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察:3G带来产业冲击波


3G时代千呼万唤即将来临,它将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中国运营商们如何才能突破全球3G苦苦挣扎在盈利边缘的困局?设备商们如何大显身手,在中国嫁接他们在海外的辉煌?该如何构建紧密的3G产业链,并策动产业链条上各利益团体之间的良性竞争?

产经观察:3G带来产业冲击波

来源:中国企业报2007125

/于清教 

2006年12月4日,被誉为国际电信界奥林匹克的世界电信展在香港举行。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香港电信展上明确表态,中国将很快发放3G牌照。在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已经走过漫长的储备期阶段,即将迎来黎明。从设备制造商的研发与生产,到移动运营商的建设与运营,再到终端用户的应用与认可,3G产业链正在形成,3G牌照发放将迅速在几年间拉动上千亿元的投资规模,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营销渠道,无数新的机会在等待着开发。

3G冲击波一:技术标准与应用软件领域将战事不断

在3G技术方面,标准之争无疑是最大的蛋糕,谁最先拥有标准,谁就拥有了竞争主动权。在WCDMA(欧洲)、CDMA2000(高通)、TD-SCDMA(中国)这三把开启3G时代钥匙的标准之争中,从开始的自由竞争到最后的寡头竞争将成为3G发展的必然。因此,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TD-SCDMA能否在3G技术标准争霸中抢占一席之地备受关注,而TD-SCDMA的价值在于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迅速繁荣,尤其是我国企业在软件、芯片、集成电路等领域的话语权。

对3G手机来说,最关键的软件当属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因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决定着用户购买后的使用体验和品牌忠诚度。而在应用软件领域,从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角度看,如果不能解决用户浏览或介入系统的快捷性和便利性,3G手机将徒有虚名。

  

3G冲击波二:手机语音服务逐渐消亡,SP转向Web网站

受3G时代不利影响的行业现在可以预见的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手机语音服务面临生死存亡之忧;另一个是Wap网站逐渐消亡,SP(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向Web网站。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年度财报说明,目前过分集中于传统语音业务已经使行业增长乏力的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在3G正式商用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3G和目前的2G语音服务将会并存,相互补充,但我国3G用户2010年将接近2亿,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单纯基于传统的手机语音服务将像几年前的传呼业一样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到了3G时代,Wap能做的事Web同样也能做到。所以,在Wap网站被3G浪潮迅速淹没后,SP转向Web网站就成为必然。创新出一种新的渠道平台或者通路,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和竞争,则是3G时代对SP们的新考验。

            3G冲击波三:电信运营商被迫进行维新变法

从整个3G时代全球电信运营来看,3G时代有不同形式的新的运营商大量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使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充分。新的运营商进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本国的固网运营商或者其他运营商获得了牌照进入了3G市场。第二种,国外的运营商进入,比如和记黄埔进入英国、意大利等市场。第三种,移动虚拟运营商,在3G市场移动虚拟运营商数量增多,获得3G牌照运营商有4家,获得移动虚拟运营商牌照有7家之多。

在3G中,电信运营商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寻找杀手应用(能吸引用户并获利的关键性应用)便成为了移动运营商决战的关键。

3G的典型应用包括九大方面,分别是:数字版权保护、移动流媒体、手机电视、移动即时通信、PoC、远程监控、视频编解码、RFID、高阶矢量汉字。目前这九大应用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进情况不尽相同,真正能引爆3G的杀手级应用似乎仍不明朗。因此,中国电信运营商们要在3G市场安身立命,要突破全球3G苦苦挣扎在盈利边缘的困局,就必须进行维新变法

3G冲击波四:设备生产商进入自我救赎时代

日系手机企业在中国市场全线败退之后,国产手机寒冬似乎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不少厂商寄希望于3G,理由是在3G到来之后,中外手机企业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事实是,国产手机厂家中除中兴、华为在3G技术的积累上相对成熟,并在国际3G市场屡有斩获外,绝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家在即将到来的3G面前仍然是一片空白。

如果近期上马3G,那么国产手机不是谁能活谁不能活的问题,而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是中国邮电大学教授、知名电信专家阚凯力教授在国外专家做出3G上马国产手机不到10家存活的预言后对国产手机、对3G施加的更恶毒的诅咒。无疑,技术的变迁和升级将给目前手机设备制造商带来新的行业洗牌。

【名词解释】

3G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手机能够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及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目前,国际上3G手机有3种制式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和由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

[名家点评]

谁是3G产业链的维护者

/于清教

3G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演进和服务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产业格局和游戏规则的变迁。在3G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刻,如何构建紧密的产业链,并策动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是各利益团体面临的新挑战。

而其中,运营商整合产业链、构造生态系统的能力决定着3G业务发展的状态。由于3G产业的商业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传统话音服务之外的范畴中,因此运营商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主导者,更是培育、营造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发展演化的力量。而整个生态系统的商业价值是产业各环节共同创造的,更多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整体能力。

众所周知,在2G时代,手机终端生产靠厂商,销售通过代理商渠道。因为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以语音为主,所有的终端都能满足这种简单业务,运营商只提供承载各种移动通信业务的无线通信网络。

但在3G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3G移动数据业务运营的产业价值链变得复杂起来,迫使电信运营商转变传统的依靠出售通道和接入资源的模式,建立新型的体现移动数据业务性质的运营模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首先,3G数据业务的推广和手机终端的支持有密切联系,要求运营商根据业务推广需要实现手机终端的定制。其次,定制终端的前提是运营商采购(至少是一部分)终端,继而介入终端销售环节。最后,3G提供的移动数据业务不是由运营商一家独立开发完成的,因此,运营商必须与内容提供商建立联系。这就要求运营商从内容开始考虑,从最终用户的感受来决定怎样开发3G业务,即要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要具有高超的产业链管理能力。

3G时代,手机零售能力将成为运营商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因为移动运营商的介入而发生变化。这将强化运营商对产业链的主导作用,运营商将进行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即:前向整合手机销售,后向整合手机研发与生产,整个产业的生产与销售模式将发生变化。

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分、新产业环节的滋生、价值链的延伸和各环节相互依附性的增强,3G经济生态系统的利益分配机制也相应重构。在2G时代,运营商独自创生并独占绝大部分市场价值的模式被颠覆,运营商虽然仍然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市场价值回报,但相当部分的利益将被分配给内容开发商、业务提供商、销售渠道等环节。

[作者系著名整合营销专家,任多家著名企业集团营销传播策略顾问/专家]

     

 

来源:中国企业报2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