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当前政治话语混乱……


精英,当前政治话语混乱……

南雁

两会过后官员和专家只一开口,网络就万炮齐轰。

以张维迎、厉以宁、吴敬琏、高尚全、樊纲等一些对决策影响力很强的经济学界人士和一大批有经济学背景的官员和官方研究员对此表现得十分忧虑。他们认为网民议论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会危害他们设计或信奉的改革大计。夏业良、刘吉、张维迎、张军等,奋力高呼:不要妖魔化主流经济学家!

经济学帝国的精英们竟然不幸地沦落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在大多数网民完全自发的追杀中,主流经济学帝国精心构筑铜墙铁壁如此不堪一击,迅速土崩瓦解了。显赫一时学术泰斗的理论竟被网民和媒体批驳的千疮百孔,只剩下了拷贝西学的内裤,说明官民冲突升级到“路线斗争”的程度。

何以至此?郑也夫说出比较深刻的意义。信仰丧失后,普遍信任也跟着丧失了,信任是由人格信任,糸统信任构成,传销、直销、保险“杀熟”把人格信任催毁了,同学、同乡,亲友属人格信任。谁也不敢相信谁,连家人也不得相信。糸统信任是由专家和货币构成,专家“走穴”,(座飛机开会)“跑棚”,(上电视)当独董,都去利益是大化了。催毁了糸统信任,人们不再信任何人了,只有信任货币,当一个世界只信钱时就会人吃人。精英也一落千丈。

这批人的言谈也越诡僪,也越具有挑衅性,给人以说反话感觉。如,说什么干部是改革的最大受损者,要优先补偿(张维迎),“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厉以宁),既得利益者与弱势结盟反对改革(吴敬琏),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王建),还有什么二房论、教授得买得起车这类炫耀性和刺激性很强的说法。他们的言说方式也是与知识分子精神渐行渐远。知识精英跟平民冲突越来越大。可是他们很乐意给他人安置一些很严重的罪名,什么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来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高尚全)的话也说得出,这不是将人一棍子打死吗?不是告黑状吗?这那里有点知识分子的人味?在辩论的过程中,作为学者你的任务是证他人之伪,自己之实,这样做就完事了,可他们不满足于此,他们要政府顶住互联网的压力、要权力介入进来封口,比较极端的是高尚全,他要求最高领导出来说法,宣布不争论,实际上是要唱独角戏。怎么像小孩子,打输了就告大人,叫大人来帮忙打。

当前官员、学人政治话语甚是火爆,一些学人一下变成了政治家了。何院士说:谁叫生在中国!张教授说:改革损失最大是干部。到底是违心的,还是真心的?还是在说反话?

南雁以为:如果是违心的,那么很是可怕,打着公共利益旗号进行如此欺世盗名,自当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是真心的,那则更加恐惧,就这么一心一意地把中国搞垮的话,真心实意地伤天害理,影响着国家安危,那就太危险了!要是说反话,那就有意拱火,那就太恐怖了。主流精英所起作用就不亚于恐怖分子。

北大教授贺卫方在3,4“西山会议”上宣布共产党“非法”,宣布“希望共产党分成两派”,宣布“图穷匕见”,宣布“我们都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实际上现在说不得,将来一定要走这个道路,比如说多党制度”。噢!反毛和反G呈递进关糸,倒G才是你们真实目的。知识精英们,你们真得不长记性,中国现代史上有多少次“七君子事件”?

美国哈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政治学系教授李成,按华府智库设想,中国目前党内的两派势力--精英派和民粹派,即中国自由D和新左派,可能会演化成未来中国两党制的雏形。前者倾向全球化,但不一定推崇民主,后者会支持民主,但不一定喜欢全球化。两方的利益是微妙的,有团结,也有矛盾。(*《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6年第14期,4/12/2006

只谈经济,不谈政治成为20多年中国思想界和公共舆论一个习惯法。随着当前政治话语火爆和混乱,为防止政治冲突总爆发,有可能政治改革被迫提前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