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商人
文/红智博
“为什么无数的公司拥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少数的公司获得持续?”我问过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你企业是靠什么取得的成功?大家给了我很多答案。有的说靠机会;有的说靠投资; 有的说靠项目。没有一位企业家说出我希望的答案。“我还没成为世界500强,我还不能算成功。”相反,很多企业家不总结自己,还抱着曾经的艰辛创业经历得当作辉煌。
很多企业家介绍自己经历的时候都会洋洋得意的介绍自己的成功故事或者介绍自己艰辛的历程。他们希望什么呢?希望被了解得到认可。更让我失望的是他们还把这些故事和历程总结成文,变成企业文化让员工共勉。如果说给外人听听也就算了,靠这些心算的故事就能激励员工了。我不敢苟同。
企业家是什么?是商人,不是作家,更不是村长。作家靠作品的共鸣引起别人的思考而有价值换得回报;村长靠帮助村民而取得大家的信任实现价值来取得回报。商人靠什么?靠产品实现价值与客户换取回报。作家考虑得更多的是作品的共鸣,村长考虑更多的是帮助村民。作为商人应该考虑什么呢?是产品能否转换成价值更高的价值。
我还问过许多企业的高管,产品是什么?高管们有很多回答,有的说是汽车,有的说是电脑,有的说服务------。我相信还有很多答案。这个答案只能说60分。要成为世界500强一定不是用60分的答案向全世界市场交题就能达到。我相信,如果满分100分只有拿出120分才有可能成功。和120分相差的60分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如果说汽车是产品的话,那么销售汽车的过程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呢?采购原材料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呢?研发设计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呢?技术支持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呢?售后维修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呢?认真想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很早年间,我去一家小名气的企业应聘。老板考了我一个问题让我多年难忘。如果你创业,在充足的资金、优质的项目、得力的伙伴这三项条件中只给你唯一的满足成功的条件。你会选择那项?虽然,我当时选择了“人”这一项,但却说不出为什么。
现在看来,要想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成为500强就必须拿到120分。仔细考虑你会发现要取得120分一定是每个员兢兢业业的自己手里的工作并且拿到结果。然后,靠企业的运做平台把每个人完成的小结果汇总成一个大的结果和客户去交换回报。 如果每个人不用商人的思维拿出结果,那么企业就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大结果给客户,那企业一定不会拿出100分甚至120分的结果给客户。企业一定不会持续!这就要求每个员工用商人的思维经营自己用结果价值交换回报。
“作为员工,我们不要盯在企业给我们多少钱上。你觉得不值,就请离开企业。只要我们还在企业一天,我们就要提供结果。只要你接受这分工作,不管薪酬多少,你要用相同甚至更多的结果来交换这份薪酬。否则,就是在剥削企业。所有亏损的企业,一定存在着无数剥削企业的员工,否则如何亏损呢?如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结果,而企业由于决策或者管理导致亏损,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在剥削员工。”
商人的思维一定是平等交换的。企业和员工一定是互为交换的商业关系。这是企业和员工必须认识到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企业建设团队的基础。除非你不是企业,不是商业行为。运用企业文化管理团队的手段也一定是商人交换的思维。用企业的艰苦创业故事和交换不了什么实际结果的。苦劳和功劳的故事只能当作一段回忆品位罢了。
在《首席执行官》电影中,厂长叫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员工砸掉76台不合格的冰箱时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心."我们用的是德国的生产线,指导我们的是德国专家,为什么在德国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到我们这就生产成了2等品,3等品和次品.我们比他们差什么.凭什么中国人把好的出口我们用次品.难道我们天生就贱.我们差的是思想,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信念."当初,海尔强调了这种商人思想,所以,海尔获得了成功。我们常认为差不多,大概其,也许---是很正常的.在思想之中就注入了这种种子,也是我们需要调整的思想.这也是很多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主要原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在发展了5000年的文明历史以后突然发现在21世纪我们落后了。这是现实不得不承认,但是并不可怕。从本质上看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差的是这种用商业的结果交换价值的思维。我不反对企业与员工与社会产生感情。但是一定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发生的。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商业上没有同情。如果有同情,一定是企业拼命的赚钱以后在回报给那些需要钱的人。像蒙牛给全国1000所小学生无偿送奶;像香港企业家霍英东捐献出自己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员工一定是在作足自己的结果价值后,才有可能考虑帮助别人。作为企业只有遵循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同情某些员工。这就是企业家和员工作为商人应当的共同遵守的商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