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何察呢?有五事七计,用五个方面的七个条目来进行比较,哪五事呢?
道、天、地、将、法。首先是道,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是上下共同认定的一种东西,为此可以致生命于不顾,这就是道,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还是简称共军为好)为什么能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最后解放全中国,还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主要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军有一位中将叫刘培雄,从抗战时期加入国军,一生中与共军交战无数,一直打到最后一仗――台澎金马保卫战,最后以中将军衔退休了。他始终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军这么强大,却输给了共军,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三年中,国军被共军消灭了正规军一百八十三个军、五百七十二个师、五百五十多万人,非正规军一百多个师二百五十多万人,共计八百多万人,被俘及战死将领一千六百八十八位。他退休以后立志要以此为研究课题写一篇博士论文。他以军人的意志顽强温习赴考,在六十八岁的高龄考上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再用八年时间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出版了《毛泽东战争艺术》一书。上半篇写理论,下半篇写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国军输给共军主要输在精神力量方面。
朝鲜战争我们跟美国人又打一仗,战争结束后双方都说自己是胜利者,美国教科书上至今都说美军打赢了朝鲜战争,因为美国夺回了南韩,我们至今都说我们打赢了朝鲜战争,因为我们夺回了北朝鲜。当年美军从南部海岸打到三八线,又打到鸭绿江边,而我们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所以双方都自己赢了。1986年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当年的美军驻朝战史分遣队队长贝文?亚历山大出版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的著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承认了美军的失败。他在前言中写道:“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不同:北朝鲜人公然进行侵略而被挫败;红色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而获得胜利。”美军军事上历史上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败仗就是朝鲜战争。另外一个小事可以佐证:美国所有的战争故事片里面没有一部关于朝鲜战争的题材。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军的后勤人员与战斗人员的比例为13:1,而我军为一比二百,美军是全机械化部队,一个师拥有联络飞机22架,汽车3800余辆,坦克、装甲车184辆,大口径火炮959门,无线通讯机1688部;而我军一个军只有100辆汽车,520门小口径火炮,无线通讯机69部。在物质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为什么能够打胜战?当然也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一点敌我双方所见相同。
是否只有物质力量弱小的一方才认为精神力量重要?美国海军陆战第十九任司令官葛雷将军写了一本《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略指导》,书中写道“无形力量(即精神力量)对战争本质和最后结果的影响却超过了有形力量。我们并不贬低有形力量的重要性,因为在战争中有形力量可以给无形力量带来重大的影响。例如我军以火力攻击敌军所造成的最大冲击通常并非实际摧毁了敌军多少有形设施,而是其有形设施遭到摧毁后导致的无形力量的丧失。”美军是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强大的军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又是美军中最精良的部队,它对精神力量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高于物质力量,这篇著作字数不多,简明扼要很精炼,但通篇贯穿了精神作用的主题。
因此,战争的弱方与强方,战败方与战胜方都共同认为精神力量是巨大的。
道、天、地、将、法。首先是道,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是上下共同认定的一种东西,为此可以致生命于不顾,这就是道,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还是简称共军为好)为什么能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最后解放全中国,还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主要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军有一位中将叫刘培雄,从抗战时期加入国军,一生中与共军交战无数,一直打到最后一仗――台澎金马保卫战,最后以中将军衔退休了。他始终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军这么强大,却输给了共军,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三年中,国军被共军消灭了正规军一百八十三个军、五百七十二个师、五百五十多万人,非正规军一百多个师二百五十多万人,共计八百多万人,被俘及战死将领一千六百八十八位。他退休以后立志要以此为研究课题写一篇博士论文。他以军人的意志顽强温习赴考,在六十八岁的高龄考上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再用八年时间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出版了《毛泽东战争艺术》一书。上半篇写理论,下半篇写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国军输给共军主要输在精神力量方面。
朝鲜战争我们跟美国人又打一仗,战争结束后双方都说自己是胜利者,美国教科书上至今都说美军打赢了朝鲜战争,因为美国夺回了南韩,我们至今都说我们打赢了朝鲜战争,因为我们夺回了北朝鲜。当年美军从南部海岸打到三八线,又打到鸭绿江边,而我们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所以双方都自己赢了。1986年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当年的美军驻朝战史分遣队队长贝文?亚历山大出版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的著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承认了美军的失败。他在前言中写道:“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不同:北朝鲜人公然进行侵略而被挫败;红色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而获得胜利。”美军军事上历史上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败仗就是朝鲜战争。另外一个小事可以佐证:美国所有的战争故事片里面没有一部关于朝鲜战争的题材。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军的后勤人员与战斗人员的比例为13:1,而我军为一比二百,美军是全机械化部队,一个师拥有联络飞机22架,汽车3800余辆,坦克、装甲车184辆,大口径火炮959门,无线通讯机1688部;而我军一个军只有100辆汽车,520门小口径火炮,无线通讯机69部。在物质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为什么能够打胜战?当然也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一点敌我双方所见相同。
是否只有物质力量弱小的一方才认为精神力量重要?美国海军陆战第十九任司令官葛雷将军写了一本《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略指导》,书中写道“无形力量(即精神力量)对战争本质和最后结果的影响却超过了有形力量。我们并不贬低有形力量的重要性,因为在战争中有形力量可以给无形力量带来重大的影响。例如我军以火力攻击敌军所造成的最大冲击通常并非实际摧毁了敌军多少有形设施,而是其有形设施遭到摧毁后导致的无形力量的丧失。”美军是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强大的军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又是美军中最精良的部队,它对精神力量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高于物质力量,这篇著作字数不多,简明扼要很精炼,但通篇贯穿了精神作用的主题。
因此,战争的弱方与强方,战败方与战胜方都共同认为精神力量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