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铜须事件”


反思“铜须事件”

最近,网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怪事,数万网民你方唱罢我登台,口诛笔伐一个叫“铜须”的男子和一个叫“幽月儿”的女子的“一夜情”,即所谓“铜须事件”。朱大可先生在《东方网》上发表了题为《铜须、红高粱和道德民兵》的文章。文章称:413日,在某论坛,一位悲情丈夫声称自己的妻子幽月儿有了外遇,并且公布了妻子和情人长达五千字的QQ对话,慷慨激昂地痛斥与妻子有染的小人物“铜须”,随后,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有人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其他网站也贴出《江湖追杀令》,发布铜须的照片和视频,“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对XX及其同伴甚至所在大学进行抵制。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 就在短短数天之内,这支“哄客游击队”发展到了数万人之多。人们搜出“铜须”的真实身份和地址,用各种方式羞辱其尊严,把他逼出大学校园,甚至迫使其家人不敢出门和接听电话,令当事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为了平息事端,“铜须”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法多有不实之处,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但还是无法平息这场惊天动地的网络骚乱。

作为事件中心人物的“锋刃透骨寒”的网民,在虚拟游戏的影响下,炮制了一出虚虚实实的妻子红杏出墙的帖子,没想到事件的发展到了绝对失控的地步。“锋刃透骨寒”是道歉了,但这些“伟丈夫”式的网民们还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讨逆”檄文,主持“正义”。似乎要把这“奸夫”“淫妇”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俨然站在维护所谓“社会主义新道德”的立场,以道德君子自居,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仍可以感受到那一张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不过,静言思之,尽管他们的壮举在事实面前有些轻薄,但我觉得仍有一些值得肯定之处。

第一,当中国人不再为吃饭发愁时,一些先富起来的“君子”们便生出了许多快乐淫逸之法。找“小米”包“二奶”“三奶”已不再是羞于启齿的事,而成为一些政客、商客津津乐道者,如果你有权有钱而没有这些装饰品,你就不懂生活。于是乎便蔚然成风。你风流潇洒我不管,但人家的老婆找不着、女儿不回家这不是好事吧!丈夫、父亲心急火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那种残状真让人一洒同情之泪。许多网民既是丈夫又是父亲,自然就会想到这种难堪之事今天在别人身上,明天就会敲“我”家的门。于是就下了“封杀令”,严防死守,纷纷拿起铁锹类走上了“抗洪”第一线。尽管他们发现河床上仅有潺潺的流水,但他们仍然相信“洪水”可能会来,不能丝毫放松警惕,此情可表,其业可文啊!有人讥讽他们的目的不是同情那个被戴了“绿帽子”的男子,而是怕自己被戴上“绿帽子”,这种“讥讽”何其荒唐,谁愿意戴“绿帽子”?尤其是伟丈夫的“我们”!在这种理由下,谁敢说他们在侵犯别人的隐私权、生存权,那是西洋的歪理邪说,在中国没有这回事。

第二,有人对这些热情的网民冠以“封建卫道士”的恶名,说他们还在玩“吃人”的游戏。这种攻击更显荒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有什么不对?铲除邪恶、弘扬正气是每一个志士仁人的神圣职责,谁愿意被毒蛇咬两次、三次?谁愿意被人“吃”或老婆、女儿被人“吃”?为了不被人“吃”,只好先下手,这有什么错?但有人就为被“吃”者鸣不平,被“吃”了却不知被谁吃了,是皇军、黑狗子、白衣人,还是三爷、四爷或“赵四家的”?纵想立遗嘱让孩儿报仇,却也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了,纵有鲁迅的火眼晶晶,恐也难分辨谁是“魔兽”啊!

第三,有人把这些网民的热情视为“文革”遗风,这更是无稽之谈,“文革”时期疯狂的人们对“狗男女”挂鞋游街,是因为他(她)没有成为那个“狗男”的“狗女”或没有成为那个“狗女”的“狗男”。如果“成为”了或者也有了所谓的“一夜情”,“狗男女”就不会挂鞋游街。那是人妖颠倒的非常时期,人性被严重扭曲的时期,而现在是开放时代、全球化时代,尊重人权、崇尚个性是时代的必然,人的思想情感不可能被禁锢在某一点上。但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还要维护,人的普遍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养存,这是时代的常态,不能因为几万人群起而攻就认为是“文革”遗风,实际情况是他们因不愿当“看客”而奋不顾身地站了出来(尽管我们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人,网络就是这样),但总比“看客”更伟岸些吧!

第四,有人说这些受过高级教育的网民的壮举是闲来无事,自拍自导休闲热点,把别人推下油锅煎熬而他们在旁边偷着乐,甚至还有一些是在不断地扇风添火,生怕剧情太简而不过瘾。说这些网民是“现代看客”,比传统“看客”更狡猾、更残忍、也更失却人性。这种说法更荒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议”、“不治而议”的优良传统,有可采者采之,不可采者弃之,随由人便,你受伤、你跳楼那是你涵养不深、自控能力差,真所谓“忠言逆耳”啊!可话又说回来,我也想提醒可爱的网民几句,那个“铜须”的男子和 “幽月儿”的女子的事现在已证实是子虚乌有,那个“丈夫”已承认自己的话语中也有许多不实之词,是否可以罢兵休战呢?因为在中国,茶余饭后的休闲话语的的培养塑造作用很大,夏桀、商纣本非绝坏,而是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别人的坏事叠加在他们身上,他们能不坏吗?可能你们是出于好心,但好心也会办坏事啊!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老婆要高档首饰,老公要抽高档香烟,你能闲来无事“闲言”吗?

最后,我们可爱的网民的壮举竟引起了邻邦新闻媒体的关注,批评网民的行为是侵犯隐私,践踏人权,这岂不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有你的奶油加面包,我有我的土豆烧牛肉,谁跟谁呀?说的官腔一点,这叫干涉别国内政。“我”知道老婆在干什么,在哪儿,和谁在一起,这有什么错?在我们中国,老婆叫“张王氏”,叫“牛杨氏”,这就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说给你你也不懂。今天张三的老婆“红杏出墙”了,明天李四的老婆“红杏出墙”了,你们可以“尊重”这种“隐私”,咱中国人就不能袖手旁观,口诛笔伐是“我们”觉悟高,如其不然,火烧油炸,再建一个“镇妖塔”,叫她永世不得翻身那才是我们的民粹呢!

……

我们思想中的暗流何其深、何其急啊!我见过几个小孩兴趣盎然地把一个甲壳虫大卸八件的残忍游戏,那是不谙时世的孩子的作为,但也可以看出人的动物性的一面。但愿这次“铜须事件”不是孩子式的游戏。那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