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香港看《色戒》


    为着看看李安《色戒》“被删7分钟”的玄奥,10月4日(20071004)我特意专程去了一趟香港,在旺角中心区百老汇影院,看了李安的原版电影《色戒》。匆匆去了,匆匆回来,没带走一丝云彩,却改变了过去我对李安粘粘糊糊性格的偏见。

    这是一个“抗日”故事。一群岭南大学的大学生逃难到未沦陷前的香港。在学校的暑假期间,通过一个香港人“老曹”,他们发现了一个汪伪的重要人物“易先生”。于是,作为一学生组织的“抗日”话剧社的几个学生,想到要有一个“抗日”的实际行动。他们中个个都是热血青年,而且纯洁无暇。这时,易先生已经上钩,被化装成“麦太太”的王雅芝迷住了。要达到刺杀的目的,作为“麦太太”的王雅芝却是一个处女之身。而“易先生”上钩的机会就在眼前,“易先生”诡计多端,如果在刺杀之前,突然向王发难,而王却是处女之身怎么办?正当观众为她担心的时候,这群学生也已经发现了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他们中有一个少爷,他是其中仅有的有过性经历的人——嫖娼的经验。于是,他当仁不让地成了这个“任务”的完成者。当他们有过几次性经历后,这少爷奇怪地问:我发现你已经有感觉了!王说:我不想和你谈论这个问题。

    一切好象顺理成章,精心布置的陷阱已经安排妥当:暗杀计划就等着易先生去西装店取西装的那一刻。这时,久等的电话终于响起,王雅芝狂奔着去接这个电话—— 一个欲置易先生于死地的电话!

    很可惜,一切就此崩溃!如狐狸一样狡猾,如猫一样警惕的易先生,这时正在奔往上海赴任伪职的飞机的舷梯上—— 一场精心布局的暗杀就如此令人尴尬地收场。而此时,汉奸“老曹”在这群学生撤离了装扮成“麦公馆”的寓所,终被几名学生所杀。

    这群热血青年的暗杀易先生没有成功,而付出的代价却要由这群青年人自己承受。王雅芝于是羞愧地狂奔而去。她离开了她的伙伴,回到了他父亲的身边。而此时,他父亲也已经死去。她寄人篱下,做过教师,又进学堂,忍受着学习日语的屈辱。

    其实,在他们酝酿着暗杀汉奸的时候,国民党的中统特务组织已经注意了他们。当学生们杀死了“老曹”的时候,中统终于找到了他们,并转战上海,然后费尽力气找到了昔日的战友王雅芝。

    最后,带着中统的任务,王雅芝又找到了易先生一家。并住进了汪伪的特务机关内部,与易先生一拍即合,并疯狂地做爱。就是这段内容成为以“大陆之大”,都越不过的“删除7分钟”。

    这是一个唯美的、唯性的描写镜头。按照剧情的发展,分为三段的以不同的做爱场面来展开,一层深似一层。美与性表达得还远远没有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但是其观赏性却也很可观。虽然在片中,可以看出,作为演员的汤唯,在感情上还是有保留的。

    我对这段性描写的理解是,作为导演的李安,电影首先是要具有观赏性。表现性与灵、灵与肉的冲突,其实也是把这种心理的铺陈的过程,作的一个象征性的交代。

    作为性描写,电影如何才能使人们能认识,以使之对人物合理演绎的一部分,这是关键。但是,把性爱镜头,纯粹作为一种合理性的演绎,也是违心的。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如何才能使性更美,在理解人物之时,同样也是一种对美的欣赏。人人不可能会遇到世上少有的女人,而电影却可以使每个观众达成这样梦想。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人们要看电影的原因所在。对于这点,我们无须讳言。还是说老实话才好。

    这个镜头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为了演绎好《不可撤销》莫妮卡贝鲁奇在演绎被强暴的角色时,选择的是真刀真枪上阵。为了表现性的美丽和神奇,著名导演在演绎《偷窥》中的母亲时,导演丁度马拉斯选择的是母亲下体的美丽绝伦的特写。

    李安则不同。他既选择了莫妮卡贝鲁奇的“真”,也避免了丁度巴拉斯的下体的美丽绝伦的特写。在影片中,李安在处理上,有的镜头,作了一闪而过的处理,叫人猛然产生“按回复键”重看的冲动;有的镜头,则采用了拉远至近似模糊的处理,给人以会意的提示。李安似乎更注重于对形式,对气氛的渲染,而对性的演绎,则是抱着一种形式上的象征意义。

    片中的女主角汤唯,从气质到全身都是唯美的。颀长而丰润,却又具有处子一样纯净、清纯、毫无累赘的身型;而美丽、沉静的脸庞,却又有着一种雍容华贵、如含玉般处子的自持和美丽。她被李安选为女主角,而且现在红遍世界,绝不仅仅是这一系列镜头的裸露所得来的。凭着她的天生的资质,她作为一个国际巨星,已经是当之无愧了。她为李安所发现,也成就了李安的成功。

    故事演绎到这里,一切都在那最后一击。此时,汉奸易先生已经由他的性,逐步地“注入了女人心里”,王雅芝在这灵与肉、情与欲中挣扎。当王雅芝提出尽快下手的时候,“中统”的指挥员却没有发现这个危险。还在延续着这个荒唐。为了使她搜集到更多的情报,这个“孩子和妻子均被汪伪杀害”的指挥员,根本就没有把王雅芝作为一个女人!

    最终,悲剧终于发生了:当易先生与王雅芝去取六克拉的钻戒,走入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的时候,面对这个爱恨交加的人,感动得颤抖的王雅芝,对易先生低声重复着:“快走!快走”!易先生于是飞奔着冲破下楼,猝不及防地冲破杀手的包围,鱼跃地窜进汽车逃走。并迅速将王雅芝在内等一批热血青年一网打尽,在易先生的亲笔批示下,当晚在“南郊矿石场”执行枪决。。。

    故事就这么完了。李安的这个故事,描写的是一群热血青年救国救亡的故事:“中国不能亡”!在他们表演的话剧中,由王雅芝喊的这句话,现在听来都有着叫人全身冷颤般的激动。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删去这部分才能得以在大陆公演,这是没有分级制的中国电影的一种尴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尴尬和悲哀。

    这个片子的性描写,并没有影响电影主题的表达,虽然灿烂夺目,却无损焦点;在整个片长2小时30分中,这几个片断,增强了对两位人物的美的观赏,却也并没有挤占影片所要表达的爱国、救亡的情怀。在这点上,是应该明确肯定的。

    但是,就整个电影来说,如果删去这段描写中具体描写的部分,或是弱化一部分,特别是一两个具体的镜头,王雅芝(或者是汤唯本身的)极品之美也不会受到损害。或者说,这删掉的部分,如果只作提示性的象征动作,可能已经足够。因此,我认为,这些细节的铺陈,要么是李安因为发现了这个世间少有的美丽绝伦的镜头,在感情上不忍割爱;或者可能也是李安在电影在未面世前,对影片能不能被大家接受的一种患得患失的不自信和担心。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极品之美的性描写的性爱展示,这个电影所表现出的,李安对电影整体把握所表现出来的大气;汤唯本人的超凡的大气和华贵的气质,本来就已经可以使这部影片成为世界电影的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