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时评:私营业主想进两会,投机!


 

原文:调查称近三成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链接:http://news.xmnext.com/domestic/zonghe/2007/10/30/948088.html

文摘:近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的《1993—2006中国私营企业大型调查》出版。该书指出,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利益特征,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层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次的调查中,28.8%的私营企业主认为“争取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最为迫切。从最近一次即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利益特征。高达70.8%的私营企业主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私营企业主在社会生活中,注重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高达50.5%的私营业主认为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做一名社会贤达”,这也可以说是坚持“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理念的一种延续。

评论:有意从政,本意在商

    有三成私营业主想进两会,是对政治本身感兴趣吗?从文中所报道的私营业主的第一心愿是“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来看,私营业主想进两会,本意不在政。它让我们看到了私营业主的功利心、炫耀心和投机心。
    我们国家的两会制度由来已久,但是,两会代表的作用却更多地体现在形式上。人代会代表应当充分地反应民意,对会议提出的各项议题有自己的主见和认识;可是,每年人代会的前后,当记者采访人大代表时,我们听到的却是千篇一律地叫好声,似乎开会不是为了议而是为了赞。政协委员中,有不少的社会名流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但是,他们对国家事务的建言献策却非常地有限;政协开会时,我们甚至会听到某些明星委员随便不到场的报道。可见,目前两会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多地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
    既然这样,私营业主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两会代表的招牌呢?我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在中国,无论人和事,政治评价向来是第一位的。就像许多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一旦被推上了劳模的位置,立刻就身价百倍,巡回全国做报告的道理一样。不管是搞专业还是干实业,多一层政治光环,他的社会地位和官方评价就要高很多。私营业主本着提升自身企业档次的考虑,出于“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想法,自然要想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亮度了。
    2、我们国家的企业,经常会受到来自两方面的麻烦:一是管理部门找各种借口吃拿卡要,把企业当成了唐僧肉;二是一些社会小人出于刮富的考虑,变着法儿地想从企业捞一把。如果企业主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企业的抵抗力就会强得多,来自上上下下的麻烦也就会小得多。
    3、私营企业需要大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和添彩,比如,贷款、拿到优质项目和工程等等。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越高的人,越有可能得到这种锦上添花的好事;反之,人微言轻,当大家争先恐后地都想得到一些优质社会资源的时候,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所以,出于自身企业发展的考虑,私营业主们就想通过两会代表的身份,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广的社会认可、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更好的社会评价,以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这才是他们想进入两会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