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时代来临 摩企如何重塑“生态平衡”(三)


徐勉振:关注人才,从现在开始
|boraid|147

|boraid|147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天下无贼》中葛优的经典独白,一语击中目前不少摩托车企业的要害。
|boraid|147

|boraid|147
  随着科技兴国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知识的力量已得到众多企业家的共识,但是科技革新不仅仅是喊几句口号,引进几台设备,Copy几个制造和营销观念所能完成,科技的最终承载和创新者就是人才。在整个行业资源几乎等同的态势下,单纯依靠某一个可以被简单复制的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或者将要失去,企业已经由产品的竞争升级为技术、渠道、服务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boraid|147

|boraid|147
  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在摩托车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boraid|147

|boraid|147
在力帆,尹明善的话被悬挂墙上:“我曾经年轻过,年轻时,我最大的痛苦就是被忽视、被埋没。今天力帆最缺的就是人才,岂能让青年才俊埋没糟蹋?力帆人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才可能有力帆企业的灿烂前景。”左宗申也认为现在经营最大的压力和困难来自人才缺乏与断档。为留住人才,宗申集团所有的中层干部有车有房,加上股权等年薪最高的可达50万元……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由此可见一斑。
|boraid|147

|boraid|147
  到底是什么导致摩托车行业的人才链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boraid|147

|boraid|147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摩托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停留在浅层次的模仿上,认为技术只要有就行了,只要能够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就万事大吉,许多企业都在简单重复着“引进-淘汰-再引进-再淘汰”的循环,最终导致企业不愿投入搞自主研发,技术人才缺乏需求市场,人员待遇普遍不高。随着粗放式经营模式的竞争力缺乏,人才战略被很多企业提上日程,技术人才需求市场旺盛,一方面行业吸收并培养了外来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在行业内的合理流动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利用。
|boraid|147

|boraid|147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2004年的重庆大市场举行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力帆集团就遇到一件很尴尬事:年薪3-6万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职位竟面临有薪无市的局面,除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外,在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军国外市场的时候,人才的原因也制约了很多企业的发展速度。
|boraid|147

|boraid|147
  “市场变化的速度加快,海外市场较之国内市场变得更复杂,很多企业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复杂性,有时不免手足无措,很多东西要从头学起。现在市场上严重缺乏能面对面处理对外贸易纠纷、精通涉外规则的外经贸专门人才;缺乏熟练掌握对外贸易规则,直接运作国际贸易的业务骨干;缺乏熟悉本行业、本领域规则,能熟练处理本职工作的各类技术和专业骨干。”行业一企业高层这样说。
|boraid|147

|boraid|147
  虽然现在各大高校已经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但是一个称职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理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无形中又增大了人才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致使很多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说“NO”,形成一方面是高学历人才供应过剩,另一方面却是很多企业缺位难“补”的矛盾。
|boraid|147

|boraid|147
  “近年我国摩托车及其配件行业很重视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但总体上人才缺乏,技术工人严重不足,技术力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懂管理、懂产品开发、善经营的机电复合型人才缺乏,影响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boraid|147

|boraid|147
  “由于管理才能有70%来自实际工作,只有30%是从理论中获得的。科研能力80%以上来自于实验,理论知识可能只有20%。所以,高级人才缺乏的真正原因在于普通人才缺乏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普通人才通往高级人才的通路被阻塞了。”专业人士分析说。
|boraid|147

|boraid|147
  广东尊隆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管理层分析说。由于摩托车行业隶属于汽车工业协会管理,目前在全国所有的大专院校,没有一所院校设有专门的摩托车系,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摩托车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现在摩托车人才的发掘更多靠的是在实践中培养,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因而就很难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准。这是困扰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boraid|147

|boraid|147
  历史问题导致了人才断档,摩托车业近年来的高增长又导致了人才需求迅速扩大,而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缺陷。
|boraid|147

|boraid|147
  以上几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必然导致摩托车行业人才稀缺。人才稀缺又引发了各企业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引起人才不规范流动等问题。
|boraid|147

|boraid|147
  随着摩托车企业数量和销量双双达到世界之最,相应的人才密集程度也同步在增长。但由于人才机制和使用人才的欠科学性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某些企业人才浪费及人才紧缺的双重局面。在人才稳定程度低、对人才挖潜程度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走马灯似的跳槽现象。如不久前行业内嘉陵、力帆等高管的变动,都反映了人才不稳定因素过大的现状。这样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培养摩托车人才,难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boraid|147

|boraid|147
  “如何在摩托车产业自主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调整用人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以及人才积极性,依靠自主人才的设计和开发优势切实的降低开发成本,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自主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行业人士分析说。
|boraid|147

|boraid|147
  所以,要实现中国摩托车产业的现代化,不但要加大人力资源培育力度,更要做到用人机制的现代化。
|boraid|147

|boraid|147
  关注人才,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