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新课题
自地球诞生生命后,无论是单细胞的无性繁殖,还是哺乳动物的交媾受孕,爱情,成了亿万年生命赞歌的永恒主题!生物用各种方式或声音,传递着“我爱你!”的共同信息,人类运用文学艺术语言及四次传播革命的科技,弹拨爱情的交响曲。或悲或喜,苦闷与满足,欢畅喻于流水,激烈喻于云雨,甚至不惜用年轻的生命谱写山盟海誓的千古绝唱!痴男怨女的虎啸莺啼是人类一泻千里的文化长河的中流砥柱。
生活在今天的知识分子突然有一种普遍的感觉,那就是科学发展得太快,信息爆炸把对地球乃至宇宙的认识,浓缩成一个画面,使人类不再“采菊东蓠下,悠然望南山”,而是从宇宙俯视整个地球和人类社会。这一扇窗户的打开,展现的宏观哲学新天地,将很快把旧的哲学边缘化,因为新的科学告诉人类:达尔文的优胜劣败论残酷地损害着支撑生命的母体---地球!人类文明的突飞猛进的同时,遗忘了一个核心科学生态文明!
汽车取代了步行,机器的日新月异,砍伐森林的速度超过植物生长的100倍,燃煤能源的无限释放,使人类为所欲为,导弹运用于人类互相杀戳等等,人类以最“优秀”的表现,战胜了大自然,并空闲下来分分秒秒追求交媾的乐趣。二氧化碳和人的数目同时在人类的享乐中膨胀!
卫星拍摄到了一组镜头,一头北极熊拼搏了60公里的海泳,攀附一片薄冰,不胜其体重,击起一圈悲哀的白浪,气绝沉于海底!
喜玛拉雅山的雪封线飞速收敛,只还剩下20年的残喘时间。地球上将有四分之一的人群,因缺淡水而发生骚乱。
南极圈的冰层断裂,预告也只有20年左右的苟延时间,占地球90%的淡水溶于大海,北京上海都成”海底乐园”!
于是,国联首长潘基文把“生命的话题”重新端上了人类的桌面:我们活着为了什么?我们讴歌爱情难道仅仅为了生育?我们留给子孙的是什么?
航宇科学,照亮了爱情哲学的另一面,生态哲学才是人文科学中的主流!人类的新课题,生态科学是永恒的主题!
一切识字的人,要自觉抢占宣传的阵地,像过去高歌“生命诚可贵”的文明启蒙斗士一样,呐喊“地球更可贵”!
杂文的投枪要刺向“用无知去骗钱的政客”(戈尔戏骂布什语。)而行吟诗人要为失去的鸟语花香,高山流水,柳荫湖畔而哭泣!
教师教孩子的第一句话应是:爱护地球!她是人类的母亲!
新的时代,新的主题,题目:我们一定能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