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普遍有着投资的习惯,这得益于美国资本回报率较高,未来有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逐步富裕起来了,相当一部人也开始追逐时尚,买房、买车、买奢侈品、出国旅游,其背后反映的是国人亟需引进一种新的消费投资理念。
美国人的消费主要有二大块,一是买房。目前美国有7320万户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占美国家庭数量的68%左右,所以购买房屋是美国人的梦,也是美国人的主要开支。一般一个工薪家庭需要将收入的35%到55%花在这个梦上。我国城市居民买房,至少在大体趋势上和美国是一样的。还有一大块是日常生活开支,就是每个家庭一个月的衣、食、行、保险,以及电话、电、气等费用。不要小看这笔数额往往只有几十美元的费用,在美国申请信用卡乃至移民办身份时,经常需要该费用的账单来验明正身,因此美国人可以拖欠信用卡公司上万美元,却不愿拖欠这笔费用,一旦拖欠,不仅会给自己的信用带来极大的污点,弄不好再给你来个断电断气,你的日子就难过了,在这方面国人的消费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剩余的钱除了在银行放一些足够几个月日常开销之外,其余的便拿来投资。
美国的金融投资产品很多,比如短、中、长期的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上市公司债券、房贷债券,外汇、股票、期货、期权、共同基金,以及投资保险等等,应有尽有。居住在乡镇的人比城市的人更喜欢投资,60%的“乡巴佬”会把钱投入金融市场,而城里人只有不到50%的人会这样做,这是因为美国中、上阶层大多住在郊区。美国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是白人,他们基本年收入在5万美元到8万美元,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有大学以上的学位,而且消息灵通,基本上都会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经常看晚间新闻,并且使用互联网来收集信息。现在我国为百姓提供的投资工具,足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还比较少,基金算是比较成熟的。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基金的年收益一般在10%---15%,相比银行储蓄、债券、信托等金融工具收益要高得多,再加上基金是复利投资,财富增值效应应将被显著放大。比如,把10万元投入到基金中,按年10%的复利增长,30年后这笔资金将达到174万元,只要有耐心,每年节省下来几千元钱,放在基金里面,在复利的作用下,就能使个人有退休时轻松累超过100万元的财富。在美国等发达金融市场,全部个人的基金投资要高于银行贷款。因此,我国的基金市场要成熟发展,按《证券法》、《基金法》的规定,信息披露要透明,每个季度公布一次持仓情况,基金持有人每天可以通过电话、上网浏览、手机短信等方式获得当天的净值变化;同时也要加强对基金的管理,杜绝基金坐庄、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等弊害。目前我国经济以每年19%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等股市场制度性障碍已经排除,今后将有越来越好的企业选择在国内上市,这就为基金的发展打牢的基础。我国的第一个投资基金问世于1991年10月,是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共有53家封闭式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301只基金,其中封闭式基金有53只,EIF有5只,其他开放式资金243只,规模也由最初的3500万元到20亿元,可以预见21世纪中国证券市场上将是基金与股票双足支撑的局面。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以各类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一般占75%的比重,我国基金市场发展与完善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建立起来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每个中国人轻松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选择基金“投资专家”理财,也许会和美国人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投资基金,也要规避风险,首先要注意各种基金信息,基金公司每日都会在监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上公布净值,还要关注基金的中报、年报、基金市场指数及各类基金的升降名次情况。判断一家基金的标准,一看看该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投资管理能力,三是看产品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