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媒体铺天盖地在热炒“发展现代服务业”,江苏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江苏已被摆上了战略地位。提起服务业,许多人立即会想起餐饮、住宿等,感觉芜湖在这方面发展还不错。实际上餐饮、住宿等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内涵丰富,不但包括金融、信息服务、旅游会展、中介服务、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等诸多新兴行业,还包括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例如文化、新闻出版业等。
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苏州从城市定位、区位条件和产业特色出发,把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速扩容、放量、增效,积极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在发展定位上,实施与上海“错位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以生产服务业为主的承接型、延伸型、互补型服务业,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空间布局上,沿江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沿沪宁线突出发展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等,中心城区突出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促进生产服务业合理分工。
苏州立足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服务业已有的发展基础,围绕为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着眼于把苏州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太仓港区的建设,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搞好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张家港保税区“区港联动”物流园区试点,加快建设各类专业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增强物流业的聚散能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通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推进各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加快建设科技创业园区和企业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
苏州还积极构建载体,提升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抓手,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将工业企业“退城进区”置换的土地优先用于生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了以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的大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努力提高生产服务业的承载能力。加强与境外服务业企业在物流、中介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吸引境内外大公司总部及其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分支机构和国外市场中介机构落户苏州。
苏州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像抓制造业一样抓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在市场准入、税费、就业、融资、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把生产服务业作为扶持的重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生产服务业领域。并创新吸引人才机制,对生产服务业中研发、设计、创意、物流等10多个方面的紧缺人才,从收入、户口、住房、培训、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苏州还加强生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在职培训力度,为生产服务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一线人才。
作为未来苏州城市消费副中心,相城区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该区确定了中央商贸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区四大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以3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为中心,重点发展房地产、大型酒店、会所、商贸中心、商业街和金融保险业;在盛泽湖和阳澄湖沿线开发商务楼宇区、高档住宅区、观光区和休闲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7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形成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链;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重点建设现代物流、仓储运输等生产性服务项目。该区政府还出台政策,放宽行业准入条件,放宽注册资本限制,规范收费,并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和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相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39.2%。 按照“十一五”规划,该区力争5年实现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采访苏州的现代服务业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