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十年翻一番


   (引言)房价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关注。房价上涨的既得利益者,希望房价不断上涨,并高呼中国房价将连续上涨30年;更多的为房价上涨而发愁的老百姓,则期盼着房价回归到他们能够承受的水平,并相信房价将下跌。然而,在参考外国经验后,中国房价在未来十年至少可翻一番。

  (正文)尽管有些地方房价上涨与居民收入比已接近警戒线;尽管有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尽管有8.31大限,但是上半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房价还是不断走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屋销售量及价格同比增长26.4%9.1%,上半年全国累计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5,489万平方米,同比增幅下跌51.9%;预计房屋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房地产过热问题,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却非常乐观,他表示,房产市场过热只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并不会影响到房地产业全局的健康发展。

  “有数据显示,到200311月底,中国共完成房产投资8,258亿元,与200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5%,创历史新高。全国除西藏外,各个省市的房产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有17个省的增长额度都超过了40%。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而且,我相信这种增长还会持续下去。”

他同时指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估计房地产业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空间,我预计在未来20年内,住宅建设数量将持续增长,人民居住水平有望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

 

    (小题)房地产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房地产市场建立较晚,从9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启动至今,不过十几年。期间,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两个较短的繁荣期。1992-1993年为第一个繁荣期,但由于行业的不规范及投资的盲目性导致短暂的辉煌后经历了1994-1996年的衰退期和1997-1999年的萧条期,1999-2000年市场才进入复苏阶段。2001年开始,房地产业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

    在这十几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据权威专家估计,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每年约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目前,房地产及建筑业每年增加值约9,000亿元,约占GDP9%

    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中、低三个层次,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已经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而内陆地区则刚刚起步。这种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无疑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对此,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顾云昌指出,“目前中国城镇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仅为23平方米,刚刚跨入“居者有其屋”的初级阶段,距离人均35平方米左右全面小康水平还有很大距离;加上城市化的推进,城镇总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住房市场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他认为,就全国总体而言,在总量远远不足的今天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住宅建设不太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大起大落的问题。

   “在国外房地产发展大概有四个阶段: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为解困期;3,000-8,000美元,为小康型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房地产消费快速进入家庭;8,000-10,000美元,房地产由数量向质量发展阶段;10,000美元以上,为个性化阶段。”比照这几个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常务事理顾建发指出,目前上海人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处于房地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而全国人均GDP刚突破1,000美元,显然,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现在中国房地产开发以住宅为主,住宅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专家预测,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平均每年需新建住房3.56亿至4.19亿平方米,相当于2000年住宅新开工面积的1.5-1.8倍。

    杨慎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今后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7.6%提高到50%,城镇人口从4.8亿增加到7亿。这需要新建各类商品房80亿—100亿平方米,折合9000万套左右。他明确指出:“按照这样一个走势,我们估计中国房价十年会翻一番。”

 

    (小题)房价上升空间巨大

    中国房地产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此轮房价上涨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只有3年时间。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房价的上涨必然伴随着地价的上涨。纵观日本房地产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房价持续上涨达近40年!据统计,1955年,日本城市地价指数为1.641991年达到110, 36年上涨66倍,年平均上涨12.3%(见上图)。1986年中,日本东京、大阪等6大城市市区的各类用地指数为401990年中则为1104年时间上涨175%。地价大幅度上涨使日本的土地资产总额从1985年底的1,004万亿日元上升到1990年底的2,389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同期土地资产总额的4倍,相当于1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当前经济总量的13倍。

    日本不动产研究所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日本全国新建公寓平均每平方米的价格为46.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万元),每套住宅的平均价格为3,53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3万元)。这是在日本地产连续下滑近10年后的数字。离东京等大都市远一点或离交通枢纽站远一点的地方,房价同样很便宜,有的不到100万日元。按照日本大学生年收入200-300万日元计算,好一点的房子,每年可买3个平方米左右。

    现在,中国房价最高的是上海,目前上海平均预售房价每平方米约为7,000元。以上海地区的大学生年收入2-3万元计算,每年也可买3个平米左右。但是,要知道,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非常低廉,未来的上升潜力巨大——试想,日本的大学生年收入可达到2.5万美元,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就只有0.25万美元呢?假设中国的大学生工资也上升到了2.5万美元,那么,中国的房价应是多少呢?

    现在,上海是全世界资本汇聚的焦点。上海核心商务区的房价每平方米不过2万元,再过10-15年,这一带的房价涨到5-6万元都不足为奇。从长期看,现在的房价仍然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对于今后十年上海房价走势,很多专家感到非常乐观。上海中房置业于永强博士表示,“上海房地产已是全球性市场,很多华人及国外投资者纷纷到上海置业,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决定了上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资金、人才集聚效应,而目前上海房地产仍处于发展期,因此我认为上海房价今后6-7年将翻一番。”

上海房价今后十年总体将向上,十年翻一番没什么悬念”,普润地为上海房价今后6-7年将翻一番。”

   “上海房价今后十年总体将向上,十年翻一番没什么悬念”,善润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水田表示。

 

    (小题)经济增长为房价上涨打下基础

    联系日本的近代经济起飞历史,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大历史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起飞阶段往往伴随着房价的高速增长。据统计,1946-1966年的20年间,日本名义GNP0.576万亿日元上涨到38万亿日元,20年上涨了66(见下图)。其间,日本批发物价上涨了23倍,银行存款增加了164,城镇土地价格则上涨725倍。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因素是中国中长期内房价走高的主要动力”,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表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收入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国外经济学家纷纷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今年年初,美国高盛银行资深全球经济学家多米尼克·威尔森(Dominic Wilson)在“世界2004中国年会:预测与展望”会上的演讲中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41年超过现在的一些发达国家,而增长率会在8%9%的水平开始逐渐下降,人均收入则可能增长25倍。”

 

    (小题)城市化迅速,房产需求巨大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6%,城市人口将达到6.4亿人,比目前净增1.9亿人,仅住宅这一项来说,按现在的城市人口计算,每增加1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就要新建5亿平方米左右的住宅。而如果按预测的到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6.4亿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按目前的23平方米计算,那么仅满足新增加的1.9亿城市人口,就需要建设43.7亿平方米住宅。

        200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7.7%,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5个百分点。以2001年末全国人口12.76亿,城镇人口4.8亿为基数,按200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70%估算,每年新增总人口893.2万,其中城市人口336.7万,由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增加人口1,914万,每年新增城市人口2,250.7万。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是37%,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率达到30%的时候,整个城市化将面临一个起飞,而从30%70%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分析,每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在30%50%区间,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城市化达到70%后,进程会明显减缓。因此,中国每年增加1.2-1.5个百分点的城市化进程大约能维持15-20年。难怪杨慎预言:房地产业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空间。

低利率政策托高房价

    从历史上看,房价与利率成反比,利率升得越狠,房价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这几年,为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一直保持非常低的利率水平。椐统计,7月份我国通货膨胀率达到达5.%,而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税后)为1.58%,减去通货膨胀,实际利率为-3.72%

    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使得居民存在银行的存款为负收益,这就鼓励了投资及消费,而目前国内股市极度低迷,其他投资品种普通民众有不了解,因此房地产就成了居民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选择。

    “我估计,我们国家将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尹伯成教授指出,“现在国家实行低利率主要有几个原因:1、较少企业负担;2、刺激消费;3、推动股市,利率上升将严重打击股市;4、担心对房地产打击太大。”

    “还有一个,低利率政策可以避免国外大量的‘热钱’进来搞投机套利活动,同时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他说。

    尹教授预测,“十年内上海乃至包括不发达地区在内的全国房价都将翻一番,大概每年的价格上涨7%-7.1%。现在按均价7,000元计算,十年之后,上海房价将达到14,000-15,000元左右,假如年通货膨胀为4%,剔除通货膨胀因素,那么实际增长率更低就能实现‘十年翻一番’的目标。“

“所以说,如果每年保持7%的增幅,十年之后房价将翻一番,如果达到8%或者更高,十年之后房价上涨倍数将会更大”他强调说。

 

    (小题)开发成本上升,房价将保持刚性

    从房地产开发成本方面看,近年来总体上呈节节攀升之势,这是支撑目前房价仍然保持增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商品房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费(包括拆迁费)、建筑安装费和开发商利润三大块。导致房地产开发、销售成本增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地价提高。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国家控制非农用地、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等措施的出台,土地供应的相对稀缺性导致了地价的上涨。此外,一些城市土地供应的不规范,拆迁费用过高,助长了地价的上扬;

    二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相应地引起了各种交易费用和销售策略中广告宣传费用的增加;

    三是各种材料费、人工费逐年增加。据统计,从2001年至今,钢材价格从2,400/吨上升到3,400/吨,混凝土则上涨了50元至80/方,仅此两项,房屋开发成本就增加了100多元/平方米。

    除了原材料、地价成本上涨之外,新的住宅开发规范也导致了开发成本的增加。新修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新建居住区的配套设计规范及房屋品质提出更高的强制性要求,这必然导致开发成本的上涨。

此外,业内人士透露,绝大部分项目在初期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运作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加速各种手续的办理、提高容积率、突破限高等规划指标。而这些费用无疑被列入开发成本而反映在房价之中。

        2004331日,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共同下发了71号文件,要求各地协议出让土地(经营性用地)过程中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在2004831日以前解决,否则,政府有权强行回收土地。现在,沿用多年的协议转让土地的方式已被统一挂牌招标方式所取代。通过竞标而不是行政划拨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无疑将增加开发商拿地的难度和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需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今后土地供给政策将趋紧。”尹伯成教授预测说。而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中有相当大的一块是土地成本,土地成本在市区楼盘基本占总开发成本的30%40%。土地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影响总体开发成本,甚至带动房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