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问题也是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吗?!
王匡忠
一张直径三米的大圆酒桌围坐20多人,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姗姗来迟,他还没入坐就说:“不好意思,听十七大辅导报告,让大家久等了!”
有个人风趣的说:“领导喝酒也是最后到!十七大原文讲的很清楚,照原文做就是了。搞什么辅导,纯粹是搞形式主义。你听辅导到底在你思想上解决了什么问题?”
迟到的那个领导模样的人真有点不好意思了,端起酒杯说:“你问这干啥?你是考官?考我也轮不到你,你喝你的酒吧!解决什么问题?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来来来!喝酒!喝酒!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
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什么意思?
中国人都知道,酒场上的开场白都有这句话。主持端起酒杯,简单的讲几句客套话,在讲不下去时,忽然话题一转,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干!
没想到,回答学习问题,回答不下去,也是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酒是什么?酒是酸、甜、苦、辣,喝了让人陶醉,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如果,一个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真能把学习理解为都在酒里;真能陶醉在学习上;真能在学习用功上感觉到酸、甜、苦、辣;真能通过联系实际学习得到有种飘飘欲仙的心得体会,说明学成功了!
问题是,怕就怕学习坐晕车,感觉不到学习的味道。把都在酒里当作一句玩笑话,只是对听辅导报告什么问题也不解决的内心掩饰。也好,暴露了学习不解决思想问题的问题。学习就怕思想问题暴露不出来,思想问题暴露出来了,问题就好解决了。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学习什么问题也不解决不是小问题。
多少年来,在学习上部署了不少,要求了不少,强调了不少,究竟抓的怎么样?
从报道上看,中央政治局的学习抓的很好。每一次报道中央政治局学习,都是阐明一个观点,联系一个实际,解决一个问题。
但是,下面学习抓的怎么样?从上到下都很清楚,有的是相当不怎么样?有何根据?就是至今还没有看到一篇有说服力的报道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运用了哪一个观点?联系了什么实际?解决了什么问题?
是媒体不敏感吗?不是!是记者没水平吗?也不是!是下面反映不上去吗?更不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是什么?回答很简单,是没有做出来?
为什么做不出来?就是在学习上中央屡屡强调要切忌的形式主义在挡路碍事。有的把学习当作包装品,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水过地皮湿。总结和对上回报,都是会议开了多少,学习班办了多少,标语口号刷了多少,广播电视放了多少,辅导材料发了多少,受教育人数多少。谁受到教育?有了什么变化?一个字,晕!
有的搞形式主义很在行,把没有学习说成已经深入学习了,把刚开始学习说成已经学完了,把学的很不好说成学习取得很大成果了。但是,帽子很大,就是帽子下面没有人。你要问究竟谁学习遇到什么问题?问题是谁怎么解决的?哪个领导是怎么搞的?哪个群众是怎么搞的?中间发生了那些变化?也是一个字,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中对切忌形式主义又作了强调。我们对形式主义一定要做到“切忌”二字,不能再晕了,把学习摆在首要的政治任务上,认真研读,原原本本学习,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啥也甭说了,都在酒里?如果,都要把一年公款吃喝几千亿元的劲头拿出来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岂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