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在兴义广场看球赛,感慨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之艰辛,忽地邻座一朋友大声说:咋个十三亿人会找不出那十几个踢球的人啊?他真诚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我听了愕然:是啊!还有啦——为什么十三亿人(除开香港、台湾人)当中会找不出一个世界顶级作家、影星、歌星,找不出一个世界顶级企业家、银行家、大富翁,找不出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找不出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啊(该奖已经存在102年了)!十三亿人到底有多少头牛的牛毛那样多啊!可是有几根“牛毛”撼动了世界,让世人刮目相看呢!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中缺少这些世界一流的人杰?我想原因有许多,但有一点最重要——我们的人(个体)没有掌握世界一流的教育训练信息、理论知识信息、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经济信息,没有把自己融入先进生产力!
不是么?举例而言,看看刚回归的香港,一个弹丸之地,屁股大的一块地方,区区六百万人口,为什么会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学者、富豪、企业家、演员、歌星?因为香港是个完全开放的世界,它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信息、读一流的书籍、看一流的电影、听一流的音乐……例如再看金庸《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他为什么会战无不胜?因为他跟风清扬学了“独孤九剑”、跟岳不群学了“华山剑法”,那都是一流师傅的一流“信息”,他咋会不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呢!迄今为止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四位获奖者中有三位是北大校友,原因就是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大学断断续续是世界一流信息的集散地。中国书法理论中有句名言叫“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如果你要“取法乎下”呢,怕即使是“呕心沥血之作”,也只是“废品”了!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江泽民说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归结到一点:人自身必须成为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国家人事部规定:相关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十五”期间要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WTO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专业(公务)英语、普通话水平、创新能力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接触一流信息,强化自身素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每个国人都要反身自问:在工作岗位上和学习生活中是否掌握了所需的一流信息,是否充当了先进生产力。
每个行业和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它的一流信息,而那个行业和工作岗位上的一流人物,必定具有捕捉一流信息的嗅觉能力。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党政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和国际一流行政管理经验一知半解;一个企业经理对国内外最佳企业和前沿市场信息不甚了解;一个经济学教员对国内外最伟大经济学家的思想知之甚少;一个中学教师对国内外最好中学的教育行情和顶级教师训练考生的“秘诀”一无所知——那么,如果一个地区的各行各业都充斥着这样一些人,这个地区会有发展的希望吗?而一个处在市场竞争前沿的组织体必然要淘汰这样的人,否则整个组织体必将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人自身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那么即使拥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有的单位和学校购买了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的IT产品,但使用效率极低,使用水准极差。有个单位五年前由上级部门配发下来的两台“高档”微机,我告诉那局长说你这个档次的玩意已经被淘汰了,他说还没搬出来用过几次哩,怎么就淘汰了?资源浪费是何等惊人啊!资源被浪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人不是先进生产力;只要人不是先进生产力,那么再先进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将作废!
掌握一流信息是使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必要前提,这是一个“知”和“行”的统一:所“知”者,一流信息;所“行”者,先进生产力。二者可互为条件,互为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掌握一流信息、融入先进生产力也要通过一流先进的工具、手段和平台。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卓泽渊先生,去年赴加拿大的大学做客,发现发达国家的教授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甚至网站——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弄潮儿;而国内绝大多数教授连一张个人主页都没有,甚至有不少教授还没摸过键盘、上过网,出国去在国外一流的电教室里傻得像孩子一样——他们被无情地抛在了信息社会遗忘的角落里,如此怎么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啊!于是在“一气之下”为开风气之先,卓先生一步到位,办起了国内第一个拥有一级国际域名的法学家个人网站——“法学-卓泽渊”网,向世界展示卓氏和众多法律人的思想信息,也让成百上千的法律人和普通大学生通过一流媒体走进世界一流法律信息。作为学者和教师,卓先生为掌握一流信息、融入先进生产力作了个好榜样。
计算机网络是获取一流信息最为快捷和有效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时代,不管你如何想入非非都不过分;我们正在进入一种生活,不管你把它描绘得怎样天花乱坠,它都正在成为现实。这是因为有了人类二十世纪最辉煌的科技发明——电脑和网络。工业革命把人类在天飞如鸟、在地行如风的空想变成了现实,而今信息革命正在把无数从前更加神奇的梦想变为现实。信息社会对每个国家、地区和每个人都提出了挑战,你是要成为这个社会的“弄潮者”呢,或是成为它的被“炒弄者”,关键是你是否拥有“开放思想”、“精品意识”、“品牌观念”,接触一流信息、融入先进生产力!
我们已经踏上“入世”不归路,市场社会已经成型,竞争的擂台摆到了家门口。就像只有球迷才能制造出球星一样,让我们都迷上“一流信息”和“先进生产力”吧,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利用一流手段,捕捉自己工作和学习的一流信息,着力打造个人素质品牌,力争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大分子,然后才有可能在我们当中产生世界顶级的人才生产力要素。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一百万根“牛毛”中长出一个世界级的“硬汉子”,我们的国家就能真正摆脱贫穷、落后与民族歧视了。
(陈嘉珉,2002年6月28日)
快乐博客-陈嘉珉: http://blog.sina.com.cn/c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