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世界杯期间,笔者在南方工作的时候,沸沸扬扬地有一种称谓是“伪球迷”,在那个时候,“伪球迷”是标榜为球迷的人对别人的一种戏谑的称谓。被称作伪球迷的人总会习惯性的感觉有些尴尬。
球迷所迷的是什么呢?开始是单纯的激情释放,然后变成了逃避疲惫的生活与社会压力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调剂组成部分。假如能够保持那激情的话,也就可以为自己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球迷为了对足球爱好而付出的过程往往都凝固成为一个个历史画面,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
在足球的世界中,不乏真球迷甚至铁杆球迷,更不乏伪球迷。
大约十年前,京城曾经有家颇具名气的“球迷餐厅”,专门为球迷提供喝酒看球的场所。那家餐厅当时在先农坛体育场附近,由于当时北京队以先农坛为主场,曾经在北京国安的巅峰那几年经营得颇有起色。笔者也曾经与那餐厅的老板借酒意畅意侃球。那位老板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球迷了。在网络行业有个曾经呼风唤雨现在也一直在努力蓄势待发的人——王俊涛,他被球迷称为“老榕”,到了法国要专程去法兰西球场,并花500法郎买98年世界杯决赛场地的一小块草坪并珍藏,这也是真正的球迷。甲A年代曾经有个来自鞍山的“罗西”,追随自己钟爱的球队到处征战,场场不落,这更是真正的球迷。
真球迷是什么呢?大约就是那些或者追随所心仪的球队到处征战,为足球爱好而耗费大量的物力与财力的人,即使不如此,也是对足球的规则与理论知识、对打法战术了然于胸,对各个队伍的当红球星与主力阵容如数家珍,对教练的排兵布阵耳熟能详,对每场比赛都有明确的预测,甚至预测也能够大体上“八九不离十”的铁杆专业球迷。
真球迷是辛苦的,至少要关注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赛事,还有为世界杯与奥运会而进行的预选赛、热身赛。欧洲杯、美洲杯、非洲杯、亚洲杯等洲际赛事、欧洲五大联赛、欧洲的三大杯、以及美洲的解放者杯、欧美每年的丰田杯等等俱乐部赛事。当然,还有那些根本就不入流的各种杯赛、邀请赛与各种商业比赛。
32支决赛队伍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球迷都是看客,胜负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尤其是对只曾经留下过一次不光彩的足迹的中国队身后的球迷。
笔者既没有时间关心比赛,也没有金钱投入到比赛现场看球,更没有成为运动员的体制,甚至做拉拉队都不够资格,恐怕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足球了。从这种角度而言,笔者充其量是个伪球迷罢了。
笔者有很多为真正球迷所不齿的行径:这样的伪球迷在有女朋友的时候,可以为了女朋友而舍弃看一切足球比赛,也不会觉得遗憾;而在没有女朋友的时候,即使没有互联网,大可以像现在这样每天让电视整夜地开者,在梦中都感受着现场气氛,枕边还不忘记放一台收音机,来自两个管道的不同风格的转播,实在困倦得受不了的时候,倒头便睡,当听闻有精彩射门甚至是破门的时候,便忽地爬起来看,但过精彩镜头之后倒头继续睡——倒也惬意。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在伪球迷看来,在伪球迷看来,世界杯不过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话题,这个话题以决赛阶段的比赛为核心,以预选赛为序幕,虽然每四年才会举办一届,却由于国际性的影响力而时刻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伪球迷相对于专业的球迷而言的。虽然缺少了铁杆球迷的狂热,却保持理智的看客心态,会从理性的角度欣赏每一场比赛。只有看客才能够以纯粹欣赏的心态,以理性的视角去看比赛,不会出现自己青睐的球队落后、落败甚至遭遇淘汰而遭受打击。不过就是几场比赛。伪球迷是足球的门外汉,不会把比赛太当回事,伪球迷知道,球迷不过是看热闹的,所看的热闹不仅是精彩的技术,快速的攻防转换,强烈的身体对抗,真球迷则会像追星族或者是娱乐八卦那样去关注哪些大牌球员又受伤了,状态如何。就如同赌马的人对参赛的马的竞技状态必须了然才能够有更清晰的判断。
在伪球迷看来,如果说铁杆球迷享受的是激情与专业,那么伪球迷享受的就是旁观的过程。即使如央视足球“五大名嘴”(黄健祥、刘健宏、白岩松、张斌、段暄),如各位体育类专门做足球的平面与网络媒体的记者,都仅仅是看客罢了。不同的仅仅是他们以此谋生。
如果笔者是以足球或者相关产业谋生的,倒也愿意以做铁杆球迷为荣,以身为伪球迷为耻,但在全世界数以十亿计的球迷中,像笔者如此这般的伪球迷,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没有了球迷,尤其是伪球迷,足球运动中所蕴藏中天文数字的经济利益中将成为无源之水而不复存在。
身为伪球迷,也没有必要尴尬。毕竟真正的铁杆球迷是极少数,不信,效仿专业围棋选手,设定统一的标准,给球迷的真伪设不同的段位,把球迷按段位分类试试!
贾春宝
200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