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太阳与地球


2、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有生命的行星,而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美丽的生命

 

太阳是宇宙天体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对养育着亿万生灵的地球来说却太重要了太阳的光和热是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也都与太阳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生命,更没有地球的美丽和生机盎然.是它孕育了地球文明,并且始终影响着地球生物。

地球是距太阳最近的第三颗行星,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亿公里,光从太阳发出传播到地球需816秒,地球用 365.256 天绕行太阳一周,并用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是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我们地球的大气里78%是氮气,21%是氧气,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00帕。

在地球上看来,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海洋的行星总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然而在太空中,地球给宇航员们的印象却并非如此,在一层薄而脆弱的气体笼罩下的地球并不见得有多大。对一个太空旅行者来说,用来区分地球的特征是黑色背景上蓝色的水、棕色和绿色的大块陆地及白色的云层。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快速的自转和镍铁熔岩的核心生成了一个广阔的磁场,它与大气层一同阻止了几乎所有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有害射线。地球的大气层为我们阻挡了许多陨石,许多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被烧毁了。

从人类对太空探索的那一刻起,我们对自己的行星就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现了一个强烈辐射区,现在称之为 Van Allen 辐射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快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赤道区域的一个环状区域被地球的磁场捕获。地球磁场被太阳风扭曲成水滴状这一现象也是由卫星发现的。我们也发现在我们曾经被认为是非常平静大气层的上部,却是非常活跃的,它白天膨胀晚上缩小。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上层大气影响着地球的天气和气候。

作为太阳系中的地球,在它的整个历史上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这个太阳发动机驱动着大气和大洋环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山脉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3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禾,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现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于是就成为了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雷、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地球上的气候、水文、植物生长等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密切相关;当黑子群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所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从而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短时中断太阳活动的地球物理效应和日地空间系统能量、质量、动量的转化过程已成为当代科学前沿的活跃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