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宏观调控紧缩措施重拳出击


    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重拳出击


   6月16日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央行的票据投放量已经十分庞大,其效果已经相当于提高准备金率了,在这个投放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就提高0.5个百分点,显示管理层要动真格的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央行数据统计显示:金融机构5月新增贷款2094亿元,在货币供应方面,广义货币M2余额3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比上个月快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快1.5个百分点,双双创下年内新高。5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5月份现金净回笼690亿元,同比少回笼165亿元,现金回笼正常。只有信贷增速慢下来,(M2)才能回到央行设定的目标上,信贷减不下来,加息就还有必要,但4月28日已经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高达1.26万亿元;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172亿元,同比多增1750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__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4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出口总值347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7%,进口总值2066.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4%,贸易顺差467.93亿美元。5月份当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332.24已美元,同比增长23.8%,出口总值73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进口总值60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贸易顺差130.04亿美元。

  1-5月,我国原油进口6155万吨,同比增长18.0%,其中,5月份当月原油进口1239万吨。1-5月成品油进口1415万吨,同比增长10.9%,其中,5月份当月成品油进口298万吨。1-5月原油出口252万吨,同比下降6.6%,其中,5月份当月原油出口12万吨。1-5月成品油出口529万吨,同比下降17.2%,其中,5月份当月成品油出口110万吨。

  1至5月,中国铜和铜产品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3%,至82.1465万吨,废铜同比下降6.2%。出口钢材1267万吨,同比增长35.1%;进口钢材77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7.6%。进出口相抵后,1-5月份净出口钢材493万吨。5月份当月,中国钢材出口34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5.4%,环比增长29.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4%。130亿美元的月度贸易顺差新纪录,以及1.4%的CPI同比增幅,再加上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再度绷紧市场对于宏观调控的心弦。

  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28%。今年以来,月度顺差几乎都保持在百亿美元左右。而截至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875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由于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央行不断在市场上以本币购入美元,外汇占款引致的流动性过剩不但对通胀造成压力,也是投资过热、信贷增长过快的一大原因。于是,央行不得不大量发行央票以回收流动性。

  但通胀的上行压力,以及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过快的问题今年以来一直成为令央行头痛的三大问题。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5.97%,创下23个月以来新高,同时,银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数额约为2094亿元,同比增长更是接近一倍。

  外汇占款继续增多,央行对冲操作压力增大,而流动性泛滥,又导致银行放贷的冲动难以遏制,今年前五个月2.12万亿的新增贷款额已经完成了央行今年目标的85%,如果6月份的贷款数据再不能得到扭转,问题可就严重了,这是此次出台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乎大多数市场人事的预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如此重手,显示管理层对流动性过高,贷款增长过快已经忍耐到了极限,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正式启动,对资本市场而言是正面的不是负面的,是利好而不是利空。

    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态度有了重大转变,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用经济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

    会议强调,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来,坚决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做法,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 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会议要求: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肃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认真落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各项措施。

  具体措施:1.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加强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2.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新一轮调控措施的目标是遏止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严控信贷规模,调控目标在实业而不在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的调控目标反而是要促进市场稳定发展,所以,调控措施越严厉,对资本市场就越有利,但短线会有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要看清调控原因和本质因素,很多机构对一有调控就认为是利空,笔者的观点恰相反,投资者要利用短线调整的有利时机,寻找低点介入价值蓝筹股,长期持有,这是政策调整带给大家的低吸机会,这和以前的调整性质完全不一样。

 附今年宏观调控措施出台时间表:

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

5月18日 银行间市场向一级承销商定向发行一年期票据1000亿。

6月13日 再发千亿定向票据,主要是建行,农行。

6月16日公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