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品市场投资方兴未艾
罗旭辉
2006年4月26日 星期二
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出租车提价正在举行听证会,在此之前中国民航燃油附加费再次大幅度提高,而这些事件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所导致的结果。
一、全球商品走出超级牛市行情
4月21日美国6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收盘创记录的以75.30美元/报收。这个价格比今年初上涨了23%,比2005年年初上涨了73%,比2004年年初上涨了131%。数据表明,国际石油价格逐年上涨,并且在二年半不到的时间上涨了131%的惊人幅度。无独有偶,4月21日纽约黄金现货市场以633.65美元/盎司报收,这个价格同样比今年初上涨了20%,和2002年年初相比上涨幅度为125%,当日LME铜也大幅上涨414美元/吨,比今年年初上涨358%。国内天然橡胶从2002年的7800元/吨至今年4月份的21000元/吨同样取得了170%的涨幅。再来看美国CRB商品指数和罗杰斯商品指数,相对于2002年初分别上涨了95%及100%的幅度,全球商品价格就是以这样惊人的速度在上涨,并且没有出现放缓及反转的迹象。那么全球商品价格的主导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又会涨到什么价位呢?
需求是原动力
在商品价格形成的上游,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市场需求方面,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下对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资源型商品的需求表现更为明显。局部方面,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快速崛起加大了对商品的消耗及需求。
商品输出组织(如OPEC及大型石油公司等)正是对商品需求的正确预测,基于自身的利益,充分地利用了减产、罢工、自然灾害、地缘政治等有利因素,巧妙地提高了商品的供货价格。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2005年对华出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75%,在国家主导的铁矿石2006年采购价格的谈判目前仍陷僵局,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最低报价上涨10%,最高报价上涨24%。
热钱追逐商品利润
商品在流通环节受国际上热钱的追捧,价格扶摇直上,给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近几年来,由于商品市场的表现出色,追踪商品指数的基金规模愈来愈大,瑞银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的规模约2000亿美元,其中55%投资能源,15%投资金属,剩余的投资其它商品,今年1月28日美国股票交易所迎来了首个商品指数基金,也说明了现在的市场对指数基金的需求。有资料显示,摩根斯坦利、高盛2005年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各自赚取了1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最近,有消息称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英国的赫耳墨斯基金(hermes)爱尔兰国民养老基金都已宣布在商品市场的投资计划。许多基金源源不断地买入2008年以后的远期合约。基金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第一是与投资银行的商品指数进行柜台交易。第二是购买投资银行推出的商品市场固定收益产品。第三是按商品指数中各品种的比例直接购买期货合约,国际热钱的参与改变了传统商品的供求格局和属性,商品价格上涨信其金融属性常常表现得比商品属性更明显。
成本推动下游商品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统计公报显示商品零售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联系到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国内成品油的上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租车的调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从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不断地延伸传导。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在没有受到石油危机、金融风暴等伤害全球经济的背景下而上涨的,目前我们还没有证据表明商品价格的上涨对经济所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相反,我们认为商品价格经市场调节下会对相关商品的产业链进行调整和修复,商品的价格会有自身的规律与趋势。
二、中国商品期货迎来黄金投资时期
早在1999年罗杰斯就预言本轮牛市将持续10年之久,摩根斯坦利及巴克莱都相同预测今年商品基金投资将持续增长。据“金融时报”报道,诺贝尔基金向卡内基基金、全球长线基金、科尔宾资本合伙人及波托马克岩西基金三家对冲基金进行投资。我们认为全球商品牛市还将继续,与国际商品市场相关的铜、燃料油,天然橡胶、白糖、棉花等商品期货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还将会大幅上涨。什么时间涨到什么价位并不重要也不用去预测,我们要做的就是逢回调买进,在上涨趋势中每一次回调都是买进的好时机,这也恰好是道氏理论的基本理念。
案例一:
2005年江西铜业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利税突破36亿元,其中在2005年半年报显示江铜采用对冲产生的2.48亿的“损失”。江铜熟练参与市场的操作被业内公认为是套期保值的成功典型。江铜集团总经理何昌明说,江铜参与期货交易实现了锁定价格,锁定利润,保持生产的目标。
案例二:
我们熟悉的一位国内期货投资者高先生在2005年4月在期货市场上投资了20万元做交易,经过一年的操作,在铜、燃料油和橡胶三个品种上的交易就将资金滚动操作获利800万元。高先生同样也看到上述几个品种的长期涨势,他说,现阶段的操作基本上都是逢低买入持有,只要设好止损和盈利保护就可以了,无须考虑赚多赚少。
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喜讯频传。1月份下发的投资者结算帐户登记为即将实施的保证金安全存管拉开序幕;2月份金融期货交易所获准在上海筹建;3月份期货公司获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还有投资者保障基金,新品种的上市,期货法的出台等利好都有望在今年内实现。
这也体现了监管当局新的思路,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接受,期货将进一步融入中国的主流经济。面对波澜壮阔的市场行情以及日益完善的期货法律制度环境,我们期望与广大客户共同见证并感受中国期货市场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