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过万美元没啥了不起


 

 

 

人均过万美元没啥了不起

 

吉林省珲春市委办公室  李世春

200719日)

 

    广州市政府官员不过是想表表发展经济的“功劳”,一句“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率先进入发达水平”,不想引来全国网友潮水般的质疑和批判。吓得该市统计局赶紧出来辟谣——“这种说法不确切”。其实,即使按常住人口算,广州2006年人均GDP也将达到8000美元以上,在全国地级单位中首屈一指,与台湾、韩国的差距已经有限。

    归根结底,广大网友的“愤怒”主要是针对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所伴随的两极分化严重问题,广州不过恰好做了大家“出气”的靶子而已。关于两极分化的根源,一些专家学者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仲大军先生在《我国低工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中明确指出:“垄断企业与资本和财政税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的三大寡头,他们三者合起伙来拿走了GDP和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正因如此,中国百姓作为“世界民工”的地位才会如此“稳固”。

    广州的统计数据有多少可信度,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全国的数据都一样,只是“水分”多少不同而已。然而不管怎么样讲,研究中国经济的人注定离不开这些数据,这也是我们的悲哀、时代的悲哀。抛开数据质量问题,应该承认,这些统计数字“大致上”仍然“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说广州的整体人均发展水平高于上海、北京,恐怕也不是特别离谱(按常住人口计,2005年京、沪、穗的大致人均GDP水平分别为5500美元、6400美元和7300美元)。

    人均过万美元其实没啥了不起。我翻看了一下“全国百强县”的资料,2004年,江苏昆山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当时却没引起什么议论。经过二十七、八年发展的积累,近几年以及未来一段较短的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质变”的阶段。据初步预计,2006年全国人均GDP将达到2000美元以上,比2001年翻一番。未来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人均收入每5年翻一番将不是什么难事,其他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人均过万美元没啥了不起,关键还要看当地的发展水平是否均匀。全国GDP最高的几个县(市、区)都分布在广东、江苏。佛山市顺德区甚至率先突破了千亿元大关。但是请注意,在2006年“全国百强县”中,浙江省入围的多达30个,山东省达22个,比江苏、广东都多。事实上,粤、苏两省正是中国两极分化的缩影。两省都有一个发展水平极高的“超级核心区”,与此同时,又都有着大面积的贫困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州人均即使突破1万美元又有多大意义?粤北、粤西的老百姓还会以他们的省会为骄傲吗?

    人均过万美元没啥了不起,还有一条重要原因,那就是“唯GDP主义”的破产。我们的官员考核体系早就落伍了,组织部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否则,被人民群众所鄙视和抛弃的就不仅仅是“GDP”等数字,而更是那些“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公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