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重典”惩戒安然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安然神话的破灭,正好发生在2001年10月,也就是美国人遭遇911袭击之后的一个月,因此,有人比喻:安然事件是美国人在经济上遭遇的“911”。前者让美国人万众一心;后者则让美国人大失所望。
一、安然的泡沫神话
1985年,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天然气与内布拉斯加州的InterNorth天然气合并,成立安然公司。当时,安然只是一家普通的天然气管道公司,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1989年,安然开始展开天然气商品交易。从此,安然开始步入一条快速扩张与成长的神话通道。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安然公司的销售收入从59亿美元上升到了1008亿美元,净利润从2.02亿美元上升到9.79亿美元。
200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大排队中位列第7名,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16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
至此,在公司创建后的10多年中,安然最终构筑起了梦幻般的所谓“能源帝国”,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它集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交易、能源运输、电子商务交易及金融交易于一身,其业务遍及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总资产达620亿美元,并在《财富》杂志的调查中连续4年荣获“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美国大牛市中,安然身上一直笼罩着一层层的金色光环,安然成为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同时,安然也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身为共和党人,安然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肯尼思·雷是现任总统布什的重要捐款人,还与原副总统切尼称兄道弟。
二、安然的轰然倒下
2000年8月,安然股价大幅飙升至历史最高值90.56美元。
三、安然的罪与罚
安然原本是一家普通的天然气交易公司,或者说,它不过是成长较快、规模较大。但它的泡沫却鼓胀于一个特殊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大牛市中,浮澡与泡沫让安然高管怦然心动,于是,在鱼龙混杂中混水摸鱼。
安然重罪之一:自1997年以来,直至事发之时,安然公司大搞利润造假,大肆做假账,虚增盈利将近6亿美元,而且参与故意造假者之众,上至安然首席财务官,下自公司财务主管、出纳,外加会计师事务所高管等。
安然重罪之二:内外勾结,操纵股价,从中渔利。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吉林一边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一边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没有离开董事会,就不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安然重罪之三:激励股权暴利,养老金股权巨亏。安然的倒闭,不仅重创了股东,而且直接导致了5000多雇员的失业以及最少10亿美元的养老金(即企业年金)损失。该公司29名高级主管在股价崩跌之前已出售173万股股票,获得11亿美元巨额利润;而该公司的2万名员工却被禁止出售大幅贬值的股票,使他们投资于该公司股票的退休储蓄金(企业年金)全部泡汤。
安然重罪之四:明知大事不妙,董事长与CEO准备随时开溜。2000年12月,安然宣布:总裁兼首席营运官杰弗里•斯吉林将于2001年2月开始接替肯尼思•雷的CEO之职,雷将继续留任董事长一职。股价上冲52周最高价84.87美元。2001年8月,斯吉林在上任CEO仅6个月后辞职,雷再次被任命为公司CEO。
安然这一重磅“炸弹”,对于美国人来说,它的杀伤力绝不亚于911世贸大厦的倒塌。历经五年不懈的司法调查与审判,现在终于尘埃落定。对于安然的重罪,美国人不惜采用重典,以重罚作大戒。
至此,安然事件所有涉案人等也各得其所:包括前安然首席财务官、财务助理、会计主管、出纳、投资部主管、前安然宽带CEO、四名前美林公司高管、三名英国投资银行家等,刑期12个月至6年不等,并同时处以罚没相应现金及财产。此外,安然事件直接导致世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破产;受安然丑闻牵连,JP摩根公司和花旗集团将分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1.35亿和1.2亿美元的罚款。
(注:有兴趣者,请看作者撰写的另一篇文章“中国上市公司须以安然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