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人才=难得
人才难得,人才已经成为最具价值的因素,但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其为人才呢?我认为人的品质是第一位的,否则,能力越大,祸害越大。成功,每个人都想获得,但却是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幸运,在绝大多数的状态下,不是我们左右世界,而是世界左右我们,尤其在发生利益的面前,这种左右往往是很细致,大多数成为规则,实际上就可以认为是游戏的规则,比如法律、比如工厂的制度,这些规则的制定是少数人的权利,绝大多数的人只有接受的权利。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90%以上的人始终在为极少数(不到10%)的人创造着成功的机会,一个国家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英雄寥寥无几,一个企业管理者永远少于被管理者。
但法律也好,规则也好,虽然其内容不会有任何改变,但对不同的境况却可能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而能改变这些看似不可改变的东西(比如规则和法律)的时候,人的品质却有改变这些规则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
收购业务,通常是对利润有严格要求的,不是随便就可以决定的事情,但在1923年,福特汽车公司却就因为一个人的人品而做出了一项根本不可能进行收购的收购业务,而亲自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福特汽车的总裁--老福特。
事情是这样的: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思坦因曼思, 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希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梦想。但举目无亲,根本无法立足,最后只得到处流浪。最后幸运得到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的器重,雇佣他担任了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思坦因曼思是一个对工作极其严谨的人,很快他便掌握了马达的核心技术。
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请他来,他来了之后,什么也没做,而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了几个字:这儿的线圈多绕了十六圈。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思坦因曼思的建议,拆开电机把多余的十六圈线取走,再开机,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这位德国技术员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一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以进福特为荣,而他却为了报恩而舍弃如此好的机会。不久,福特先生突然作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的视野。福特说:“人品难得,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现在,虽然社会风气浮华,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依然还是能够看到这样的品质,这样的人,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依我看,是不可能不成功的,一个人,妄图公平和完美都是弱智行为,只有不断的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完善自己,才是成功最后的出路,条件就是只要你有成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