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没写东西了,这半个多月我一直在观察,观察并验证我之前的观点是否正确。通过这几天大盘指数及个股的表现来看,我认为,我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主要的偏差在于指数这一波是大幅创新高,而不是我之前判断的以微弱的力道艰难创新高,这主要原因是主力机构利用了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大炒大盘权重指标股,而这些权重股的大涨直接造成了指数的的大幅上涨,如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以及新上市的中海油服、中国神华,周涨幅分别达到15.73%、22.70%、13.81%、29.45%和35.47%。但是对于手中没有持有这些大盘指标股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损失应该说是比较惨重的,大部分股票除了国庆长假前后的两个交易日稍微有所表现,之后的几天基本上是一路下跌,周5更是惨不忍睹。而周五恰恰是党的十七大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变盘的时间与我之前点到的基本吻合。
为什么大盘会在17大前出现剧烈震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投资者预期17大会制订并出台严厉的紧缩政策,以抑制高涨的通货膨胀预期。昨天央行公布的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13%的高位,相信将更加加强了投资者的这一预期,近期出台更加大幅度的加息政策几乎不可避免。
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上,还有一个相当不利的因素是,股票供给在不断的增加,而资金供给却没有这么迅猛,反而是不断新批准的QDII和即将放行的港股直通车将释放掉一定的流动性。一方面,是新股(包括不少大市值新股)的不断发行,以及越来越多的非流通股股东在股份获得流通权后的减持,使市场中的股票供给压力在增大;另一方面,从9月中旬起,证监会即已暂缓新的A股基金推出,但QDII的审批和发行速度却从9月底开始加速,A股新开户数的变化同样反映了流入趋缓的特征(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10月份的前三个交易日A股新增开户数维持在20万上下,这一数字并未随着股指的上涨而上升)。供求关系短期内有可能就将转向供大于求的状况。
近期一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是,对于“股神”巴菲特和“超人”李嘉诚在香港市场上不断减持中资股套现的行为,国内不少所谓的“股评家”甚为不屑,认为他们的减持不足以撼动这些股票的上涨趋势,我甚至还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家伙大言不惭的说巴菲特这几年做得不怎么样,在美国排不上号。我就不懂了,对于一笔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难道那位仁兄有本事都买在最低点抛在最高点?那他岂不是成了史上最牛散户?没有操作过大资金的人,永远不懂得大资金运做的规律。巴菲特是以长线的“价值型投资”闻名于世的,而所谓的“价值型投资”也让国内不少机构和个人时常挂在嘴边。这一次巴菲特对于中石油的“价值投机”,让我们见识到了大师的另一面。
与巴菲特们在香港市场上越抛股票越涨类似的是,A股市场上的一些“大非”在股票获得流通权后,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而且股票也是越抛越涨。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应当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毕竟,对于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我相信没有几个投资者敢说他比这个公司的控股股东还要更了解。若连控股股东都在抛了,说明这只股票的价格已经高了,至少是应该远离它的实际价值了,我们还不断地去追捧,简直是在刀口舔血。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们买大股东抛掉的股票还能赚大钱,那就是这家公司被收购了。我想大家碰上这等好事的概率,应该跟彩票中奖差不多吧。
好了,一扯又扯远了,最后简单说说我接下来几天的操作策略。我现在手中除了还有部分华夏银行(600015)外,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股票都已经抛光了,600015也打算在近期处理掉,空仓等待一切政策的明朗。有消息说中石油将于22日路演,11月初发行。我想在这之前,市场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投机机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