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社会主义新农村 —— 黄陂武湖模式分析
系列 调研报告 之 一
林汉斌 著于2006年8月下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投资系·工程管理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近年来,武汉市武湖地区开发建设成绩斐然。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筹“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武湖迎来了“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次深入走访考察,针对产业链的潜伏风险,笔者抱建设性态度提出了些许见解,希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有助于深化改革、提升实力。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资 发展规划 产业链 产业结构
引 子
中华大地之上,滔滔长江浪潮向东奔逝,流至中游,灌溉哺育着一片千里肥沃的江汉平原。在这东西走向的黄金水道与南北贯通的京广线铁路的十字交汇点是四通八达的湖北省武汉市。响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规划号召,伴随着中部崛起,携龙腾九州之势,重点发展城镇——武湖好比是投资设厂营商的一颗璀璨明珠。
按照行政区划,武湖街道办事处隶属于武汉市所辖的黄陂区。
它地理位置优越,处武汉市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距市中心繁华商业区仅为16公里,黄(陂)武(湖)公路纵穿南北,汉(口)施(岗)公路和滠(口)阳(逻)铁路横贯东西,西行的巨龙大道在五通口镇区与汉施公路相对接,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连接汉口和阳逻经济开发区的“黄金走廊”美称。拥两桥之便,长江天兴洲大桥坐镇其左,长江阳逻大桥雄居其右;临两港之利,22公里车程轻松抵达天河航空港,并紧邻阳逻深水港。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由此观之,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图表 1 武湖 交通便利快捷 地理位置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
此时,我们社会调研小队将关注目光投向开发建设成绩斐然的武湖地区。经过暑假期间不畏酷热地多次深入走访考察,在赞叹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余,也不忘肩负的重大责任,经过学习思考,抱建设性态度提出了些许见解,希望能有助于深化改革、提升实力,最终完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机 遇
早在2003年5月,在李市长、张市长等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武湖地区总体发展规划(2003——2015年)》。
图表 2 武湖地区总体发展规划 缩略图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武湖以展示会的筹办为契机,举全区之力推进“一主三化”示范建设,集中精力强化环境整治和现场组织,于2005年11月5日,凭借全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平台,成功举办了武湖“一主三化”示范建设展示会。通过文字总结、现场观摩、媒体推介,全方位展示了武湖3年来严格以规划指导发展、积极探索“一主三化”示范建设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各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普遍认同:实践证明了武湖“一主三化”发展模式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规划不谋而合,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普及性。从而达到了全面提升武湖“一主三化”的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的预期目的,为将武湖建设成为“武汉示范、湖北样板、全国知名”的国家级都市农业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链接: 武湖名片 与 “一主三化”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景点;
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
全市农村第一个“一主三化”示范建设试点;
全市两平方公里文明示范区创建试点 ……
“一主三化”指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
收集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度武湖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市区两级下达的目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各项税收2050万元,其中国、地税比上年增幅达30%;农工人均纯收入5380元,比上年增长11%。
随着实践的深入,武湖的外部环境更优、政策环境更好、内生性动力更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筹“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武湖迎来了“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依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武湖政府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武湖地区总体发展规划》作必要的调整修编以优化宏观布局。
(一)
链接: “一区四基地”
“一区” 即武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创建区,努力使之成为武汉的品牌、湖北的形象、全国的亮点。
“四基地” 即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
(二) 在产业取向上,突出优势和特色。
a) 以调整为主线,农业在优化中发展。主推玉米--红薯、地膜花生--饲料玉米、梨园套大豆等高效种植模式,扩大了西甜瓜、常年蔬菜园生产,结构调整面积达到11250亩。发展名特优套养5000亩,扩大网箱养鳝规模达
b) 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工业经济长足发展。精武食品工业园顺利建成投产,与此关联的华发羽绒、南极峰、明天科技等企业扩产增效,鸭产业链得到拉长壮大。新辰食品、金帆食品动工建设。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恒泰、新兴等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新增税收300多万元。据统计,全场中小企业发展到87家,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达11家,成为农场财力积累的重要支撑。以工促农格局基本形成。
c) 以服务城镇为主体,三产业快速发展。“盛世年华”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建筑面积
此刻,请您跟随笔者将目光聚焦在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活鸭养殖加工产业链。
武湖将逐步完善支柱产业连接点,力争做到环环相扣,层层增值。
① 渔鸭结合基地发展到500亩,搭建鸭舍80栋;
② 由大地等公司“四提供一回收”(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实行订单回收);
③ 明天科技加强鸭饲料的研发和生产;
④ 汉口精武公司增资扩建,新建2条生产线;
⑤ 华发羽绒扩建新厂,增强配套能力;
⑥ 南极峰集团、兴新服饰等扩大羽绒服生产。
图表 3 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活鸭养殖加工产业链 明天公司 精武公司 积极探索 华发公司 武湖服装企业 大地公司
生产优质饲料
生产系列鸭产品
渔鸭结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扩充鸭的养殖规模
加工鸭毛
生产鸭绒服装
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订单回收
活鸭养殖加工产业链
依据生态学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原理,形成了加工增值得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形式下,农户按照购销合同和专业分工从事生产,免除直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打交道所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而开拓商机的重任则转移给市场嗅觉更为灵敏的商务人士身上。这使得农户和公司双方的生产积极性均得到保障和激励,而基地作为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科学技术等生产元素的载体得以做大做强。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农副产品加工业则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它一端连接初级产品,另一端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既可保持和扩大农产品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以加工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产供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有效牵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区域规模经营和区域分工特色的形成。
潜藏 生态风险
然而细察之,笔者不禁疑惑,其源头——活鸭,隐约潜伏着某种程度的生态风险。
近年来,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亚洲各国爆发并迅速蔓延流行。
链接: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一般来说,禽流感主要在低温季节发生,而且治疗相当困难,因而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各国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属于严防死守的对象。
禽流感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感染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典型案例是香港1997年3~5月间引起的一次3个鸡场的禽流感爆发流行中,鸡的死亡率高达70%~ 100%。更为令人心肝俱寒的是,禽流感由于基因突变的缘故,传播已经跨越了原先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新闻报道出现了人类感染禽流感而致死的确诊病例。疫区为防控不得已采取措施,将方圆若干公里内的所有禽鸟一律扑杀消灭。又如上例,香港在1997年发生禽流感期间,共有6人死亡,当局下令捕杀上百万只家禽,最终得以有效避免疫情恶化。
医学专家警告,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而目前科学界对南北迁徙的候鸟是否为禽流感传播途径尚无一致定论。我国正加紧研制新型疫苗并加强疫情通报机制,重视国际间合作交流。为应对禽流感,某些地区推行为水禽注射疫苗,但似乎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测的,毁灭性的。
由此可知,活鸭养殖加工产业链的源头是相当脆弱、不堪一击的。倘若倚靠单一的活鸭养殖加工产业链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这得冒巨大的生态风险。试想一旦不幸,疫症传播肆虐,造成经济元气大伤、投资者信心受挫,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的。
对 策
针对以农产品为主导的第二产业,笔者建议,主动解决支柱单一、产品初级的隐忧更为妥当。这一重大问题,我们不妨将它置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层面上予以斟酌考虑。
链接: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的必然结果。
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初级单一的产业结构,积聚加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因为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一旦市场呈现波动反复的格局,譬如说原材料和能源市场发生大变化,整个产业体系将不可避免发生逆转,容易导致大起大落,无疑会对地区经济造成大冲击。
而产业结构的现状,正是建立在资源禀赋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之上的,是由自然条件、资源特点、经济基础等内在因素和生产力布局的外在需求相结合,经长期演进而形成的。
武湖国土面积71.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土地性质国有,土地平坦,地壤偏弱酸性,地下水位高,保肥力强,属1-2级优质农田。地面高程18~25米之间,平均高度22米左右,属高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平均无霜期259天,全年日照时数1540~2180小时之间,活动积温5138~5211摄氏度,小气候条件优越。
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我们既要承认其不合理性,又要正视其必然性,决不能丢掉现今优势去另觅优势,而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审视产业结构,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大趋势,顺应需求,精心决策,从而选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于适当时机逐步实现优化升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关键性意义。
以笔者愚见,引导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结构调整,尽可能避免使用行政手段在“多种什么,少种什么”上转圈子,应当充分运用市场化的经济调节手段,从特色农业及产业化经营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角度寻求出路,从市场最终需求出发,积极向外拓展发展空间。
具体建议有三:
(一) 严把食品安全关,强化市场准入机制,重视家禽牲畜的检验检疫环节,投放资源,设立监督监测实验中心。这无疑为深受假冒伪劣食品之害的消费者打了一剂强心针,吃上放心食品是消费者的热切渴求,从而形成差异化的营销战略。
(二) 承接上述建议,把握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尝试栽种绿色无公害污染的瓜果菜蔬,在营销网络的终端——市区内各大超市塑造优质高端的品牌形象,推广销售。
(三) 笔者试图强调的是花卉苗木栽培的广阔市场前景。
凭借中部崛起的宏伟发展机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龙头的经济增长圈实力大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审美观赏的要求提升,其市容市貌的绿化美化大有文章可做。可预见,街道马路的环保绿化、市政设施的点缀美化、展览会议的造景、园林艺术等都对花卉苗木产生旺盛需求,凭借武湖临近用户市场、优越的地理区位、便捷的交通运输、优越的气候、丰富的劳动力、得力的科研合作背景等诸多优势,满足上述不同层次需要、质量上档次的商品服务,肯定供不应求,大有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武湖农场2006年工作汇报》、《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2006年
[2]国家统计局 统计信息网
[3]武湖农场www.whwuhu.com [官方网站]
[4]风笑天《现代社会调研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新浪网_新闻中心_禽流感疫情
附 联系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 第59号信箱
林汉斌 收
Copyright © 2006 武湖调研社会实践小队 & 林汉斌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敬请尊重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