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帽子工厂”的大库房里,我们看到,虽然是被厚厚的尘土覆盖,仍依稀可见当年的兴盛时期的“盛况”,诺大的库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帽子。主要分为实质的和概念的两种。实质的均为纸制高帽,上写现行反革命份子、地、富、反、坏、右等字样。这种帽子起源于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劣绅、斗地主时,到文革后期基本就不用了。最厉害,令人谈之色变的是虚拟的。这种帽子无形无声,但就如同孙悟空的紧箍咒,戴上就没想摘下来,而且只要一戴上,你这个人就被打入“另册”,如同下了十八层地狱一般,被踏上了千万只无形的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也许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年轻人认为还有这么神奇的帽子,多好玩儿;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说知道多不好玩儿了。那可能就是用一生去玩儿。
我国现代的帽子工厂起源于革命初期的二三十年代,那时的所谓路线斗争是以互相戴帽子的形式出现的。你给我戴上“右倾投降主义”,我就给你戴上“左倾冒险主义”;你给我戴上“右倾逃跑主义”,我就给你戴上“左倾机会主义”。因当时与共产国际联系紧密,也还常常制作一些洋品牌如“托派”等等。这几种品牌至今帽子工厂里仍有少量存货。
建国后的“帽子工厂”更加兴旺发达起来,“三反份子”、“五反份子”、“四清份子”、“右派份子”、“大老虎”、“行霸”等等帽子。
文化大革命的“帽子工厂”发展到顶峰,名目繁多的各种帽子随便发放。也许你只说了一句玩笑话,有人告发就会有一项帽子飞到你的头上,再也摘不掉了。我亲历的一件小事。文化大革命中“复课闹苦命”时,学校里、课堂上根本没有秩序可言,一位老师看到乱糟糟的样子,说了一句毛主席语录(那时讲话要先说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但当时她心里紧张,说成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永不胜”。说完这句话也并没有多少人听出来。有一个外号叫“大头”的家伙立即站起来质问这名五十多岁的女老师:“你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当这个老师重复这句话时发现了错误,顿时脸上冒汗,身上打颤。此时下面“打倒”声四起,一群学生拉着这位倒霉的老师去了“工宣队”(当时的工人住校机构,是临时的权力组织),就这样,一项“现行反革命”的帽子戴在了这个老师的头上。另外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可能是出于对毛主席的尊敬,有一天与老师们在一起聊天。他说他昨晚作了一个梦,梦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才人家,我还上去背着他老人家。说到这,他自以为表现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尊敬,谁知道已经是大祸临头了。当即有一位文化大革命中的“闯将”老师质问他说,你还要背着毛主席,毛主席用你背吗!我们的伟大领袖能活到150岁,科学家已经给计算出来了,你说毛主席用你背着,明明是盼着毛主席他老人家身体不行,典型的反对伟大领袖言论。他一边说,一边跑向工宣队,大声嚷嚷有了阶级斗争新动向。哪时的工宣队也本着宁左勿右的态度,谁也不承认只是说闲话。就这样,工宣队立即组织批斗会,这个老师稀里糊涂地戴上了“反对伟大领袖”的帽子。更为滑稽的是,到打倒“四人帮”以后,大家纷纷摘帽子,这时才知道,他的帽子根本就没有落实,只是由学校一说,就算戴了帽子,根本没往上报,也就无从摘帽,真是冤沉海底。“帽子工厂”还是“文字狱”的分支机构,许多产品都批发给了“文字狱”,分配到帽子最多的还是知识分子们。
最后经过清理,现有的帽子品种以“现行反革命”为最多,还余五亿顶,平均2.5个中国人一顶;“地、富、反、坏、右”五类份子其次,还余1亿顶。还有反对伟大领袖、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文化大革命、反对党的领导、反对工人阶级、反对革命群众、大叛徒、大工贼、大内奸、走资派、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臭老九等等等等。每一顶帽子就是一副无形的枷锁,如果不是及时封存了“帽子工厂”,还不知有多少无辜的中国人要被帽子压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