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留给中国企业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会说专利费是我国DVD企业永远的痛。面对BD和HD
DVD已经或者即将在中国上市,新一代光存储技术中国到底应该选择谁?中国企业似乎并没有着急在BD和HD
DVD之间进行选择,而是自己推出了基于红色激光技术的NVD,并在HD
DVD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良的HD DVD即CH DVD。不管是NVD还是CH
DVD,一个重要的出发点都是规避专利壁垒,NVD几乎是彻底的自主知识产权,CH
DVD在物理格式、应用格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动,据说也可以节省大笔专利费。
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国企业对专利费的敏感可以理解,但笔者认为如果我国发展光存储产业完全都是从规避专利壁垒的角度出发,是不是有点偏颇?中国开发自己的NVD和CH DVD未尝不可,但这些好东西如果在短时间不能产业化,很可能成为第二个EVD。就目前而言,BD和HD DVD在欧、美、日等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市场,他们进入中国可能是迟早的事。由于光存储产品属于竞争性的消费类产品,国家不可能在政策或者税收等方面给予限制,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清数字电视的发展,高清存储市场很可能一下子就会起来。如果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研究机构,如果还一味地沉醉在“自主知识产权”中,后果其实是很可怕的。我们在考虑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候,也要考虑这种自主研发走向产业化的可操作性。
对于中国发展新一代高清光存储技术,笔者认为有两条道路:其一,尽快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VD产业化,尽快让NVD从研究机构走向企业,从小范围的试验走向大规模化生产;其二,跟随BD和HD DVD,在中国实现BD和HD DVD的本地化生产,同时与对方进行谈判,压低专利费。显然,第一条道路是每个企业都愿意看到的,第二条道路就显得很被动,但中国到底选择哪一条道路关键是看中国企业会不会都去支持NVD,使NVD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如果连中国企业自己对NVD兴趣都不大,笔者建议我们还是尽快布局BD或者HD DVD,尽可能实现BD或HD DVD关键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单纯地等待,不是中国企业在光存储产业上应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