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上班族
新闻周刊(NEWSWEEK)在近期曾经做了一次成功经理人的专访,对象全都是在日本有所成就的黑人企业家,其中有一个人谈到他成功的秘诀,凭借的全是实践他祖母的一句话:「要当那个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那个人。」这句话看起来毫无学问,又没有必要,至少从我当了将近十年的个人工作者的眼光,对于这种论调颇为嗤之以鼻,但是当我真正选择进入职场,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威力。
(1) 就算不能第一个到办公室,也不要当最后一个珊珊来迟的那个人。
尤其是星期一早上,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比平常来得晚,而且显得疲惫的样子,好像让员工星期一工作是件不道德的事,如果你能比其它人都早到一些,并且特别穿上显得精神奕奕的服装,喝一杯浓缩咖啡,即使只是趁别人还没有进办公室之前查查自己私人的电子邮件,或者整理一下办公桌,都会让自己提早进入一周的工作状态,同时跟四周的人比起来,你的精神显得特别愉快,这绝对是当天最让上司眼睛一亮的员工。我曾经有一个同事,他早早到办公室的目的是因为车位难求,所以到了办公室以后,总是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等醒来时所有人都已经在工作了,只有他的额头上还有红红的口水印,这样的早到,还不如在家睡饱了,最后一个再进办公室,还比较不惹上司嫌恶。
(2) 就算不能最后一个下班,也不要在所有人都还埋头工作时扬长而去。
你的工作效率可能真的比别人都高,那么应该要帮助显然必须今晚要加班的人,问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帮忙做的,就算你到头来什么都使不上力,光是这一点心意,就够让人感动的了,但是一定要出自诚意,别忘记整个团体的成功,才能让你的优秀表现更杰出,让团队里其它人显得灰头土脸,不但不会让上司认为你的能力比其它人高强,反而会觉得你的工作太过轻松,并且没有团队精神的概念。而且如果你自信满满地第一个离开办公室,隔天发现你昨天的工作犯了些错误,任何人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画面,就是你早早下班赶着去约会的心不在焉,到时候就算有理也说不清。
(3) 愈疲倦的时候,就要打扮得愈有精神。
一般人都会依照情绪决定穿什么衣服,心情好的时候,就打扮得特别隆重,好像下了班顺便要去结婚一样;心情不好的话,拖鞋牛仔裤都敢穿进办公室里,好像早上刚刚卖完豆浆匆匆赶来上班的。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才要千万注意,不要变成这样的一员,让上司可以一眼就看穿你今天的工作表现。
我一般有两个建议,要不然就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一模一样的衬衫五件,西装三套,闪亮的皮鞋三双,领带十条,所以每天上班之前,不需要作任何选择,套上任何一件衣服里,都看不出破绽,因为只要服装有一定的质感,每天随时看起来都很稳定,给人固定而专业的形象,对于从小穿制服不会容易厌倦,也不求变化的人来说,倒是很好的保护色。
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对于每天一成不变的外表很容易觉得厌烦的话,那就要紧紧抓住一个原则:愈是疲倦的时候,就要穿得愈好,让人完全无法看出一点倦容,如果是女性的话,还要化个全妆。这个小小的,反常理的技巧虽然非常容易,但是一般人却都忽略了,想想看,当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当天的服装上的时候,谁还会记得你的工作表现呢?这一招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
(4) 无论如何,都不要被认为是个情绪化的人。
一个员工究竟专不专业,常常不是以学位,或者是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而取决于面对面接触时判断事情的态度,所以无论如何,到了一个新环境以后,都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固定的形象。
刚开始这份工作的时候,每天有很多的时间,我都在确认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一致性,确定让每个与我工作有联系的人,都能够很快地得到这样的结论:「只要是同一件事,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隔了多久问Cyril,得到的答案都会是一样的。」
一旦这种形象建立以后,就不会有人说「你跟他比较要好,你帮我去问问看好不好?」造成公司里的一些「特殊阶级」,也不会有人说「咦?Cyril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喔,我看还是等到明天再问他好了,免得扫到台风尾…」,以至于造成事情的延误。
一旦这一点成功以后,就要进一步养成别人对我的信心,「只要是同样类型的问题,Cyril一定会这样作决定的,所以我们自己决定也是一样的,只要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不用再去麻烦他。」
所以,和我一块儿工作的人都很放心地明白,只要不违背常识判断,做出来合乎常理和道德的决定,都会得到我的支持和赞同,久而久之,就省下很多我的时间,而属下也因为有更多决定的权力,而有更多满足感。
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我被认为是个没有情绪高低起伏的人,无论是我被上司K了一顿,或是刚刚升官加薪,都没有办法从我的表情或行为举止当中看出任何端倪,所以要是偶尔发点脾气或手舞足蹈,都会看到其它人吃惊的表情,以为我哪里不舒服或生病了。
(5) 不要加入敏感的谈话内容
举凡政治,公司政策,人事,宗教,金钱或其它敏感的话题,无论是在私下场合或是会议开始前的闲聊,都不要大意地加入讨论,或者是表达自己的立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这些无心之话,在听的人耳朵里会起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尤其当话题跟工作的产业,或者是个人专业的领域没有关系的时候,别人实在不需要知道你的立场,说得愈多,就愈容易造成别人对你心胸狭窄的误解,因为每个人对事物判断的标准都不一样,即使是买一张CD这种小事,我个人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抱持着不介意多花一点钱,在方便一点的地方购买,也不愿
延迟我想立刻享受的愿望,还要大老远花那么多时间跟交通费,增加很高的时间成本,到很远的地方去买,但是如果我这么照实说了,可能别人只会单纯地觉得我很有钱,总在很贵的连锁唱片行买CD,毫不在乎价差,久而久之变成别人对我个人的刻板印象,认为我因为很有钱,所以不用加我薪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这还是比较无关痛痒的例子,有很多无意间闲聊说出来的话,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都是难以估计的,所以不要把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当成可以天马行空乱聊的对象,要知道,像朋友般私下的闲聊,说长道短,在公司里是能免则免的。
有了这些技巧,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还被人讨厌,那一定是因为你有无法治愈的口臭了。
成功上班族
评论
3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