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经济的超级利益链之“黑幕”之虞


在一些人看来,“超级女声”品牌所有者——天娱传媒的声名骤起,不是因为包装和经营得力,而是因为“黑幕”和“炒作”太多。

天娱方面反驳说,2005年“超级女声”之所以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化事件,是因为我们“认真”,在广电系统内尝试突破体制限制,成立市场化传媒公司,由市场路线产生的“平民选秀”,影响巨大是再自然不过的。

即便流言满天飞,他们也马不停蹄地响应市场的呼声。2006年“超级女声”虽经波折却也再次拿到了广电总局批文。

   6月14日,天娱传媒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鹏飞往广州,启动今年超女最后一个唱区。

   当天下午,“超级女声”创始人之一的夏青在长沙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超女肯定比去年强。”

   2004年,参加超女海选人数为8万人;2005年15万人。天娱相关人员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截止目前,2006年的海选人数为7万人(广州赛区尚未统计入内)。单从参赛人数上看,夏青的说法似乎并不准确。但她并不同意外界“超女在走下坡路”的看法。她的理由是,长沙赛区刚结束,就有了极高的关注度,同时,今年的个性选手比去年要多。

   “去年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超女就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了,而很多人还没赶上趟。”夏青说。去年很多专业选手认为“超女”是在胡闹,都不愿意来。今年因为李宇春的示范效应,他们都加入进来了;一部分已经很有经验、小有名气的歌手,也会来“超女”检验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市场。

   显然,已经退出超女策划工作的夏青,在看到从自己手里出来的节目被人“误解”、“怀疑”时,还是会着急和伤心的。

   她坚称,超女比赛并没有“黑幕”和“内定”。而网络上所谓舞美师曝料的“PK名单”,也都是可以根据综合判断推测出来的。

 ?“天娱自己也没有去炒作。这种事情躲还来不及呢!”夏青说。

   之所以“躲”,是因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关于同意湖南电视台举办2006年〈超级女声〉活动的批复》。批复中有规定:“赛事活动的评选过程、评选标准、赛事规则都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防止出现商业欺诈、商业贿赂,活动不设奖金奖品。要以短信投票与评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产生选手名次。”

   “活动中主持人和播出现场不得有引导观众支持某个选手的行为活动,对歌迷形成的派别不得宣传炒作和在电视画面上渲染。”

   夏青说,在这时候,“如果一个炒作的东西出来,天娱和卫视都吓得一塌糊涂”。因为有竞争者会拿这个去告你,可能你这个节目就没了,这个品牌就牺牲掉了。所以,尽管她也承认,按照节目规律来讲,超女不应是太短寿的节目,也不会是太长寿的节目,但是,“我现在担心它的短寿在于,旁边凑热闹的人、起哄的人会让它短寿。”

   国有化枷锁

   尽管在天娱内部达成的共识是:一年搞“超男”,一年搞“超女”,间隔着办。“但是现在市场的热度,更多的会集中在超女上面,我们也是因势而变、因时而变,还是推超女。” 天娱副总经理、品牌事业部主管刘琛良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再推超女,是基于天娱的市场判断和业务重点,更是湖南广电市场化的选择。但同时,天娱也在为市场化付出代价。

   天娱的市场化路线并非“一路绿灯”。天娱传媒与天中文化的一年纸婚、友好分手,就是一例明证。

   2004年5月24日,由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下属的湖南娱乐频道全资控股的国有传媒公司——天娱传媒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3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王鹏。为了给公司带来更多资源和市场化经验,天娱与来自香港的天中文化合作。

   天中文化是刘德华及其老搭档——著名经纪人李小麟、张国忠等人出资联手打造的多媒体娱乐集团——“天中娱乐”的子公司。天中文化曾经拥有包括刘德华、苏有朋、林依轮、零点乐队等大牌艺员,并成功包装了2004年“超级女声”季军张含韵。

   天娱副总经理王伟对《中国新时代》记者回忆说,最初的股权结构是天中占35%,湖南娱乐频道占60%,王鹏占5%,娱乐频道绝对控股。但是,合作并没有长久。到了2005年3月份,天中股权被收回,9月份,王鹏的股权也被收了。天娱由此成为100%的国有公司。

   为什么娱乐频道在要结束与天中的合作,将天娱完全国有化?

   天娱传媒副总经理、内容事业部主管王伟经历了与天中的合作过程。他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解释说,有两个原因让合作终止:一是理念不同,二是发展战略的转变。

   他表示,天娱已经有未来的发展规划,天中已经不能承载天娱的发展。由此,天娱就必须从股权多元化到单一,然后再去寻找更大的合作伙伴。

“和天中的合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王伟说,“友好分手也是双方愿意的。”

   这个说法在另一位天娱高管处得到了证实。现任天娱副总经理、影视事业部主管的董天达是公司的老员工,他在两年前作为天中文化的一员开始与天娱合作,也经历了双方的分手。

   他回忆说,天中做事完全市场化,和湖南广电以及娱乐频道的领导想法是有距离的。“双方也都知道,有些事情是天中做不到,而有些事情是天娱做不到。”

   双方最大的理念分歧出现在艺人管理方面。

   天中文化做艺人是港台路线,完全市场化,所有事情是经纪人说了算。而作为国有公司的天娱的做法是,艺人管理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政策,湖南广电和娱乐频道层层把关,不会完全看市场。

   董天达曾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工作10多年,他对香港的做法相当熟悉。他举例说,比如有场演出要天娱的艺员参加,按照天中的做法,只要经纪人看中演出的商业价值,就会安排艺人去,即使艺人不想去或者这个演出对艺人不适合,经纪人也会说服艺人。而按照天娱的做法,会有数人把关,从艺人前途出发,而不以钱为根本,经纪人也不起决定作用。

   “所以有时候,外面会觉得天娱很牛,100万的演出都不做。”董天达说,“可以澄清的一点是,跟市场的做法不一样,我们有很多部门去把关这个事情,我们要走程序,尽量要透明,公正来避免一些闲话。”

   刘琛良也表示,在艺人培养机制上也有差异。天娱的艺人是由节目产生的,而天中希望用香港一套,经“星探”等方式发现,再到培训和推出。

   董说,差异同样存在唱片制作上。因为盗版原因,现在做唱片很可能赔钱。如果是天中,它会考虑很多因素,很可能不做唱片。而站在天娱的角度,就一定要做,因为“主权在我们手里,我们还有很多平台可以播出去”。

   “在香港我走路也很快。在国内呢,我不能急,有些东西一定要走程序,一定要做事透明,不能给人家怀疑。我们领导说,做事一定要方方面面考虑到,要把握好度。”董天达说,他已经越来越熟悉内地的做事方式了。

   品牌隐忧

   以市场为目标的经营策略,似乎让天娱在超级女声之外的其他品牌业务上有些迷茫。

   天娱早先就提过“资源整合者”与“品牌制造者”的定位,“超级女声”是天娱金字招牌,围绕该品牌价值链的开发也在充分挖掘之中,其他包括超级男生、星姐选举、超级伙伴、超级童声等,则似存隐忧。

   作为超女前身的“超级男生”,在2003年由湖南娱乐频道在本地推出,开办之初,一般只有几百人参加,多数时候,还要电视台找人“做托”,才能凑足人数。等到节目开播后,情况才逐渐好转。

   而后,超男开始扩张到北方。全程跟进项目的刘琛良说,“当时我们是采取一个试点,试探北方市场到底如何。”在北方四省的试验由2004年下半年开始。“河南那边都是扛着旗子来报名的”,刘琛良说,“节目全部都是当地收视第一。”

   虽然节目成功了,但由于2005年超女的巨大成功,超男在“试点”过程中暂告段落。刘琛良说,考虑到去年超女已经有这么一个高度,男声打算再缓一步,缓到明年或下一年。

   目前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传管理科负责节目研发、审批等工作的夏青也透露说:“在今年是做超男还是超女的问题上,卫视这边挣扎得比较厉害。”而湖南方面今年同时报批“超级女声”和“超级男声”活动,但广电总局只批复同意举办超女。

   夏青认为,不是天娱有没有能力同时去做超男和超女的问题,而是市场饱和度的问题;超女出来以后,全国的选秀节目也一拥而上,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求大并不是个好主意。

   播出平台的选择,也是夏青的理由之一:即便超男在本地相当火,但在郑州的总决赛上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影响,这还是一个平台的问题。应该说,湖南卫视是一个最好的娱乐平台,在没有湖南卫视的情况下,你去做它,无异于浪费。又不可能上半年做超男,下半年做超女,那么,“湖南卫视就成了一个超男超女频道了,这是对频道是不负责任的”。

   而如果把“超男”拿到别的频道上去做,比如东方卫视,则无异于“自己打自己”,浪费资源和精力。“如果今年超女在湖南卫视做,超男拿到东方卫视,最后损失最大的一定是天娱。”夏青说。

   除了超级男声、超级女声之外,天娱还有一个拥有全程运营权的品牌是“星姐选举”,在2004年由娱乐频道划归天娱。“超男超女还是一个电视节目的概念,星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选秀的概念。”夏青说。她同样是星姐选举的创始人。

   星姐已经举办6届,而2004年的一届被王伟列入他眼中的天娱2004年三大事件之一,原因在于星姐在那一年成功的“国际化”:星姐比赛被从国内搬到了马来西亚,出尽风头。

   一个本土的赛事,在当时由30多个华文媒体直播,参赛选手也来自世界各地,比赛还首次运用星光大道这个概念。尽管选出的星姐不如超女风光,但王伟评价说,“星姐都是本土的小名人”。

   夏青也不清楚今年星姐会不会举办,但她说,“选美比赛在中国是有障碍的”。比如,参与者会背负很多道德上的压力,这会影响到报名人数,影响到影响力。而且,国内很多机构并不认可选美出来的选手。

   “他们到境外做,有一定的道理。”夏青说,“现在也在考虑,再往下怎么走,以哪种新的方式去推。”

   而“超级伙伴”现在已经因为审批改称“阳光伙伴”,巨大的宣传广告牌也竖立在湖南广电大楼所在的长沙开福区。该节目以记录片的方式表现一个比赛,表现孩子的背景、家庭,和老师的碰撞与成长。

 

阳光伙伴出来以后,夏青曾对汪涵说,“可以往上推一下。”她也承认,这个节目影响力不是那么大,但是,“至少我们在做这个工作,从孩子角度,从他的思想行为上,培养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

   而这个节目的问题在于,国人可能还不大习惯这种记录片方式,而更喜欢超女简单直白的方式。“可能超级伙伴要做个先烈吧。”夏青笑着说。

   刘琛良介绍说,“超级童声”品牌2005年在娱乐频道作为实验办过一次本地比赛,反响非常好,“它不是一个选秀类的节目,它是不选只秀,只表演不选拔”。

   “去年我们考虑到商业价值方面不容易放大,也可能从市场来讲没到放大这类内容的时候,所以酝酿半年一年才会推。”刘说。

   五个品牌构成天娱传媒品牌族,同时天娱独立制作了一档关注公司内部品牌的娱乐资讯节目《超级家族》,由这一节目公布天娱各品牌的官方信息。天娱的演艺活动,也会在节目里面体现。

   “超级家族囊括了他们所有的概念。这样结构会非常清楚,便于管理。”刘琛良说。

  【文二】超女经济 还有什么钱没有赚?

   提示:“超级女声”品牌的延伸,在今年并没有太大的进展。除了“超女世界”网游和超女服饰之外,更具创意的加盟者,似乎还未现身

   “除了湖南卫视不能叫蒙牛台,所有的资源都给你!”

   欧阳常林忽然站了起来,向“游说”他的孙隽说。后者时任蒙牛液态奶市场总监,而前者,是湖南卫视的台长。

   打动欧阳常林的,是孙隽的一句话,“我们一起将这个节目打造成中国最好的娱乐节目。”

   两年后,这档被寄予厚望的超级女声栏目果然红透了半边天,而湖南卫视则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很难计算得出,超女给湖南卫视带来的具体进帐数目。相对于巨大的间接收入,其2000多万元的冠名赞助费并不能占据太大的比例。央视索福瑞的调查统计表明,“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值突破10%,仅次于央视一套,如此良好的收视率吸引广告商蜂拥而上。根据有关数据估计,2005年“超级女声”的广告收入可达到3000万元,短信的收入也在2000万左右。

  
湖南卫视的头头脑脑们如今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标准答案或许是:数钱。

   孙隽的算盘


   当然,有更多的人正挤破头般的要加入数钱的队伍中来,比如孙隽。

   这个被誉为“超女背后推手”的聪明人,仍和超女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的最新身份是上海尚禾娱乐互动有限公司CEO。该公司以运作超女游戏而独树一帜,一款名为“超女世界”的休闲游戏已在网上现身,主要针对20岁左右的女孩子,粉红色的游戏界面,受到不少超女fans的喜爱。

   在过去两年中,超女几乎被充分开发,传统行业、传统媒体、手机无线增值服务领域无一不涉及,增长潜力有限。而网络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它将与电视一样成为强势媒体。超级女声的观众群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一群体也是互联网的主要群体。

   这便是孙隽的算盘。为增强力量,他拉来了两个强大伙伴,“第九城市”和台湾“唯晶科技”——两个专注于游戏的公司,共同打造“超女世界”。

   “网络游戏针对的是喜欢超女的人群,它也是超女品牌的一个衍生产品。它必将是超女电视节目的一个有益补充。”孙隽说。他对超级女声的大众模式非常自信,而网游的互动性也避免了玩家被节目本身限制的弊端。并且,这款游戏会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新的形象和表现方式,更可以自己设定和改变形象。孙隽的目标,是把这个游戏做成小女生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她们电脑上的伙伴。

   超女世界初期投资约一亿元,上海尚禾互动娱乐除了支付一笔大数额的“基本费用”之外,天娱传媒公司也参与进来,当然,天娱还将参与网络游戏的利润分成,及游戏衍生产品的开发。双方的合作期限在3年以上。

   “我希望能够在网络界也掀起一股超女风暴。”孙隽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虽然面临着能否给用户提供持续的游戏体验的考验,他仍然颇为乐观。

   超级利益链

   在“超级女声”红火的同时,一条超级利益链也渐渐形成。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节目制作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品牌拥有者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节目冠名赞助商蒙牛集团,以及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TOM无线和掌上灵通。

   “我当时就很清楚,我们不是在做一个提高知名度的简单冠名,而是希望深度参与到这个节目中,赋予蒙牛品牌新的性格。”孙隽说。

   蒙牛在为“超级女声”的冠名权砸进1400万元之后,又追加了8000万元的投资,于是,“超级女声”标志几乎无所不在: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仅海报,他们就印了1亿张。蒙牛还在网上建立“蒙牛酸酸乳活动特区”,让网友可以获知超女的最新资讯、参加有奖游戏、参与选手的视频聊天。

   当然,蒙牛无疑也成为这场超女狂欢中的大赢家。“去年蒙牛酸酸乳的销售额是8亿元,通过与‘超级女声’的整合营销,销量翻了三番,产品的毛利率则起码在30%左右。”孙隽表示。

   在品牌美誉度方面,蒙牛同样收获颇丰。央视索福瑞对主要品牌乳酸饮料的调查报告表明,今年5月,蒙牛酸酸乳的品牌第一提及率反超竞争对手伊利优酸乳约3.8个百分点,并由此成为乳酸饮料的第一品牌。

   开怀的当然不只是蒙牛。作为超女品牌的所有者,在这一产业链条中,最大的赢家非天娱莫属。

   “这个品牌现在值几个亿。”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这样说。天娱的收钱方式也较为独特:不参与电视节目的分成,而将“超女”系列品牌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运作,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目前,天娱的主要收益来自于艺人经纪部分,包括签约超女的广告代言、演出、唱片发行收入等。

   以广告代言为例,从浏阳河酒、神舟笔记本电脑、佳洁士牙膏到夏新手机,广告源源不断地涌上来,躲都躲不开。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的“超女”全国巡演,两个月中场场火爆。据估算,门票总收入超过了1.5亿元。而《超级女声终极PK》唱片也在全国正式上架,总销量估计会突破百万张。

   此外,在各种公众活动上,超女显示了一线红星的架势,身价也一路飙升。2005年在上海进行的一场慈善拍卖上,李宇春一件总决赛的比赛服,竟然也拍出了38万元的高价。这个时候,每转让一个超女,都意味不匪的入帐。

   “想要留住她,就用短信支持她!”这句话,让无数“粉丝”们热血沸腾,并不停地按动拇指。这句话,也带给了掌上灵通上千万的丰厚利润。

   当时,离开蒙牛出任掌上灵通公司副总裁的孙隽,恰好负责掌上灵通与“超级女声”节目的合作。他透露,合作还让掌上灵通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大幅上涨。如此,这家公司从“超女”中获得的直接收益,保守估计也在2100万元左右。

   盛宴刚刚开始

   不要以为超女经济创造的价值已经到达了极限,事实上,这场盛宴才刚刚开始。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蓝皮书》的有关数据,按照产业链主要环节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来看,2005年“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如果算上与超女有间接联系的其他产业,这个数目将更加惊人。

   但是,“超级女声”品牌的延伸,在今年并没有太大的进展。除了“超女世界”网游和超女服饰之外,更具创意的加盟者,似乎还未现身。

   可以借鉴的是,美国电视综艺类节目总收入中约有40%来自于广告收入,剩下的60%来自于对节目品牌的延伸营销。由电视节目品牌所带来的延伸性的开发,才是节目投资方关注的战略重点。但是,包括天娱在内的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目前收益的总和,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

   孙隽感慨说,超女所引发的产业链,目前只能说是刚刚开始,未来会延伸到何种地步,没人会知道,就像当初蒙牛与超女的合作,没有人会相信能够成功一样,但是现在,数量众多的商家都在买各档电视节目。而且,当初谁也想不到,投票也会产生如此之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看看所有的电视台,几乎都充斥着短信号码。

   “我们是不是能通过发送一个‘李宇春’的短信,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到李宇春封面的电话卡呢?起码,现在还没有做到最好!”孙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