给了他一个邮箱,让他寄相片。这个男人,每个毛孔都写着不安分,要浪迹天涯的。又是一个浪子,我对浪子没有好感。他们总是容易让女人动心,更加容易让女人伤心。我还有428个日子,就三十岁了。那些少女们的梦幻已经不属于我。因此当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对我说,你很像弗朗西斯卡。我轻笑,说,我独身,我不是,而且你也不是罗伯特金凯。
原来,在陌生的地方真的这么容易有艳遇,可是我却不想要了。对于爱情和男人,某些深刻的感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远去了。像一段尘封了的历史,飘散在异乡的尘埃当中,然后,在古城墙上落下来,落下来,在我的发稍,我的眉宇。就是这样,我和古城墙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因此,我成了某个艺术家相机中亿万分之一的取景。
把帽子压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我问一个卖水果的大娘,这个胡同怎么走?那个胡同,听说很出名,曾经聚居过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和贵族。大娘和蔼的态度和慈爱的声音,使我帮她消费了一斤水蜜桃。水蜜桃很甜,我皱了一下眉头。我想,我已经很久不习惯于甜的东西了。
许多人力三轮车围上来,我选了一辆,我喜欢这个皮肤黝黑的外地小伙子憨笑时,那一口洁白的牙齿。他让我想了小学时的一篇《挑山工》的课文。胡同中有许多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他们兴致勃勃,充满好奇和崇敬。我向他们点头,他们向我招手,回我一声“hi”。他们大多笑容满脸,礼貌友好。有人说,西方人讲究的是快乐,那是自己内心的幸福;东方人追求的是完满,那是别人眼中的幸福。因此西方人总是一脸和煦,东方人总是一脸凝重。
他们用相机认真的照着胡同老宅门口的门墩,门梁,听车夫们用蹩脚的英文介绍这些装饰的特点和作用,态度祈诚。这让随行的我感觉羞愧,因为我发觉,同来的黄头发的同胞们,只忙着在各个名宅门前留影,好作个到此一游的纪念。一个台湾口音的中年妇女,一边扇着她的手绢,一边抱怨他们的导游,这个都是破房子的鬼地方有什么好看?导游好脾气的陪着笑。他的解说,混合在一片嘈杂声中,显得突兀而可怜。
一个头发花白、胡子也花白的老爷爷迎面走来,气定神闲。我对站在四合院门外的我的车夫说,不用等我了,我想自己走走。小伙子咧嘴一笑就走了。我跟在白胡子爷爷后面。他是如此的吸引我,让我没有缘由的安宁。许多许多的沧桑,被岁月风化在老人波澜不惊的表情里。这样的老人,我只在艺术作品中见过。
胡同很窄。不开放给游客的胡同,更加窄,而且破旧。白胡子爷爷回头,问你跟着我干什么,姑娘?我说,不干什么,想听你说故事。白胡子爷爷抚一下胡子,呵呵的笑了,说,你真有趣,姑娘。我说,你肯定比我更加有趣,老爷爷。他的笑声更加响亮,说,所以,你就跟着我?我点头。湖边的大树下,我们就坐下去了。就这样,我读到了一本活生生的书。那些浸淫着腥风血雨的往事,被白胡子爷爷云淡风轻的带过。湖边是一排排的酒吧茶吧,我要了功夫茶。白胡子爷爷问我是不是从最南方来的,我说是的。他再问是不是一个人来的。我也说是的。白胡子爷爷说,这功夫茶的妙处就是从苦味中慢慢的品出它的甘来。然后他还说,在你们南方那儿,出过一个叫“六祖慧能”的禅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最著名的偈语,禅是不能解的。要在心里静静的悟。
我好像一下子远离了红尘。心境宁静而致远。“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姑娘。”我望着白胡子爷爷手拿纸扇消失在黄昏胡同的尽头,泪水悄悄的落下来。那一些曾经为了它而想放弃生命的苦难,都远去了,消失在我人生的胡同尽头。像我来时经过的无数风景,都一一的后退了,退到我不能再看到的地方。可是我知道,有一些人,有一些物,一定还在最初我来的地方,等着我回去,永远不离不弃。
我的生活还要继续,会四平八稳的继续下去。不管我到过哪些陌生的地方,不管我游离过多少物象之外的幻觉,不管我看过多少碎片似的人世冷暖,生活依然要继续。
好好的活着,便是应该值得无限欢欣的喜悦。一生一次独自的远行,像没有章法的散文一样行走,身体和灵魂的自我放逐。是的,一生,仅仅一次,便已足够。长长的人生路上,太多的过渡,我们无法瞬间安然接受。原谅我只是个柔弱的女子,不再妙龄,却脆弱依旧。我向远方寻求安慰。像一尾充满幻觉的鱼,游离在现实之外,孤单而落寞。然后被一些真正沧桑的眼睛,洞悉到我看破红尘的虚伪。我依旧贪恋这万丈的红尘,是的,我贪恋。
湖边酒吧街的霓虹灯渐次亮起来了,迷离繁华。手机换回了原来的旧卡,信息一条一条的冒出来。焦急,关切,问候……我的亲朋,我的戚友,二十多天了!我抹掉泪水,挥动着手指,我要一一告诉他们:我平安,并且快乐。
我想我应该整理行李了。因为,出发时间已到。回归时间已来。
我想我应该预订车票了。因为,我已经痊愈。我已经找到我的禅。
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这个长假,我的梦游与呓语,在哪里开始,也会在哪里结束。
(2005-9-3水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