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你的商业精神丢了
文:曹培红
刚刚看完贾樟柯谈今天的商业大片和艺术电影的文章:大片中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很是感慨!
应该说,这篇出自冰点的文章比较清晰细致地谈出了贾的冷静认识,让我对他更多了一份好感。不过其文中谈到的对商业的一段话:但今天的年轻人基本上只认同于商业文化,这个是很可惜的。今天中国的商业文化,不仅包括大片,它实际上形成了对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和改造。说得严重一点儿,像细菌一样。
就在前天晚上,我在一个讨论会上一时间激情不能抑制。当时谈到晋商,我说,晋商之所以成就一代巨商,核心是什么,是文化,是精神。例如,晋商之所以从事商业是一种“以商入世”的情怀,那是何等磅礴的气势。试问当今的商人,有几个能够做到“以商入世”?
今天的中国,商业贿赂也好,所谓“富豪”丑态百出也罢,从根本上来说,相当数量的商人的商业道德败坏了,或者说,他们的商业精神价值体系就从来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商业精神缺位的时代!
这种缺位,值得我们警醒,需要我们迅速补位!
商业精神哪里去了?
商业是什么?马克思说,是交换。
商业是什么?中国人怎么理解,是互惠。
似乎,交换是赤裸裸的,互惠是人文的。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的交换概念是有规则的交换,而这个交换在现代中国传播后,干脆变成掠夺。如果说,西方的掠夺还是建立在对外国外族的掠夺的话,对于中国式交换来说,可怕的是对同族的掠夺。不用多说,我们都明白,前者如果说需要谴责的话,后者简直就是缺少唾弃和鄙视。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百年巨变之后,丢了很多东西。丢的最多的,就是人文素质。一旦现代商业发端,商人则全无了人文的基础,完全变成了掠夺的机器。
电影电视里温文尔雅的商人在现实中少了,消失了,我们更常见到的则是凶悍的以富豪面目出现的可怜的有钱人,更可怕的是,那些钱还多来自于对公共利益的瓜分。
为什么浙江商人值得很多人尊敬,因为人家是一点一滴自己做生意做起来的,干净的钱用得心安。而伴随着财富积累的过程,积累的也是对社会的理解和责任。
正如我常常说那些做出版社的人出了大把的营销图书而实际上自己的营销水平还很低一样,许多拍电影电视的人拍了历史中的高尚商人而自己常常离高尚商人还很远。
文化被商业了,商业却没了文化
几乎在20年前就在中国开始提倡的企业文化,大概是由一些文化人提出来的。但是,这个过程的诡异之处在于这些文化人其实是打着文化的旗号进入商业,于是,文化被商业了,商业却没了文化。
中国近几年对传统商帮的尊重和探询现象的背后,则是商人开始理性地对商业文化的回归,因为,一旦当大家回到过去商人情境中去,大家发现,那些商人怎么就那么有文化呢?
于是,自然不自然地,商业文化开始作为文化的范畴进入商人的视野。其中关键,是商人在寻求商业精神的家园。一个人,有钱是重要,但是,没有家园,那有什么都显得空洞和无所适从。
商业精神的核心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做商业,同样是要有一点商业精神的。
商业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我以晋商为研究对象,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以商谋生;二、以人经商;三、以商入世。
所谓以商谋生,是最简朴的道理。为人在世,生存是一定要的,因此,以商业来谋取生存的机会,是最质朴的,也是最基本的生存精神。
所谓以人经商,实际上是经商要以人为本。人是商业经营中的核心要素,一切商业经营应该围绕着人性来进行设计和管理,应该是服务于人的、促进人与人和谐共处的设计和经营,才是最美好的商业,也才是最长久的商业;
所谓以商入世,则是如考取功名以士入世一样,做商业要有身为社会一分子,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和理念,这不是崇高,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做成一分子,以商民身份为建设社会尽力。
如果我们的商人能够在心中存了如晋商一般的商业精神,那无价值的大片就不会出现,害的股民血本无归的黑资本也就不会出现,商人就不会以有钱的嘴脸到处耀武扬威。那样,社会才能和谐。
中国:你的商业精神丢了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