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猴王


  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据鲁迅先生考证其原型为无支祁。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一位猴军首领——大颔神猴哈奴曼,有人说这才是孙悟空的模特儿。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上古有一位真实的“猴王”——夸父。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山海经·海内经》)

  夸父是炎帝神农氏后裔,也是炎帝。他既与蚩尤相提并论,绝非等闲之辈。他耳朵上和手里都有蛇,说明了什么?他是首领(国王)兼巫师。追赶太阳是干什么呢?崇拜太阳。更深层的意义请看下文。

  《史记·五帝本纪》说“神农氏世衰”,黄帝先与炎帝战,后与蚩尤战,“禽杀蚩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帝王世纪》说神农至榆罔凡八世,合530年。《吕氏春秋》说“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夸父与黄帝同时,就是末代炎帝,即帝榆罔。榆罔,犹如禺王,即猴王。其族徽有太阳、鹰、夸字,青铜器上的夸字被专家读为“大于”,也无妨。夸意为大,从于的字同样含“大”意。夸父族肯定个子特别高,不然文献中不会一再强调“大”。“大人国”就是夸父族的国家。

  《山海经·西山经》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兽投,名曰举父。”举父就是夸父,是猴图腾的描写。黄帝轩辕氏,本号天鼋,同样以图腾为号。彝族以前自称“罗罗”,就是虎。《山海经》中的神、怪大都是图腾的实录。

  “神农以上有大九州,”黄帝以来,“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炎帝到夸父时已经衰落,“尤乃逐帝,争于涿鹿河(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这是《逸周书·尝麦解》的记载。“帝”即赤帝,为夸父。蚩尤夺权,夸父不能征,只有求助于新生力量——轩辕。轩辕打天下,成为天子,夸父不再是帝了。但在后裔的记忆中,猴图腾代代相传,夸父逐日的故事可歌可泣。

  《山海经·中山经》载:“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夸父山,在现在河南灵宝,为夸父族原居地。灵宝有仰韶文化特大聚落遗址,晚期即夸父文化,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进入父系社会。夸父身为共主,人多势众,文化繁荣。商周青铜器上铭文“夸”作为族徽,只能属于夸父族,因此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到周代,夸父族仍然存在。《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克商,“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一派太平景象。

  夸父就是不少文献中与黄帝并称的炎帝。《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这里的炎帝均为夸父。《帝王世纪》说“榆罔居空桑……帝所居也”。他封禅泰山,又居空桑,不会是一个部落酋长,而是拥有天下的帝王。他的权力由衰而失,但其后裔分布到了世界许多地方。王大有、宋宝忠、王双有等认为,夸父逐日实际上是夸父族人自中原北上,迁往北亚和美洲的大长征。且不说在约5000年前的先民如何在大半个地球上开拓,我只是想通过这些铁的事实让大家认可三皇五帝是信史,他们代表了约4000年的文明时代,而今在人们眼中竟然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洪荒时代,变成了没有早晚先后之分的一锅粥,赫赫始祖全变成了无中生有的神话人物。

  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的北美洲的夸父后人生活比较落后,至今没有大的变化。因而他们至今保存着图腾住,上面有猴和猛禽。南美洲的夸父后人早在5000年前就被公认进入了文明时代。这种差异由离开故土时的文化面貌决定。在文明时代初期的人们还保留图腾观念,在台湾、内蒙古和美洲各地大量的猴崇拜遗物就是夸父族遗存。“大人国”即秘鲁查文文化时代,人像都是猴头。玛雅碑铭中,“日”字用猴表示,“月”字用蟾蜍表示。猴即太阳神夸父,蟾蜍即月神常羲。楚帛书记载“共工囗步十日四时”,即共工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纪日,有季节划分。《山海经·海内经》说“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即噎鸣的子裔以十二地支为名。夸父的先人已有干支,到夸父时历算当有所继承发展。黄帝考定星历是对前人的历法加以改进,吸收了各部族的先进经验。玛雅人用猴作为日的标志,说技艺的保护神是猴,进一步体现了夸父的地位来自其能力。

  夸父不是神话,他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的一位不朽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