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陷阱彰显品牌(产品)广告传播误区
许广崇(高崇品牌机构[国际]CEO)
品牌靠传播,才有认知度的接受过程,才有品牌知名度的树立、提升和巩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众多品牌成功的昭示。
传播,老百姓的俗称就是广告。然而,并非所有广告传播都会得到很好、很高的回报,往往广告传播在创意、传达过程中,有时会走入一些误区,或者是创意人员的失误,或者是策划人员的掉蹄,抑或是决策人员的固执,皆此种种。
其实,任何问题,任何失误,我们都没有必要去追究责任,毕竟失误已经出现,已经成为事实。
那么,在这里,笔者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广告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陷阱。
陷阱1:高知名度获得高销售回报。知名度意味着购买?
一般认为产品、品牌知名度高,就会获得高销售回报。但这是一个并非必然的推理。如果注意观察,你会慢慢发现。一些所谓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的市场拥有率并不是绝对领先。
要知道,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的流程一般为:
初恋——吸引——联想——奢望——权衡——自信——实施——享受等8个心理阶梯。
那么,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必定是个人行为,不是外界强加的。
陷阱2:消费者的选择简单通过广告?
消费行为需求:对产品本身功能的需求/对产品品牌心理的需求/对健康的需求。要深入调研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媒体、时段、频率等。
陷阱3:不计成本的巨额广告投入。唯一手段?
要明白;名气不等于品牌,广告不等于销量,更不等于利润。
要追求产品功能和广告表达的合理结合,达到最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打动消费者,促使消费者实施购买。
陷阱4:广告长期有效。广告能无休止地提高产品的尝试性和购买冲动?
其实,任何广告传播,并非能无休止地提高产品的尝试性和购买冲动。影响产品销量的因素:应是广告支持/产品质量/服务形象/其他支持等的关联互动。
总之,企业在开展品牌(产品)推广过程中,广告传播最忌花钱赚吆喝,催花不结果。
如果只顾狂轰烂炸,忽视消费者的感受,反而适得其反,有时还会引发消费者的逆反心理和拒绝心态。
据有关数据,X中盖、X能钙的广告收益率仅分别为36%、30%,而广告投入不大,通过药店、超市促销等拉动销售的劲X钙的广告收益率却为65.50%。
传播需要合适定位、合理规划,特别是媒体选择、广告投放更需要审慎,避免走进一些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源损失。
摘自许广崇道和术系列之《私营企业道和术》。
[品牌专家-许广崇 小简]——
许广崇,署号许高崇,
中国年度100位优秀品牌专家
上海盟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
第三届中国管理大奖管理服务机构奖-南宁高崇策划咨询有限公司CEO
世界咨询师网CEO
美国认证协会中国营销专家培训认证讲师
人事部商务策划师培训认证特邀讲师
新华培训网培训顾问讲师
广东培训网高级培训顾问讲师
广西干部培训中心企业专家委员会成员
价值中国网专栏专家
博锐管理在线专栏专家
品牌中国联盟专家
阿里巴巴直播中心嘉宾
城甫医院集团首席品牌顾问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瑞士花园 银湖10栋B座802室
邮编:530003
电话:0771-3025139 13768275376
e-mail:[email protected] QQ:33023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