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办公室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主要包括太阳热水、太阳冷暖房、太阳灶、太阳干燥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在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与实施后,以太阳热水器为主导产品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 太阳热水器产业

  1.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我国的太阳热水器产业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到2005年总产量达1 500万平方米(10 500MWth,占世界推广量的75.8%),产值150亿元,总保有量为7 500万平方米(52 500MWth,占世界总保有量的60.6%),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太阳热水器生产和应用大国。与此同时太阳热水器的出口也在快速增长,2005年出口额达2 000万美元,出口到欧、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太阳热水器已基本形成包括原材料加工、产品开发制造、工程设计与营销服务的产业体系,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到2005年全国集热管生产线已达860条,生产能力达到2亿支,与2001年的393条比较增长218.8%。其它相关产业,如真空镀膜设备、玻璃加工、焊接设备、仪器仪表、机械加工设备等也随太阳热水器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3. 技术不断进步、装备水平提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发了Φ70热管真空管、U型管真空管、容积式真空管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发和研制出二次循环承压系统,带辅助热源智能化无人值守系统及太阳热水系统工程设计软件等,为太阳热水器与建筑结合提供了条件。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产业化升级。如清华阳光公司的承压和非承压二种水箱自动生产线,其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北京恩派太阳能技术公司、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也都用国产设备建成自动生产线。上述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我国太阳热水器制造水平又迈上新台阶。

  4. 太阳热水器市场快速形成和发展

  1 太阳热水器工程化市场

  为推进太阳热水器和建筑结合的工程市场,实施了多处样板工程,如:云南丽江官房大酒店、南京翠岛花城小区、山东皇明科技园等。太阳热水示范工程不仅促使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应用规范的出台,同时也促进太阳热水工程市场有了快速发展。2005年太阳热水工程的市场份额达20%以上。

  2 农村市场快速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惠的太阳热水器也成为人们洗浴的首选,市场份额达60%以上。

  3 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开发

  中国太阳热水器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正在形成,国际市场逐年扩大。中国太阳热水器目前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到2005年达2 000多万美元。

  5. 实施太阳热水器名牌战略

  1 驰名商标

  2002年,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的太阳热水器商标“皇明”被中国工商总局授为驰名商标。

  2 国家名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省、市协会的推荐和专家的评审,评定出7个中国太阳热水器名牌产品。

  3 免检产品

  2005年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了12个免检的太阳热水器产品,其中7家名牌产品为自然免检产品。

  名牌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太阳热水器产业规范有序发展,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如产值5 000万元以上企业的总产值,从2001年占行业总产值的20%上升到2005年的45%

  6. 太阳热水器标准化体系与检测认证体系建立

  1 太阳热水器技术标准体系

  到2005年我国已有20项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3项,初步形成了我国太阳热水器标准体系框架,为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规范提供了技术法规保障。

  2 检测和认证体系

  中国太阳热水器产品质检中心(武汉和北京)和北京鉴衡太阳能热水器认证中心已经建成。质检中心分别于20042005年开展了100多个企业的市场抽检,对推动产品质量改进和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北京鉴衡太阳能热水器认证中心也于2005年开展了产品认证工作,有17家企业通过了产品认证。

  二、 其它太阳能热利用

  1 太阳房

  我国到2005年底已建成太阳房1 800多万平方米,随着建设部提出今后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战略目标,太阳房的开发与建设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太阳灶

  太阳灶目前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仍有一定的市场,国外如非洲、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也有大量需求。到2005年国内的保有量达60万台。

  3 太阳温室、太阳干燥、太阳空调、海水淡化等太阳能热利用

  近两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应用,其中太阳温室的普遍建造,为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三、 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1. 问题与障碍

  · 太阳热水生产企业过多过乱。目前我国有太阳热水器生产企业3 000多家,有开发能力的仅百余家,产值5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30余家,其余绝大部分为作坊式的小企业。

  · 个别单位和媒体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过多、过乱地组织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太阳热水器展示会、交易会,为众多杂牌企业、提供平台,严重扰乱太阳热水器市场秩序,误导客户。

  · 太阳热水器市场有上万家营销安装服务企业,良莠不齐。许多安装服务人员缺少太阳热水器常识,不知道或不执行太阳热水器安装技术标准,售后服务不到位,给用户带来不便。

  · 部分零配件质量差。一些企业只注意太阳热水器的集热器、水箱等主要部件质量,忽视了管路、密封元件、控制仪表等零配件的质量,致使太阳热水器系统故障增多。

  ·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地方保护现象。由于监管力度、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许多小企业的杂牌产品、冒牌产品大量充斥市场,严重干扰了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科技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够。除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之外,多数企业无科技投入、无研发手段和产品创新能力,使得目前市场上高技术含量的新技术、新产品不多。小企业抄袭模仿,形成市场产品千人一面。

  2. 措施

  · 企业必须坚持自立、自律、自强,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严格的保障手段。

  ·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提高技术门槛,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产品。

  ·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的企业严肃查处。

  · 加强国家标准宣贯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标准。

  · 强化太阳能安装企业职工技术培训,对合格者颁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培训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

  · 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规范净化市场。

  · 加快可再生能源法有关太阳能热利用的细则制定,对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采取有条件的强制性要求,促进太阳热水器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