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康住宅的卫生标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室内度过,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由于室内环境各个因素均会作用于人体,随着住宅不断向空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开始重视住宅室内卫生。为此,我们从日照、采光、室内净高、微小气候及空气清度等五个方面对现代住宅提出以下卫生标准:
1.太阳光可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专家认为,为了维护人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居室日照时间每天必须在2小时以上。
2.采光。是指住宅内能够得到的自然光线,一般窗户的有效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之比应大于1:15。
3.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8米。这个标准是“民用建筑设计定额”规定的。对居住者而言,适宜的净高给人以良好的空间感,净高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实验表明,当居室净高低于2.55米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
4.微小气候:要使居室卫生保持良好的状况,一般要求冬天室温不低于12摄氏度,夏天不高于30摄氏度;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65%;夏天风速不少于0.15米/秒,冬天不大于0.3米/秒。
5.空气清度。是指居屋内空气中某些有害气体、代谢物质、飘尘和细菌总数不能超过一定的含量,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氡气、甲醛、挥发性苯等。
除上述五条基本标准外,室内卫生标准还包括诸如照明、隔离、防潮、防止射线等方面的要求。
(全文完)
上篇:七、实行环保装修 减轻室内污染
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号:GB / T 18883-2002)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
发布时间:2002年12月18日 实施时间:2003年3月1日
|
一、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
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表
其中: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 um or less,PMl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GC或
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
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
参数类别
|
参数
|
单位
|
标准值
|
备注
|
1
|
物理性
|
温度
|
℃
|
22—28
|
夏季空调
|
a
|
a
|
a
|
a
|
16—24
|
冬季采暖
|
2
|
a
|
相对湿度
|
%
|
40—80
|
夏季空调
|
a
|
a
|
a
|
aa
|
30—60
|
冬季采暖
|
3
|
a
|
空气流速
|
m/s
|
0.3
|
夏季空调
|
a
|
a
|
a
|
a
|
0.2
|
冬季采暖
|
4
|
a
|
新风量
|
M3/h.p
|
300
|
a
|
5
|
化学性
|
二氧化硫SO2
|
mg/ 立方米
|
0.50
|
1小时均值
|
6
|
a
|
二氧化氮NO2
|
mg/ 立方米
|
0.24
|
1小时均值
|
7
|
a
|
一氧化碳CO
|
mg/ 立方米
|
10
|
1小时均值
|
8
|
a
|
二氧化碳CO2
|
%
|
0.10
|
日平均值
|
9
|
a
|
氨NH3
|
mg/ 立方米
|
0.20
|
1小时均值
|
10
|
a
|
臭氧O3
|
mg/ 立方米
|
0.16
|
1小时均值
|
11
|
a
|
甲醛HCHO
|
mg/ 立方米
|
0.10
|
1小时均值
|
12
|
a
|
苯C6H6
|
mg/ 立方米
|
0.11
|
1小时均值
|
13
|
a
|
甲苯C7H8
|
mg/ 立方米
|
0.20
|
1小时均值
|
14
|
a
|
二甲苯C8H10
|
mg/ 立方米
|
0.20
|
1小时均值
|
15
|
a
|
苯并[a]B(a)P
|
mg/ 立方米
|
1.0
|
日平均值
|
16
|
a
|
可吸人颗粒PMl0
|
mg/ 立方米
|
0.15
|
日平均值
|
17
|
a
|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
mg/ 立方米
|
0.60
|
8小时均值
|
18
|
生物性
|
菌落总数
|
cfu/立方米
|
2500
|
依据仪器定
|
19
|
放射性
|
氡222Rn
|
Bq/立方米
|
400
|
年平均值
|
a
|
a
|
a
|
a
|
a
|
(行动水平)
|
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