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卢氏县政府办公大楼被树立为政府廉政办公形象以来,近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又因简朴陈旧被树为正面典型(详见10月4日《楚天都市报》),然而,在这样一个学习“正面典型”榜样的背后,我们似乎忘记了财政本身的意义。
这样一个事实应该能唤起我们对财政究竟该用来做什么的认识提供一个正确答案。10月7日,随着北京地铁5号线的通车运营,北京地铁票价将从3、4、5元钱降到通票只需2元钱。在此之前的1月1日,乘坐北京公交只要有公交卡就只需花4毛钱或以上(远郊公交车之外)。
一个个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例,都是政府把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结果。有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2006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361.6亿元,年均增长25.1%。然而,在这6年里,北京财政资金在公共领域投入的总额却已经达到4204亿元,年均增长26%(仅2006年北京市的财政支出就有9成用于公共领域),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9.8%(10月4日《北京晨报》)。
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府是不是服务于民。武汉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因简朴陈旧被树为正面典型,这似乎让人有些“勉为其难”。先说这市委原先只有一栋5层办公楼,一些处级干部因此被安排到了地下室办公,2004新建了一栋有2400平方米的4层办公大楼,那么那些处级干部就应该不是在地下室办公了,为何要旧事从提,怕老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困难?
再来看武汉市政府,原先有一栋9层办公楼,后又将附近一栋武汉市卫生局的老办公楼改为市政府4号楼,市政府人均办公面积约12平方米。然而,在2006年的一次绿化和政府大院的改造中,武汉市政府就花费了1000万元,尽管这比上级政府批准的1.2亿元新办公楼修建款要少得可怜,但这样的花费,想必没有武汉市民会认为是“花有所值”的。
今年初的武汉市财税工作会议上透露,武汉市2006年的财政收入达到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用于居民养老、就业、低保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56%,“三农”、医疗等民生支出增幅也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007年2月2日《湖北日报》)。但是,高增长的百分比后面却是没有实际的财政支出,是武汉市政府不敢说到底花了多少钱给老百姓吗?从下面这组数据似乎可以看出原因,“十五”期间,武汉市在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共投入资金80多亿元(2006年1月1日《楚天金报》),五年内在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就只看到这样一个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字,却还是用于市政道路、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建设。
财政本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没有把财政真正用于老百姓才是考察政府的关键。一个虽然少花了很多财政资金在办公大楼建设上却并没有把财政真正用于百姓的政府仍然是不能被称为称职的政府,更不应该被树为正面典型。
这样一个事实应该能唤起我们对财政究竟该用来做什么的认识提供一个正确答案。10月7日,随着北京地铁5号线的通车运营,北京地铁票价将从3、4、5元钱降到通票只需2元钱。在此之前的1月1日,乘坐北京公交只要有公交卡就只需花4毛钱或以上(远郊公交车之外)。
一个个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例,都是政府把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结果。有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2006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361.6亿元,年均增长25.1%。然而,在这6年里,北京财政资金在公共领域投入的总额却已经达到4204亿元,年均增长26%(仅2006年北京市的财政支出就有9成用于公共领域),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9.8%(10月4日《北京晨报》)。
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府是不是服务于民。武汉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因简朴陈旧被树为正面典型,这似乎让人有些“勉为其难”。先说这市委原先只有一栋5层办公楼,一些处级干部因此被安排到了地下室办公,2004新建了一栋有2400平方米的4层办公大楼,那么那些处级干部就应该不是在地下室办公了,为何要旧事从提,怕老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困难?
再来看武汉市政府,原先有一栋9层办公楼,后又将附近一栋武汉市卫生局的老办公楼改为市政府4号楼,市政府人均办公面积约12平方米。然而,在2006年的一次绿化和政府大院的改造中,武汉市政府就花费了1000万元,尽管这比上级政府批准的1.2亿元新办公楼修建款要少得可怜,但这样的花费,想必没有武汉市民会认为是“花有所值”的。
今年初的武汉市财税工作会议上透露,武汉市2006年的财政收入达到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用于居民养老、就业、低保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56%,“三农”、医疗等民生支出增幅也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007年2月2日《湖北日报》)。但是,高增长的百分比后面却是没有实际的财政支出,是武汉市政府不敢说到底花了多少钱给老百姓吗?从下面这组数据似乎可以看出原因,“十五”期间,武汉市在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共投入资金80多亿元(2006年1月1日《楚天金报》),五年内在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就只看到这样一个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字,却还是用于市政道路、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建设。
财政本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没有把财政真正用于老百姓才是考察政府的关键。一个虽然少花了很多财政资金在办公大楼建设上却并没有把财政真正用于百姓的政府仍然是不能被称为称职的政府,更不应该被树为正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