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学府讲堂”中国大陆首场在深圳大学开讲
7月4日下午,由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学府讲堂”中国大陆第一场在深圳大学图书馆会议室开讲。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国宏应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特邀,担任“学府讲堂”主讲嘉宾,与深圳大学党委常委、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陶一桃教授,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教授,留学生部主任郁龙余教授,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钱超英教授,一起在两场讲座中分别进行了精彩演讲。
在第一场讲座中,魏达志教授和刘国宏就“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如何互惠互利”发表了各自观点。魏教授指出,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活动主体、利益、目标、动机和组织行为。正是因为有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差别,才能形成并行不悖的两大潮流。打造东南亚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借此可以实现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双赢。
刘国宏从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出发,对东南亚各个国家不同资源的分布和产业结构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经济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中国经济的崛起对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刘国宏指出,东南亚与中国自古以来就频繁交往,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共促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刘国宏强调,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金融产业相对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向中国大陆逐利性流动所带动的产业融合,以中国大陆的IT产业、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制造业正潜移默化地走进了东南亚人民的生活,这说明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的互动态势正在加速。经济利益联合的加强逐渐打破相互之间的行政壁垒,这种趋势不仅表现在国内各经济圈内,也表现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圈建设中。刘国宏认为,兴一利必生一弊,中国快速发展了,必然也带来周边国家的心理落差。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沟通,南宁“东盟”国际博览会的定期举行,有效地推动并加强了中国与东盟日益频繁、深入的经济融合与文化渗透,中国政府已充分利用博览会外交功效,主动采取行动给东南亚各位让利,以此增信释疑,“中国威胁论”将随着各国人民在经济的融合中不断受益而不攻自破。刘国宏乐观地预测:中国和东盟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共同体已指日可待。一个超过18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的正在重新整合,这将成为继北美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陶一桃教授、郁龙余教授、钱超英教授在第二场讲座中就“中国的崛起与中华文化的传扬”进行了精彩阐述。陶教授提出,传扬传统文化就是“让世界了解、与世界分享”,其前提是这个国家足够强大、足够开放。
郁教授指出,中华文明繁荣昌盛是一个历史存在,它能不断发展的奥秘在于中华文明有优秀的基因,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主观条件和不同地域的客观条件结合是中华文明绵绵不绝的关键所在。
钱教授从切身感受谈中国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指出要正视目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解决发展与代价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摒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嘉宾们对现场的东南亚留学生和深圳大学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给予了详尽解答。
(深圳大学熊媛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