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永远在时代风流人物——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纪念日,在今天改革开放受到巨大挑战,改革中的问题越暴露越多,呼唤公平正义的声音此起彼伏之际,纪念毛泽东主席已经有了特殊的意义。
正是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的这30年中,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狂潮,可以说对毛泽东时代进行了否定,所有带有毛泽东时代痕迹的东西都成为了改革对象,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一切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现在看只有经济改革总体上是发展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个别人先富起来了,但贫富不均,剥削的重新出现,社会丑恶现象如黑社会、妓女等的复兴,使得改革的经济成就大打折扣,社会公平正义又重新成为了重大社会问题,各种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出现,使得人们自然而然与毛泽东时代相比较,于是在经过了一段对毛泽东的近乎极端的否定后,人们开始痛定思痛,理性审视和评价毛泽东时代就到来了。
改革开放后的毛泽东热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那是在国家打退了多次资本主义自由化和全盘西化的猖狂进攻,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人们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在不争论的情况下逐步从怀疑,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不断解体、演变,从理论到现实马克思主义都很难再统一人们的思想了。一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到来了,很多人在思索,经受毛泽东思想熏陶的人还大都健在,信仰的缺失使得人们不得不怀念信仰充实的毛泽东时代,毛泽东,一个带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伟大人物,在人民前途迷茫之际,重新被人民记忆起来,毛泽东热不得不出现了,毛泽东热势不可当地大规模出现了。
毛泽东热的出现是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反思和必然现象,它预示着对改革的调整时代,预示着对改革的辩证否定时代,预示着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一时代将是全面的理性的时代,对毛泽东的不理智否定将被制止,对改革开放的不理智否定也将被制止,当然对两者的全面肯定也会被制止,新的时代将集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的优点于一身,开创自己的新特点,从而带来一个新社会。现在就正是向这样的社会转型的时期,对改革的反思力度越来越大了,反对改革否定改革的思潮已经出现,这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引导人们理性思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普及辩证思维方式,对极端的思维方式予以彻底批判,用正确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导人们的行动。
毛泽东主席带领人民取得了无产阶级政权,为巩固这一政权他奋斗了终生,文化大革命是从思想上巩固政权基础的重大举动,也是继承五四精神,建设新文化的继续。在当今腐败横行的时期,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权贵资本主义露出端倪的时期,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信仰危机的时期,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人认为还应当搞一次文化革命,当然要去除不必要的人身批斗,真正从文化层面清除封建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残渣,新文化运动还应当继续。其实这一点毋庸置疑地在发生着,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民主只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方面,富强、文明、发展都是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
真正的新文化运动还需要建立文化核心,马克思主义是官方核心,但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民间其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各种行为大都遵循传统文化习俗。由于这些习俗封建主义很浓,各种旧式的官僚习气,“礼”“义”的习气,使得关系网横行,送礼成风,封建结义行为屡禁不止。社会的腐败在经济发展后很快成为社会头等疾病。无怪毛泽东主席出重拳惩治腐败,文革破四旧立四心,试图改造人的思想习气,但传统文化中的腐朽一面已经根深蒂固了,想一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隔一段时间就要有一次文化革命的论断是有道理的,十年文革只是从表面上清除了旧习气,但藏于灵魂深处的习气一旦有条件恢复,很快便席卷神州,令人感叹建设新事物实在是难啊。
共产党人是善于知难而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一个宣言。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改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建设成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思想于一身的新文化。现在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条件是具备的,毛泽东时代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经典时代,基本上全民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的各种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应运而生,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基础,而互联网的出现,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条件,这时候有理由相信,全面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逐步向中国临近了。
纪念毛泽东同志,重在继承其未竟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夺取的无产阶级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毛泽东同志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道路必须继续推向前进,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懈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必须后继有人,希望永远在时代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