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感想


参加“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感想

(湖南澧县双龙中学马芙蓉07363550610)

我于200685~8日参加了在湖南省“湖南宾馆”举行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会议,此次研讨会是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英语辅导报》与湖南省教科所承办的。在此次研讨会上,我不仅代表初中组谈了关于湖南省出版社、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主编的《Project  Englis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湘教仁爱编版”的初中英语教材,而且我非常荣幸地在此次研讨会上论文《How to Improve the Speaking Ability of Students》获得了专家的好评,被评为此次研讨会的论文中最高奖项—— 一等奖,且证书编号是①;大会领导还安排我们一等奖获得者与评审专家张连仲教授、张正东教授、章兼中教授、包天仁教授等专家、教授合了影以作纪念。在会前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其实,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学习研讨会,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而到会的,想在会上多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指教。同时,想了解我们乡村中学英语教员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是否相同,探讨我们现行教材的改进方向。正如我在教师代表会上发言时所说的,“我非常感谢组织这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是你们为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而组织的这次研讨会,才使我这位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员有机会得以亲耳聆听各位专家的教诲,更感谢初中组的专家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给我机会代表初中组英语教师在此发言,倾吐乡村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具体来讲谈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介绍了我们所在地区使用英语教材的情况。

我们湖南省澧县地处湖南、湖北交界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中大部分是留守的独生子女,大多数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代管,除饮食、起居外,学习方面的事只能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而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且学生个体发展不仅仅是衣、食足就行了的,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新一代公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县教委领导为了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先后精心挑选了一种又一种的教材。首先是在四、五年前使用的“牛津英语”,由于该教材难度太大,不适用于我们县的具体教学情况,而后改用“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可“人教”的教材对英语教师的驾驭教材能力的要求太高,且教材内容离学生现有生活知识有一定的距离,很难突破学生的零界知识点,促进发展区发展,尽管它有许多的优点,最终因为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师资欠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等多方面原因不得不忍痛放弃。现在,我们使用的是湖南省出版社、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主编的《Project  Englis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湘教仁爱编版的教材。

其次谈了《Project  English》初中教材的特点

这套教材学完6册后,学生可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级水平。

其特点是:

1、零起点、针对性强、字母语言知识呈螺旋式逐步上升。

2、体例体系新,每单元按语言功能意念项目编排,话题按相关教学任务编排,每一话题有四个小节(section ABCD),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编排,语法及知识点的浸透和体现在教材的目录中条理清晰地呈现,有利于学生一目了然地预习和记忆。

如:Keep Healthy

 1): 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

2): You must wash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3): 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SARS?

Functional Items about 1)   a: Talking about illness.

                                          b: Seeing the doctor.

                                          c: Asking for and giving advice.

Structure -----Modals for giving advice:      

should /shouldn’t ;You’d better(not).

Target Language:  a: I’m sorry to hear that

                            b: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c:You’d better eat a lot of fruit and drink plenty of water.

d:You’d better not eat hot food .

e:What’s wrong with you ? / What’s the matter ?

f: I have a headache and a cough.

  3、语言地道:Jim Greenlaw 先生主编,他是加拿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王德春教授参与该教材的编审工作,他是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

4、好教易学:课题(Project)探究活动构成了每个单元的核心,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课题(Project)都需要学生体验与实践、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与共同探究来完成,在完成任务中达到掌握运用语言技能的目的。

特别是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八年级下册的有关食品的话题中,在介绍西方食品的同时,就有怎样做中餐的炒饭、排骨汤面及包饺子等内容,并把中、西餐文化、中西方就餐时的社交礼仪相互浸透在教材内容中,学生学起来跃跃欲试。放学回家后,在家里试着做,并且返校后还喜滋滋的相互交流心得。这样,他们不仅学会的怎样做西餐,而且也学会了怎样做中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用英语表达中、西餐制作、就餐社交文化礼仪方面的内容。这种探究活动构成了教材每个单元的核心,学生通过对生活体验与实践,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与共同探究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达到了掌握运用语言技能的目的。这既充分让学生综合运用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行为的能力。再如:该册有关“自行车赛”的那一个单元,不仅介绍了世界各个自行车赛的情况,而且也介绍了北京“长城”及“十三陵”,让学生在了解世界各地风景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景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制服(uniform)”的那一个单元,学生不仅自己在英语课堂里兴趣盎然的探讨制服的设计问题,而且在上美术课时,自己边设计校服边在设计图的旁边写上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在这一个单元里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而且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因为,在谈及“制服”的同时,设计了医生穿制服方便病人救诊的事例。

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周密、合理、富有弹性、能给教师提供灵感,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施教更具主动性,又能给学生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九年级的第一单元的话题就让学生谈起来韵味无穷。

当然,学生使用“湘教”版的教材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易培养和形成他们的成就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能起到一定的正强化的作用。可是,与“人教”等其它教材相比,尽管该教材知识的容量没有那么大,也与其它版的教材一样,没有强调语音和语调、词汇的复现及少。同时我还希望在教材的修订时能考虑到我们广大农村中学和西部及偏远山区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避免让“学生适应教材”;在师资培训方面也能够给一点关注。

目前,我最大的困惑是:在我所任教的初中,我是唯一的英语科班教师,(我于79年参加工作,是湖北省公安县师范早期培养的英语教师,不仅在师范学了两年专业英语,并且在大专学了两年专业英语,后“自考”英语专业本科);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碾转湖北省、贵州省、湖南省多地的中学教学,可面对今天的英语教学师生付出的努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考试数令老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更是不满意,我们实在渴望有一套更合理、更科学、更先进、实事求事的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体系。正如包天仁教授引用的“Change  methodology, the teachers don’t  change so easily; Change textbooks, you change a lot, but you don’t change much; Change exams, the textbooksmethod will follow, you change everything.”(改变考试方式有可能改变许多教学环节中的陋习)。因为在学校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工具为目的教学,否则,让学生去“新东方”集训即可了。中学英语课程的性质是学生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它既是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http://www.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