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铭
开盘当天,601988的表现颇令人振奋:开盘竞价结果3.99元,高出发行价30%。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便出现了
中行历来被奉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经营、管理和业绩的楷模,它在香港还稳坐着强势货币区域央行的宝座。就是这样一支股票,上市之后为什么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表现呢?
要弄清其中的缘由,我们必须厘清未来中行股票与整个市场可能存在的互动关系。
至此,我们不禁要继续发问,为什么?
据统计,中行上市时的总股本为2538.39亿股,其中有1778亿股(是中国石化的2.5倍)作为成分股参与指数计算。而由于中行的加入,沪市前五大指数样本股所占权重所占总股本的权重一下由25%提升到了43%。看来,601988的利害真可谓是“它来跺一脚,股市颤三颤”。
那么究竟是怎么一个颤法呢?
一个刚刚被证明的规律是,“只要它一个人暴涨,其余1000家必然暴跌” ,包括我们说的基本面和投资价值都颇具吸引力的G民生、G浦发、G招行和华夏银行等等,这些人民币升值大概念下炙手可热的金融股。
详究起来,也不难理解。毕竟,在一定时期,水池里就那么多水。投下一块巨海绵,然后捞起来,水面自然下降。
这样,海绵的体积和吸水的能力就跟水面下降将的幅度成正比了。
于是,中国股市要想走出此长彼消的怪圈,要么有人来解决外来注水的问题,要么就得有人把海绵吸进去的水再稍微地挤些出来。否则,由于水位过低,龙舟竞渡的游戏看来会玩不成的。
由于第一种办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于是第二种办法自然出炉。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怎么运作着第二种措施呢?
投机者,完全是投机者。他们遵循着“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
当前市场,在群G乱舞的年代,在人民升值预期的召唤下,在美元前途愈来愈暗的逼迫中,大量国际强势钞票已经盯上了所有中国的投资产品。
而随着个人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这些国际钞票从千孔万穴中鱼贯而入。中国股市前一段之所以放出天量,一群个股PE值一度蹿至数百倍,都是拜他们所赐!
但是中国股市的痼疾始终没有解决。计划思维依然存在;大股东和监管方依旧是一条裤子的两条腿管;做空机制依然没有;风险分流渠道依旧不通畅……
这不是逼着庄家坐庄吗?所以,电梯理论依旧有其牢不可破的成立基础。
但是,由于进场的钱多了。草原上活动的羚羊一下子由200头增加至2万头,而四处逡巡捕食的狮子还是50头。所以,前一段狮子一下子就感到了轻松和丰腴的幸福。这导致很多狮子都得意忘形地说:“牛市真的来了!”
但是如今上帝伸下来一只手,把羚羊收走了大部分,只剩下1000只。
于是,狮子要想活命,就又得挖空心思,东躲西藏、声东击西地在浩瀚无边的草原上打游击了。因此便有了中行上市的闹剧。
正因为所有人都了解中行的背景和业绩而且一窝蜂地冲向它,601988才会暴涨。但这时候,市场集体燃烧的“牛市”热情仍然未减,其它众多高烧题材瞬间失水,似乎违反常道。于是,优势资金在第二天出其不意进行反抽,美丽的“三米板”弧线就此出现。
但是,杀入和杀出本身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获利。所以,对中行战略性空仓就成了高水平投机的一个重要的战术。
领袖机构不买单,时间稍微一长,其它投资人包括中小投资机构就会耐不住寂寞。
而当这些人纷纷平仓转投领袖看好的热点股时,中行必然破位下行。
而这正是领袖猎手所设计的最佳时机:又有人高位接盘了,英雄便可以回头,开始关心深陷泥潭的中行美人了。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危难之时英雄救美,美女未来的回报可能少吗?
中行的介入,无疑又给中国股市的麻将桌增添了一块花牌。
纯熟的庄家未来会胡得更快,赚的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