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龚如心遗产看分配财富的人生智慧


  无论穷人富人,都有生命走到尽头的一天。富人比穷人多一重顾虑,就是如何分配自己的遗产,可以惠泽属意的人,及避免引起家族不和。不过,有些人即使立下遗嘱,也未必能够完全避免后人争产。有愈来愈多富人的做法,是在生前成立信托基金,指定财产的分配和运用方式,交由专业人士负责管理。这样的做法,透明度高,家族成员心中有数,可以减免不少争拗。

  这种安排的表表者,莫如美国“股神”巴菲特。这位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二的巴郡公司大老板,在有生之年就安排好资产分配,去年宣布逐步把自己拥有的巴郡公司股票,捐出八成半,当时市值约二千四百亿港元,给全球首富微软主席盖茨夫妇成立的慈善基金,自己只保留巴郡百分之五的股份,其余股份则分别交给四个由三名子女与亲属管理的信托和慈善基金。

  巴菲特此举,毋须等到死后才行善,分给子女的财富,套用他的说话,“足够让他们去干心仪的工作,但不足以让他们游手好闲。”各人所得清清楚楚,又有专业财富管理人协助,避免财富被挥霍殆尽或者投资蚀清。

  富有人家的遗产庞大,争产案特别哄动,但如何处理自己有生之年用不尽的财富,是大部分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巴菲特白手兴家,投资固然精明,不少人也希望从中学习累积财富的窍门。理财不只是累积财富,亿万财富并非快乐的同义辞。巴菲特除了投资有道,在运用财富和分配财富方面,也做得井井有条,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