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丝绸


苏州丝绸人人这样比喻:苏州上东方的美女,丝绸便是她的霓裳;苏州是人间的天堂,丝绸就是天堂的彩霞。至少在`4700年前,太湖流域有人们已能养蚕取丝织纤。春秋战国有“吴地贵缟”、“争桑之战”的记载,说明吴地的蚕桑生产已十分发达,并成为主要的产业。至唐、宋时代苏州已是中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和主要的丝绸贡品产地之一。宋、元、明、清时代,苏州还设立了应奉局、织造局、织造府等机构专管丝绸织造。在16至18世纪苏州丝绸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为国内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有地方和行业。当时丝织业手工作坊发展迅速,有所谓“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丝绸产量倍增,号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特别是吴江盛泽镇为“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产销巨镇。苏州丝绸远销海内外,吸引了远近客商,苏州也成为“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它促进了苏州经济的繁荣,同时还为苏州发展刺绣、戏衣、服装、制扇以至国画装裱等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