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读了中国人的强国自信


        人民网作了这样一个标题报道:《8成网友认为中国不是强国 6成青年认为国人崇洋媚外》,打开文章内容,却发现没有对前半部分的分析,即8成网友认为中国不是强国 ,对后半部分“6成青年认为国人崇洋媚外”分析的比较细致,最后落款是实习生 肖舒楠 周琴,文章来源于2007年12月14日07:45 《中国青年报》,看了这篇文章,我完全可以持怀疑的态度的,因为这篇文章又跟前一时期99%的人不愿意当工人,30%的大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父母生活差不多。为什么我作出这样的结论呢?因为这样的结论经不起推敲,比方说,99%的人不愿意当工人,结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那么多下岗工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强烈要求政府给碗饭吃,要求有个工作岗位,而且血汗工厂、当前国企加班加点不给报酬,工人薪金低,利润与职工工资增长不成正比,还照样有人当工人还不走人呢?这显然是个伪命题。关于30%的大学生上学是为了父母改善生活,但是,不知道调查过没有,这30%里还有什么要求吗?是不是他们就业的无奈,还是他们报国无门而把真情隐去?

    对这样的调查有什么可信度,有什么指导意义,还是不说的罢,现在要说的是8成网友认为中国不是强国的问题。8成网友认为中国不是强国了吗?我看不是,依我看,这8成网友对近期有国家把中国说成是第二强国不感兴趣,为什么?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是发展了,但中国真正强大了吗?并不是,还存在着诸多威胁,还不能真正扬眉吐气,还无法雄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还有俄罗斯,印度的发展与我们比美。中国,现在出现的洋腐败,中国当前的腐败现象与陈云所讲的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哪有心思去提第二强国?8成网友的意思大概可以说是忧国忧民,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对当前的治理腐败现象的成就不感到乐观,还是且慢称强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如果将这些人热切盼望中国富强起来的信心说成是认为不是强国,那么就冤枉好人了,中国是强大了,谁不承认?但是中国是强国吗?未必。那么,强大与强国肯定是两码事,拿承认强大和不承认是第二强国,否定或者忽略中国人的自信,这显然是轻率的,没有根据的。

    再说6成青年人认为中国是崇洋媚外,这个我信,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倡用国货,有计划地抵制洋货的入侵,说具体点就是不让他们倾销,而现在呢?老外也精明多了,他们知道在中国搞点腐败,就能让洋货甚至洋垃圾轻松地卖给中国佬了,因为这些中国佬好打发,只要给他们几个银子,他们就会笑纳,而且中国人的利益与他得到的好处比较起来,不算个什么东西了,一个是虚的,一个是实的,还是实的好。举个例子,有网友拿出证据,就是垃圾发电设备的问题,国货便宜多了,可是,尽管洋货比国货贵30%还多,质量上乘,那么,参加招标的,就坚决要洋货,这里面有什么猫腻,谁看得到?还有,前年有港人写出洋腐败可是不得了的事,而内地并没把这个消息当回事,甚至懒得启齿。可是,这篇分析文章却说,见到中国女孩儿拉着洋人的手在街上行走,中国人不痛快,认为这样的现象是崇洋媚外,还举出例子说外宾优先,中国人不痛快,我觉得这又牵强附会了,礼让的问题,从来是中国的传统,人家是客人,让他们一下有何不可?再说婚姻自由,中国人也可以拉着洋女孩儿的手,也未必看着就高兴,那是自己的事,你想跟谁结婚是自己的自由。所以,我就认为这样的分析和调查是小儿科了。

    中国人不自信吗?非也,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丧失自信。想当年,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一穷二白,而毛泽东领导着中国人民,在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层层封锁的情况下,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多快好省,那不是自信是什么?还要多少自信?现在不自信吗?中国的嫦娥绕月,情系多少中华儿女关心?中国的发展成就,哪一点不牵动中国人的关心和欢欣鼓舞?人们历数中国的发展从来是豪情满怀,信心倍培增的。可是,当中国人非常自信地认为,中国还不能把自己称为第二强国,等到真正的成为第二强国不迟,谁知道老外这样说中国是第二强国安的是什么心,8成网友提出别拿第二强国说话,这就是不信了?是误读了吧?好在这样的调查是实习生,那么,缺乏大局观念,整体思考,也就不奇怪,只是希望,这样貌似惊人的调查举证和结论,可千万别下的太早,否则,不是误读,就是误导,8成中国网民不承认第二强国,可以肯定,这8成人不是傻瓜。