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购永乐,苏宁怎么办


李政权国美购永乐,苏宁怎么办

 

中国的家电零售业近两、三年来,一直处于频繁的并购和市场格局的重组中。但无论怎么变,国美、苏宁、永乐总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牵制。

而随着国美对相继吞下灿坤、大中之永乐并购案的尘埃落定,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却第一次呈现出了两强相争的格局。

在这样的格局中,苏宁面对门店近1000家、年营业额过600亿约超自己两倍的新国美,压力无疑陡增不少。

它将何去何从?咱们就试着在这里输理一下它未来的走向。

一、“迁都”上海,注定苏宁将对泛长三角市场投入重兵。

据苏宁总裁孙为民称,苏宁拟将总部由南京东迁至上海,已经过了近两年的准备。抛开在国际化大都会整合资源的便利性、所谓的突破瓶颈等等因素,如果其所说属实的话,苏宁就做了一件“歪打正着”的事。

我们知道永乐的传统强势区域在上海及上海的周边,最近一两年通过并购灿坤等家电零售商的充实,就在泛长三角地区夯实了更为强势的地位。

而此次国美对永乐的并购,注定将会对双方的门店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其中重叠的部分、店址稍差的部分,就可能被新国美“甩手”,而苏宁“迁都”上海,无疑会为自己的“淘宝”及整个华东地区的势力扩张带来便利。

二、从新国美废弃的店址中找到新机会。

永乐和大中尚处于整合时期,现在国美面对的是自己与前两者之间更为繁杂的三方整合。也就是说新国美不仅会在泛长三角弃店,还可能在大中强势的华北片区及其所辐射到的市场弃店。当然,除了门店资源之外,人才同样可能形成规模不小的波动。

因此,困境也给苏宁带来了提升、稳固及扩张的新机会。

三、资金压力增大,筹措速度将会加快。

尽管国美、苏宁都在讲提高单店效益,要由圈地扩张的速度进入效益整合时期。但是,新国美要实施“下乡”战略,苏宁自己也要补弱增强,提升势力。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将现在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定义为家店零售业的后圈地时代,速度仍将是其中的最主要旋律之一。

要速度就要钱!对苏宁来讲,要想不被新国美逐步逼到墙角,现在最需要的也就是钱——尽管它在近期获得了12亿元的资金支持,但是资金缺口的压力仍然过大。为此,苏宁将会加快融资渠道的拓宽和资金筹措的速度,并不排除向外资靠拢的可能。所以,即使今后苏宁变成类似于被百思买掌控的五星电器般的角色,大家也不要觉得惊奇。

四、为了不至于在农村市场的开发上落后新国美太多,将会着重采取自愿加盟、松散收编的方式,推进。

随着国美对永乐的逐步整合,其开拓三四级市场的进程将会因为资源的充实,而得到加快。而另一边,苏宁可能还在为如何筹措资金收编、开设华东、华北及中原等地区的新店而发愁。

怎么办?为了不至捺下国美太多,苏宁难免通过类似国美现在的松散收编的方式、自愿连锁加盟的方式,推进自己的“下乡”进程。

五、苏宁将会在如何与供应商形成更紧密的战略联盟上,做更积极尝试。

采销规模增加了100多亿的新国美的出现,减少了家电厂家以零售商牵制零售商的可能性,增加了进一步丧失话语权的可能。但是面临窘境的苏宁,却可能在如何与供应商形成更紧密的战略联盟上,以更积极的姿态进行尝试。因此,更新零供关系理念的苏宁也可能因此出现。

最后,我要表述的观点是:国美对永乐的并购,已将中国的家电零售市场由三国演义变成了两虎相争,这无疑拉大了苏宁与新国美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宁就会因此被逼得节节败退。而野心勃勃的国美要想在4000亿元的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以600多亿的销售规模实现25%的垄断线并不容易,要实现天下一统,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