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必须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形势的演变而作出调整和变化。凡是不能产生新效益或给企业带来新活力,甚至阻碍企业发展的
从管理学角度看,民营企业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六种,我形象地概括其为“危机六伏”,我们只有逐一努力克服才能不断捕捉和寻求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才能让“死模式”复活或重生。
民企六大生存与发展危机
战略危机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战略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愈显重要,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没有优势资源,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导致规模不经济。
组织危机 组织危机指组织规模过大,效率低下,组织结构与企业
财务危机 由于民营企业在投、融资上的
人力
市场运作危机 企业市场运作中常常遇到的危机有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和信誉危机。如企业产品引起的事故及其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当从而被媒体曝光,造成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拒绝购买该企业产品,使企业在市场中陷入困境。
信息化滞后危机 中国企业能否有效使用IT,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存活,能否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得到壮大。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的效用,体现在管理模式的改变、成本的降低、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在对客户信息了解基础上竞争方式的改变,业务组织模式的改变等等。可见,过去IT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而现在IT必须是一个系统,要适应战略的发展。很多中国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IT在推动商业创新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最明显的是,随着客户需求变化,产品生命周期开始缩短。只有建立一个统一和动态的信息平台,才能实现先进的业务模式。IT将是中国企业建立适应性的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
“死模式”复活或重生的六种途径
增量扩展 即通过量的增长扩展现有商业模式。在原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将业务引向新的地域、增加客户数量、调整价格、增加产品线和服务种类等等。这些都属于通过量的改变,在原有商业模式基础上增加回报。
更新特性 即更新已有商业模式的独特性。这种途径注重更新的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借以抵抗价格战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创新产品赢得客户,定期不定期向市场推出突破性产品,把向客户提供的价值从尖端产品转移到了值得信赖的服务上,以此提高企业竞争门槛。利益盈利来自源源不断的产品升级和周到细致的服务。
复制开拓 即在新领域复制成功模式。有些情况下,企业用现成手法向新市场推出新产品,等于在新条件下复制自己的商业模式。
并购赋新 即通过并购增加新模式。相当多的企业是通过购买或出售业务来重新为自己的商业模式定位,有的企业经过几番兼并收购,当初的商业模式已不复存在,但新模式赋予了其更新的更大的商业机遇。
局部放大 即发掘现有能力,增加新的商业模式。有些企业围绕自身独特的
根本再造 即完全抛弃原有商业模式,根本性转变战略格局。这种情况一般在IT业尤其多见。此举意味着对整个企业进行改造,从组织、文化、价值和能力诸方面着手,用新的方式创造价值。一些公司的产品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锋芒,变成了附加值不高的大宗商品。决策者因而企图向上游或下游延伸,或者从制造业转向提供服务或解决方案,此时它们所面对的挑战就是根本再造商业模式。但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决策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