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央企整体打包起跑 不怕涉嫌“垄断”? 


  从2005年首次提出“央企整体上市”的概念到现在,已经3个年头了,可是整体上市还是没有实现,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是“央企”的缘故。因为央企的特殊身份,和比较大型的规模,想要一下子整体上市,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大量与上市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及并购,甚至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布局,所以,相关负责人肯定会慎之又慎地考虑这个问题,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但是,我们在考虑央企的一系列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央企的各个优点集中起来也会是央企的最大缺点。

  毋庸置疑,央企的“整体上市”与其资产的注入、重组密不可分,加上联合重组形成的“整体上市”,所有这些行为几乎都会与“垄断”打上擦边球,如果国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明确说法或政策倾斜,整体上市的完成时间表将有可能继续向后推移。这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一旦被贴上“垄断”的标签,结果不会太乐观。

  不过,有一点是不用担心的。那就是,整体上市的30家央企名单,肯定不是国资委改革局自行制定的,应该出自国务院之手。这样,如果国务院确定哪家公司必须要进行重组、要整体上市,其他部委基于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审查也不过就是一种形式,不会形成真正的阻碍。

至于怎样将整体上市与“垄断”拉开距离,则是当局者要用心考虑的问题了。可以预见的是,央企整体上市后的前景肯定一片大好,否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