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真的姓“公”了


    在十年前开始的公交市场化尝试全面受挫之后,北京公交重新选择了公益性的发展模式。北京市政府开始斥巨资修建公共交通设施,并降低公交车票价,此举不仅减轻人们出行负担,也将改变北京的“首堵”形象。

   在前一阶段泛市场化的影响下,相当多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都瞄向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教育、医疗、公交等都走了不少弯路,引起不少社会弊端。如何掌握事业发展和产业推进的平衡,让更多的群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也是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